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上,琅琅书声最美,当静止的文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时,文字便成了一幅幅画面、一段段音乐.它用声音感染人,它可以跨越时空,沟通文本与读者的心灵.而面对纷繁的朗读形式,便多了一点思考:朗读,是否真的让学生读进去了?学生在读得津津有味的同时是否读出了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新高考考情分析漫画类作文题,一般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或几幅漫画,有的漫画:材料设有标题并配以适当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漫画材料与纯粹的文字材料形异实同,只不过材料由文字变成了漫画而已。  相似文献   

3.
新高考考情分析漫画类作文题,一般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或几幅漫画,有的漫画:材料设有标题并配以适当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漫画材料与纯粹的文字材料形异实同,只不过材料由文字变成了漫画而已。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应用题的编排,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做好图画应用题向文字应用题的过渡,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形象具体的图画,孩子们爱看易懂。因此,在开始学习文字应用题时,用图画引入。教材安排了一幅有3只大鸡,8只小鸡的图画,可让学生先口述图意,然后把学生口述的图意,用文字表示出来,就是一道文字应用题。使学生体会到,一年级学过的说图意,就是应用题,激发学生学习文字应用题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认认到学习文字应用题时,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上.朗朗书声最美.当静止的文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时.文字变成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段段动人的音乐.它可以跨越时空,沟通文本与读者的心灵。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上,琅琅书声最美,当静止的文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时,文字便成了一幅幅画面、一段段音乐。它用声音感染人,它可以跨越时空,沟通文本与读者的心灵。而面对纷繁的朗读形式,便多了一点思考:朗读,是否真的让学生读进去了?学生在读得津津有味的同时是否读出了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7.
诗词是一种美的艺术,也是一种感性思维的艺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阅读中将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即将非视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思维,真正达到赏析作品意韵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钟燕燕 《师道》2007,(2):58-58
看了学生贾宇靖的一篇文章,题为《滑冰》,心情不能平静。在他酣畅淋漓的文字里,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闪过我的脑际:一对父子在溜冰场上尽情耍乐,其乐融融,羡杀旁人。此时,一些人与事在脑中碰撞,我不得不快速地敲动键盘。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涉及诸多的科学家的贡献。在不同时代的物理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编写者都或多或少地纳入了不少与科学家相关的文字或图片信息。这些围绕科学家展开的文字或图片信息,无形之中为学生描绘出了一幅幅科学和科学家的形象。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版本的高中物理教材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出  相似文献   

10.
张锡伟 《考试周刊》2013,(28):56-56
<正>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只有让学生不断接触语言,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享受情感的熏陶与思想的启迪,凸显人文性。翻开学生课本,一幅幅色彩明丽的插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蕴涵着语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可低年段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理性思维能力弱,所以即使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粗略地感受了文本美妙的插图、朗朗上口的文字后,再也激不起任何感受文字魅  相似文献   

11.
蒋平 《湖南教育》2005,(20):43-43
在语文课上抓住契机,给学生想像的空间,学生的想像力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语文课也会因此变得精彩。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也收获了我期待的精彩。一、抓住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用想像激活文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篇文章中有优美的景物描写段落,作者用准确、生动的文字再现了大自然的美。但如果学生不能真正走进文字中去感受它的美,再出色的描写也只是一堆抽象的文字,并无实际意义。只有当文字被激活,这些描写变成学生头脑中一幅幅完整的画面时,作者笔下的美才会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中。在课堂上,有关景物描写段落的学习,我经常…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本课是看图写话训练。教材中设计了一段文字和五幅连环画插图;文字提示了看、想、写的简单要求,插图表现了发生在小猫身上的故事情境片段。通过训练学生补编故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13.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创设情境,用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变抽象的图为形象的画面,变生硬的文字为生动的讲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多幅画面的展现,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留下美好的印象。学生们被桂林山水如此的美景深深吸引,纷纷赞叹:真美呀!简单的几幅图片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欲望强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简析 1.教材特点:(1)这篇看图学文是个童话故事。(2)课文共有6段文字,配了6幅插图,图画反映了童话的全过程,6段文字分别与6幅图相对应。图文结合得很紧,相辅相成,完整地表达了“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得看能否帮助人们做事”这一  相似文献   

15.
《我要的是葫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共有4幅图和4段文字 ,每一幅图上都出现种葫芦的人和他种的葫芦。教学时 ,图文结合 ,进行语言文字的具体训练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字的丰富表现力。一、看图导文 ,激发兴趣在新课开始时 ,抓住第四幅图中的那个人种葫芦的结果的情节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启发谈话 :同学们 ,秋天到了 ,人们高高兴兴地在地里收着葫芦 ,而有一个人看着小葫芦非常难过 ,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接着出示挂图 ,学生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就会跃跃欲试 ,兴趣大增 ,主动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方法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极富文化底蕴。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学生最爱去的公园、动物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淇淋,学生常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我在教学预备教  相似文献   

17.
一、板书课题,培养语感师:同学们,有人说,中国的汉字不是僵死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一首首优美的诗。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毁灭)师:看到这个词,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了地震后的废墟。师:残垣断壁、瓦砾成堆,美好的家园被地震摧毁。同学们,你们看,只要用心朗读词语,它就不再是僵死的符号,而是一幅生动的画。所以,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这种不仅读懂文字而且要读出文字所蕴涵感情的意识与能力!师: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说是家园被地震毁灭了,我们感到悲伤、凄  相似文献   

18.
绿满校园     
一段段精彩的文字,一幅幅鲜艳的照片,记录着一所所职校美丽如画的风景。这些短文,不仅清新活泼,而且饱含着热爱自然,热爱职校的深情:它们既不是作家的手笔,也不是记者的采访,而是出于咱们职校学生之手。你,不想看看吗?  相似文献   

19.
正一、在想象中铺展画面汉字是神奇的文字,每个词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在生词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想象,把一个个枯燥的语言符号还原成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使语言的内涵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丰富的视像,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感受语言、形成语感。笔者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是这样设计的:师出示一组生词:混乱、废墟、瓦砾、破烂不堪、砸着、血迹。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和直观、生动地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所以几乎每个章节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大部分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