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在中国 ,是一本刚刚打开还未来得及细读的书。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拓展 ,乃对当今中国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启迪。近年来 ,中国学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栏目登载的正是学者们力图走近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努力 ,其中既有对原著的编译 ,又有独到的评说和细致的探讨。我们不妨与作者一道 ,领略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想魅力。第一篇推出的是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批评的历史维度》。在文中詹姆逊继续高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之镜 ,认为所有关于文学作品形式的分析都…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指20世纪兴起于欧美的、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借鉴其他各种思潮、从事当代文化批判的批评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个重要的批评模式早在40年前被文艺学者引入中国,并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简要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设立,我们有必要对西方学者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体系进行反思.西方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脱离经济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哲学理论,后来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开始转向经济学.我们构建具有我国特点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必须正确认识西方学者所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必须加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十分重要、影响广泛的国际思潮,其诗学话语在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研究、美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学者才真正有系统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并且呈现逐步深化的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具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和特征,对建构中国当代文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西方学者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所面对的哲学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哲学悖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维度缺失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客体间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性问题。基于对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进行梳理,同时对其偏颇之处进行了评析,以期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出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批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难以割舍的一块阵地.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读者意识形态"的创新性概念,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伊格尔顿不仅吸取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成果,而且借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等20世纪新潮理论成果,伊格尔顿最终走向的政治批评是与他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目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存在着对西方理论的生硬套用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兴起的文化批评也存在此问题,即难以实现西方理论的中国语境化。文章试从文化批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历史借鉴和文化利用等方面来论述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一直受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巨大影响.中国新文学先驱茅盾,是接纳西方现代文化思想的杰出代表.茅盾之接纳西方现代文化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石的.茅盾在1919年年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尔后一度受尼采哲学的影响,1921年茅盾成为中国共产党53位发起人之一与首批中共党员后,就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芒照耀着茅盾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批评与创作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9.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在其研究中对西方惯有的分析式学术研究模式进行了反思,对西方中心主义和术语霸权进行了批判,并刻意沿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以一种印象式、感悟式的,融学术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散文"批评方式,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娱乐,体现出在当代跨文化语境里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批评价值的再认识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顶目,由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黄楠森教授等主持编写。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此项工作已经完成,全书田北京出版社于1989-1996年陆续出版。为了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和建设,听取专家学者们对此书的批评与建议,北京出版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题组于1998年4月15日在北京大学联合召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及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30多人。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存在着对西方理论的生硬套用问题,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兴起的文化批评也存在此问题,即难以实现西方理论的中国语境化。本文试从文化批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历史借鉴和文化利用等方面来论述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批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难以割舍的一块阵地。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读者意识形态”的创新性概念,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伊格尔顿不仅吸取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成果,而且借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等20世纪新潮理论成果,伊格尔顿最终走向的政治批评是与他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目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为个案 ,论述后现代社会中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特点和贡献。詹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元评论的基础上吸收、整合 2 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后现代理论的产物。詹姆逊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在诸多深层问题上有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能够对后现代社会提供更广泛的观照和更深刻的理解。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强调马克思主义阐释的优先权 ,同时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与形式主义批评加以综合 ,建构“社会形式诗学”;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 ,在后现代语境下重建马克思主义批评 ;这是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主要特征。詹姆逊为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对我国建设马克思主义批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思潮的总称,是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小资产阶级左翼激进思潮,它本身经历了一个由成形到兴盛再到衰落的发展过程。文章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三者的关系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了简要的梳理和概述.这有助于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建立一个宏观总体的把握,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意识流"小说的问世有其首创性和独特性.在特定的文学与心理学发展条件下,不同的学者对"意识流"持不同的看法.20世纪80年代前后,对"意识流"的探讨在中国文学界曾掀起一阵论争热潮.其中存在客观深刻的分析,同时也有失之偏颇的批评.正确看待西方文艺理论思潮,积极为世界文学提供思考的学术批评资源,大概就是这次论争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及范式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日益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通过探讨中国现实问题,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性质问题,在范式上采用"西方中心主义"、"中国中心主义"和"历史主义",尤其是通过"中国模式"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研究,对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评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马克思主义”的称谓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些著述之中,是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而出现的概念。后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当今西方一些赞同“后现代主义”的学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态度:极左(实则右翼)的后现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否定的态度;中间的后现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批评和辩护相间的态度;而左翼的后现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虽有批评,但辩护方面相对较多。本文对上述几派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观点分别作了扼要的介绍并作了一些初步的评论,从中勾勒了后马克思主义的大略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批判主义的方向上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但阿尔都塞却是一个例外。他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把“人”驱逐出去。可是他在谈论恩格斯时,却又指责恩格斯有科学倾向,批评他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时,处处向自然科学求援。然而,这种以误读为前提的批评却反过来证明了不是恩格斯,而是阿尔都塞本人才是现代实证主义的信徒。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一直以来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国外史学理论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讨论的问题大都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密切关系.但长期以来中国学者特别是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跟踪研究的学者不太注重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所讨论的问题和历史脉络了解不够,知之不详.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进行思想史梳理的研究成果,以增进中国学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历史及现状的了解,并为中国学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学者围绕"马克思的遗产和当代经济学"这一主题展开的争论,实际上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一场大辩论.其直接起因是激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盖达尔和马乌发表文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和攻击,把马克思主义分为科学理论和"世俗宗教"两个层面,企图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肢解并取其一部分为自由主义辩护,提出所谓"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他们的观点遭到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其他学者的驳斥和批评.在辩论中,大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理论遗产今天仍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理论是人类思想的伟大成果,巨大的精神财富,即使在今天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时代,也不可能忽视它,俄国不需要"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