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与作者,同是办报的主体力量,可谓目标完全一致。但正如一切事物都是在充满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一样,他们之间也存有矛盾。其表现,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如对于稿件的改动,编者与作者的意见可能不一致或不尽一致。一篇来稿,不经编辑做任何改动即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评论稿件可以见报,什么样的评论稿件不能见报?或者说,对一篇评论稿件要做哪些修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这是报刊评论作者和评论编辑要把握的,也是广大通讯员、特别是写作评论的通讯员和投稿者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从编辑的改稿中总结经验,也是学习新闻写作的一种方法。我每次发稿,总是一式两份,一份寄报社,一份留底。留底的目的是为了将原稿和见报稿逐字逐句地加以对照,看看编辑将哪些地方作了改动,然后用心问几个为什么,即:编辑为什么在这儿作改动,改动的好处是什么?从中学习。1985年2月28日《工人日报》采用了我一篇《让他们过好“交接关”》的稿件。原稿1300多字,见报稿只用了其中一段和末尾点题的几句话,共400多字。为什么只选了中间的一段?重读原稿我才发现,其他几段都是泛泛议论,  相似文献   

4.
马厚寅 《军事记者》2002,(10):66-67
一些稿件见了报的学员可能注意到,拿自己的原稿和见报稿对照,往往有所不同,甚至是很大的不同。想必细心的学员会把这些不同一一找出.从中领悟编辑所以如此改动的良苦用心。实际上,编辑对一篇稿件的具体编辑修改过程,就是对学员的具体辅导过程。学员通过把原稿和见报稿进行对照比较,是领会编辑意图,进行函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当然,见报的学员毕竟是少数,如果有选择地把对少数学员稿件的修改予以公开,那么其他学员也有可能从中受益。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近期编发的几篇稿件中的一些改动在这里讲一讲,和大家一起商讨、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遍布祖国各地的人民日报驻地记者形象地比作排球场上的“一传”。“一传”并不是把稿件直接传到版面编辑手中,而是传到“二传手”———记者部编辑组,由他们编辑并经部领导阅改,输入稿库,供版面选用;重要稿件则送相关领导直至总编辑、社长审阅。“二传手”是一个特殊的集体。他们是人民日报记者,却少有机会外出采访,名字也极少见报;他们是人民日报编辑,但并不是版面责任编辑,不能决定稿件是否上版。然而驻地记者的每一篇见报稿件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都凝聚着他们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明知相当数量的稿件将要“牺牲”,仍善待每篇来稿,…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掌握好“对比”这个武器对通讯员提高稿件质量有很大帮助。“对比”的内容为: 其一,拿见报稿和底稿对比。有的通讯员把写好的稿件一寄出去,底稿也就不知去向,这种写稿作风是不严谨的。底稿是作者写作水平的真实体现,是作者的原始构思。稿件若是被报刊采用,作者应把底稿拿出来和见报稿认真对照比较一番。编辑可能对稿件修改了语句字词或者标点符号,编辑也可能把稿件的标题  相似文献   

7.
据1991年第7期《新闻与成才》报道: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建议,今后评选人民日报同志的稿件,以原稿为准,见报稿修改大,编辑应得一份奖金。此建议在人民日报社引起较大反响,编前会上讨论决定立即施行。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及时,很有必要,也很值得一议。按理说,新闻界人在家是编辑,外出是记者,能采能编,稿子写出来就可见报。可眼下记者的稿件,不经编辑改动就可上版的较少,这并  相似文献   

8.
第六,当一个既尊重作者风格,又能使稿件质量高出一筹的编辑。一般地说,编稿要尽量避免作大幅度的改动,但需要改写的,也大可不必忌讳。因为无论是少改动、不改动,或者作根本性的改写,目的只有一个:确保稿件质量。编辑改写稿件,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讯员写的,他写了1000字,只能摘取一二百字;另一种是记者写的重点稿,在记者一时没工夫改写,而发稿时间又很紧迫的情况下,只好由编辑来改写。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意识     
报纸的编辑,每天要面对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稿件。编辑在整理、加工稿件时,显然要受到原稿内容、风格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撒开原稿另起炉灶。但这并不等于说,编辑的劳动完全是被动的。在尊重原稿,不扭曲其本意、伤害其风格的情况下,编辑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能动作用。一篇稿件,经过编辑的加工,往往可以像埋在沙里的金子那样,被淘出来提炼后,发出熠熠光辉。所以,对于一篇见报的稿件来说,编辑的主体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编辑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决定于编辑的意识。什么是编辑意识?我以为是指编辑在加工稿件的过程中,如何想方设法把作者的意识明白无误地传输给读者,使读者能对作者的意识引起反响,或共鸣,或异议。就对待一篇稿件来说,  相似文献   

10.
一篇稿件寄到报社,总是盼望着见报.那年,我的一篇短文在报上发表了,我自然喜出望外,但读着读着,发现与原稿相比,编辑已作了大量修改和删减,心生感动之余,也有许多启发与思考.从此,我喜欢读"见报稿".有时一篇"见报稿"要读上三、四遍.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摆正作者与编辑的关系.文稿能见诸报端,不要单纯认为是作者心血写就,那里面也融进了编辑的甘苦.从两稿对比中不难看出编辑动了不少脑筋,文字从原稿(连同标点)529字减至294字,短小精悍,使稿子增色不少,而署的仍然是作者的名字,应感谢编辑们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1.
报道失实的原因很多,其中多数是由于作者采访不深入或弄虚作假而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属于编辑的责任。下面从我采写的见报稿件中举出两例,供编辑同志参考。(一)我曾写过一条某学院举办干部训练班的消息。因得到报道线索时训练班早已开学,所以我找了一个新闻根据:“训练班昨天上了《农田防护林学》第一课”。但稿件见报时编辑却把《农田防护林学》几个字删去了,标题也改成了“训练班昨天上课”。结果,这条消息由于编辑删改不当而造成了失实。(二)我在一篇稿件中提到了“中国林学会林业教育学会”,这本来是一个学会组织的全称。但编辑在改稿时却在中间加了一个顿  相似文献   

12.
人说编辑这份差事是“为他人做嫁衣”,这话一点不假。可以说,每篇稿件从修改到采用,无不浸透着编辑的心血。仅拿我多年来写稿见报的一些标题来说,编辑真是字斟句酌,给佳人配锦装,往往一字或几字之改,显示出手笔高明。现在,我不妨举几例自制标题与编辑改后的见报标题,加以比较,供广大作者从中体验和借鉴。原稿标题:邻居相处的学问见报标题:邻居相处有学问(见西安晚报 1987年11月15日二版)  相似文献   

13.
询问一些著名杂志的老编辑,他们提供的经验也是:但凡能不改的就不改,因为改动比写作更有难度。如果文章确实需要做某些大幅度的梳理与增删,那也最好是由编辑确定好目标,而由作者自己去做。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不能都订阅所投稿的报纸和杂志,有些报刊又不给文章作者邮寄一份,他们很难看到自己被采用的文章,有的作者收到稿费单后,只能凭此得知自己的稿件被某新闻单位采用了。至于是哪一期报纸,哪一天的什么节目用的?编辑作了哪些改动?就不得而知了。为了看到自己发表的文章,他们只好写信给编  相似文献   

15.
1927年冬季的一天,苏联《海员报》编辑接到一位老作家寄来的稿件,作品的题材很有意思,写得也很有才气,就是文章层次不清,杂乱无章。如何处理这位颇有名气的老作家的作品?如果不改动,文章的毛病就会损伤主题;改动又必须尊重作者的意见,编辑们一时想不出好办法来。校对布拉果夫老人也和大家一样,舍不得丢掉这篇文章,他深夜找到报社秘书、文艺评论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要求让他来处理这篇稿件,并担保,决不改动作品一个字。秘书同意了他的要求。布拉果夫整整用了一个通宵,在翌日破晓  相似文献   

16.
一字不改     
不改无须改动的稿件,是编者的水平所在. 我还在岗的时候,一个什么会上,有的同志谈及某获奖稿件,辑一字没改,奖励依然有份,有同志说道:一字不改也是好编辑."我赞同这样的看法.面对一篇稿子,辑改与不改,完全从稿件实际出发,改自然要改,根本无须改动,改就是最佳的处理办法.这或可称之为编辑工作的"无为而治".原本无须改动的稿件,改的结果是要么将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的话,成那样说,么是将没有毛病的地方改出毛病来.总而言之.或可称之为编辑工作中的"瞎折腾".上述获奖稿件之所以获奖,编者而言,一者慧眼识稿;一者没有改动.倘或改动,不是还能够获奖就难说了.不改无须改动的稿件.正是编者的水平所在.  相似文献   

17.
编辑初加工是稿件经专家审阅后、给作者退改前,编辑先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它不同于我们常说的编辑加工;后者是对作者修改过的、并已定稿的稿件进行编辑加工。 对于送审的稿件,专家一般是在学术或技术内容方面提出意见,很少涉及文字、规范等。如果编辑只将整理好的审稿意见向作者提出,作者修回的稿件可能不符合要求,编辑加工还有花很大力气。不仅造成稿面凌乱,而且有时还需作者再次修改补充,而延误出版时间,影响质量。如  相似文献   

18.
如果制定新闻法,我建议规定一切稿件、信件都由作者文责自负。作者写的稿、信,如感到事实或提法没把握,可征求领导及当事人意见,但这种意见只供参考,不负责任,也不盖章。是否征求意见也由作者自主。领导或其它人对报道有不同意见,同样可写信反映,也是文责自负。与此同步,对新闻失实等问题制定比较详细的惩罚规定。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增强作者的责任心,自己把自己的关,出问题自己负责,下笔就会慎重。二是出了问题责任明确,便于追究。三是避免批评性稿件被“卡”,使编辑能了解更多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新闻工作10多年,大多是坐在办公室里“为他人作嫁衣”。作为编辑,我慎重对待每一篇稿件,努力从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记者采写的稿件,经我编审后改动成段的有之,重写的有之,几易其稿的也有之。有的稿件不仅标题改动很大,其内容改动也与原文面目全非。经过反复修改而见报的一些新闻稿件,不仅记者、通讯员满意,而且也获得社会好评,获奖的不少。消息《农民葛世忠举办“薯王大奖赛”》获得1999年度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就是我在编审通讯员的来稿中发现、在发现中挖掘、在挖掘中提炼而成的。在所编的众多稿件中,包括获得各类奖项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稿件到了报社编辑的桌子上,它的命运就决定于编辑同志手里的一支笔了。它可以被安排在应该占有的位置上,也可能被拔高或贬低。稿件已经见报的未必都比编辑人员批上“不用”的优秀,被作为废纸塞进大麻袋里的也未必都“该死”。见报的可以比它本来的面目更为生色,也可能被涂上太厚的脂粉,或者被压缩成“木乃伊”。报纸编辑工作可以是很省心省事省力气的,也可以是很费力费事费脑筋的。在一“省”一“费”之间,一篇篇稿件以及由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