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奇芬  张珍花  王瑛 《软科学》2003,17(5):49-51
本文阐述了人才指数和人才环境指数的编制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才指数和人才环境指数间的相关性,提出通过优化人才环境改善人才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反映新时期下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成果,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测量指标体系与统计指数,评价全疆及各地区的综合发展状和态势。利用功效函数法与目标值法编制的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对新疆2010—2012年14个地州的综合发展情况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并利用四象限分析法对各地州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出新疆地区发展过程中的区域结构特点。对科学地评价新疆地区差异,分析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反映新时期下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成果,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测量指标体系与统计指数,评价全疆及各地区的综合发展状和态势。利用功效函数法与目标值法编制的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对新疆2010—2012年14个地州的综合发展情况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并利用四象限分析法对各地州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出新疆地区发展过程中的区域结构特点。对科学地评价新疆地区差异,分析新疆地区综合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4,(12)
采用泰尔指数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三大经济区11个沿海省市在20012010年间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区域内和区域间结构分解分析,并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各省市产业发展不均衡。研究期内,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略有下降,技术变化率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技术效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旨在构建出一套能够反映中国各地市人才开发能力与水平的指数评价体系。1 012份调查问卷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人才开发由科技开发、配置开发、教育开发、健康开发4个基本维度构成,共涵盖17个具体指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数据进行指数体系实践评估,发现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地区的人才开发情况具有地区内相似性以及地区间差异性,且中心效应较为明显;并将其与滞后1期的人才增长与经济发展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该指数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基于指数评价结果,借助人才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从人才“引、用、育、留”角度为区域人才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四大城市区域创新空间极化趋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构建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极化指数对城市区域的创新极化进行了量化研究,并以1998-2007年的城市数据为基础,考察了我国城市区域创新空间极化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四大城市区域内,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且尤以成渝地区最为显著,长三角和珠三角次之,京津冀极化度最低.进一步研究极化指数增速的变化发现,变化趋势呈不对称的交替性上升下降运动特征,而且增速逐步趋近于0.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发展能力的特征,首先分析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指数和区域创新水平能力指数,然后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区域综合发展能力指数,通过定量的方法分别测算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和2011年的区域发展能力状况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衡量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信息化发展指数与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经济增长指数的同时,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区域不平衡性,而且信息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更强。与此同时,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则呈现出极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的重构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测度模型,该模型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的权重,并给出了具体的思路和算法,最后据此测度方法对重庆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政策体制为落脚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人文环境为支撑点,发展潜力为着眼点四维度的“人才安全屋”理论模型,设计了一个“人才安全屋”指标体系,通过R语言编程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了人才区域逆向流动的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才逆流指数存在明显梯度差异,但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经济战略的稳步推进,在东部地区人才逆流指数稍有下滑趋势的同时,中部、西部地区展现出了上升的态势,这样有益于缩小我国区域贫富差距,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