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 《文教资料》2008,(22):4-5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以其为代表的汉代叙事诗,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戏剧性.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特征:(1)诗作中出现的是生活的横剖面,在这样的场面中,迅速地展现人物的关系,刻画性格.(2)在诗作所集中展现的场面中,主要依据对话去刻画人物.(3)在一定的场面中人物情绪是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2.
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中表现家庭婚姻悲剧的名作,除了给人无限的艺术享受之外,还全方位地映射出汉代婚姻家庭各方面的情状.它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母权的高高在上、出嫁女子的卑微下贱、汉代愚孝之风的盛行以及当时女子的再婚礼俗.  相似文献   

3.
叙事诗经过汉代乐府的推进,至东汉末逐渐走向了成熟。作为叙事诗之一脉,故事诗以故事为核心,兼有戏剧性、小说本事、自传本事或神话本事,因而与一般叙事诗有所不同。本文沿着叙事诗的发展过程,对先唐故事诗的起源和发展做一具体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叙事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叙事诗理论却一直到东汉班固才真正提出来,即<汉书·艺文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班固清楚地认识到叙事诗的特征是在"感于哀乐"之"情"背后隐藏着"缘事而发"之"事",这种认识在两汉时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汉代乐府采诗制度,对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产生了的极大的推动作用.采诗传统源自先秦,发展于两汉,在采诗传统的背后是一种政治诗学观,即通过诗歌干预现实政治.这一政治诗学观对后世文人叙事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之外,其较高的叙事成就也是值得关注的。将《孔雀东南飞》与其他汉乐府叙事诗在叙事学的视域下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其开始利用叙事场景、人物矛盾与情节结构的巧妙设置,来讲述一个情节上严丝合缝、环环紧扣,情感上又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较其他汉乐府叙事诗更于细微处体现了叙事手法上的成熟,从而证明《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叙事诗精致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从家庭教育视角看《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双璧"之一,其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性也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汉代家庭教育的角度,通过焦、刘所受家庭教育差异性的分析,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目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题目,全诗共357句,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的成就,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它像一面镜子,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使我们从中能看到汉代社会的风俗民情。本文主要通过焦母遣归刘兰芝,县令、太守家的求婚以及太守家的迎娶过程来透析汉代社会遣归习俗、再婚观念与迎娶礼仪等婚姻风俗。  相似文献   

9.
叙事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类型,常常被人们提起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但是对于叙事诗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知人论世""言语积累"以及"艺术内涵"探析等层面,缺乏从专业角度进行探索。与抒情诗不同的是,叙事诗秉承了诗歌"诗言事"的优良传统,注重生活事件的提炼和现实的描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叙事诗往往是对生活事件的详细记录,有着完整的故事剧情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目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题目,全诗共357句,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的成就,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辞》并成为“乐府双璧”。  相似文献   

11.
柴亚茹 《成才之路》2013,(17):40-40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长诗",它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这首诗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故事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焦母的恋子情节,歌颂了刘兰芝身上的女性意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叙事诗形成于先秦,繁荣发展汉,建安时从内容到形式得以全面成熟.尤其是建安时期文人叙事诗迭出,标志着早期文人叙事诗渐趋成熟.早期文人叙事诗从内容、形式到语言上继承和发扬不断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的传统:关注社会民生,反映现实;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赋、比、兴手法综合运用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姚瑛 《成才之路》2011,(5):14-15
《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广为后人所知的一首叙事诗,诗中描述了一个叫秦罗敷的采桑女子,巧妙地拒绝了太守调戏的故事。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劳美丽、泼辣智慧、不畏权贵、能言善道的古代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叙事诗女主人公形象丰富多彩,主要有忠诚、智慧、气节和孝顺等类型,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化身或象征,成为我国大中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在社会生活反映方面,我国古代叙事诗则大多选择了暴露与批判,透过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悲苦命运,揭露与鞭挞夫权、族权、政权和神权等封建社会罪恶,这又是我国古代叙事诗深远的社会意义所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以 抒情为胜,《诗经》中的“国风”几乎全为抒情诗;“楚辞”也是如此,《离骚》就是我国抒情诗的光辉典范。直到汉代由于建立乐府机构,采取民歌,才出现了较多的叙事诗,其中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出现,给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光彩。尽管在当时不为人所重视,但是它的价值却为后人所充分肯定。明人王世贞称它是“长篇  相似文献   

16.
美国诗人惠特曼以抒情诗著称于世,他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诗却被学术界忽视。他的叙事诗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诗人常常以见证人的身份叙事写人;二是客观地描述人物及其生活场景;三是善于捕捉人物有代表性的特征;四是借外形写心灵。来自生活,饱含深情,大胆创新,是惠特曼以写人为中心的叙事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汉代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人们生活较长时间地相对安定,统治者对体育的倡导,汉人的冒险精神和尚武精神为汉代技巧运动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汉代画像石的发现与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代墓葬文化发达,人们为了厚葬往生者不遗余力地修建坟墓,石头被赋予绘画以反映汉代生活,风俗等方面的内容.石头成了墓葬所需的特殊材料,被称为画像石.汉代画像石呈现出汉代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的面貌以及人在死亡之后对神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之为中国乐府诗集双壁,由此可见其在我国叙事诗中的地位。《孔雀东南飞》原先的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的叙事诗。这篇民歌叙事诗极具特色,它再现了中国东汉的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探讨《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色,一方面可以提高叙事写作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人文情感。  相似文献   

20.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诗歌中罕见的长篇叙事诗.余冠英在<乐府诗选>中曾谈到它"由口传到写定,中间难免经文人修饰,但保存着的民歌特色还是很多,语言也还是通俗的".但汉代距离现代毕竟久远,在个别字词方面,如果注释未能标注清楚的话,往往容易让读者产生疑惑和理解偏差.本文试从这首诗中选取两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