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语文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生作文指导应指向关注生活、实践生活、品味生活,从中积累素材,写好纪实作文,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小学生的写作成为一种难题,试图通过多种方式解决而效果不佳时,我们不妨从课堂走向生活,回归写作的本身,将其视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本能体验。立足于生活这个舞台,寻觅作文素材的源泉,学生的习作会有大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相似文献   

3.
作文难,难作文,原因何在?学生说:"无话可写。""无话可写"即缺乏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哪里来?叶老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不变的真理。然而,有些老师往往知道这个道理,却不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而只是习惯于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教学生审题、谋篇和遣  相似文献   

4.
陈玲玲: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一点已成共识。但是当下学生作文取材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无话可说,胡拼乱凑;无病呻吟,凭空捏造;以古非今,想当然尔。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回归生活?对于这个问题,很多老师都习惯于以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来  相似文献   

5.
胡静 《辅导员》2011,(30):25-26
鲁洁教授说过:"生活化的课程反对的是一切不真实的假大空。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只有真实的才是可信的,才是有教育意义的,才会是被儿童所认同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的主题活动、游戏或实践活  相似文献   

6.
一、老师的怀疑与感叹 儿子刚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在习作课上出了一道“第一次————”的半命题作文让学生做。短短的两节课,除去老师的作文指导时间,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儿子一气呵成写了三页多纸。下课交作文时,老师左看右瞧产生疑问:“别的孩子写的都是‘豆腐干’.他怎么出现三个多页?是不是抄的?仿的?”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教学要“面向丰富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徐小慧 《教师》2013,(34):25-26
教育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就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和能力。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打破了以往品德课的概念,学生德育的场所从小课堂走进了大社会,时间也不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而是提出了把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的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内容展示不多,但包含的课程资源却可无限挖掘。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拥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靖 《考试周刊》2011,(2):85-8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启示我们,作文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要说。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些生活存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只要很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就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本课的教学着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现象,到数学探讨,再到解释现象,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圆有了充分的认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通过对身边一位五年级学生作文情况进行访谈,发现作文素材的积累成为制约该学生作文的重要原因。鉴于这种现象对该学生进一步进行调查发现———写作本质失真,人文关怀缺失;生活空间闭塞,直接体验缺乏;观察能力薄弱,直接感受欠缺;阅读积累欠缺,资料记忆不够四大原因成为素材积累的巨大阻碍。针对这种现象,从理论深入实践,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途径: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回归本真;扩展闭塞的生活空间,丰富体验;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锻炼思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灵感。  相似文献   

13.
王桂泉 《教师》2012,(3):59-59
道德是生活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在新课程环境下,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是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取材料,使品德课堂中焕发出丰盈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化学的源泉,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无处没有化学,化学也将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生活为本,注重生活素材的挖掘,密切联系生活,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才有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化学教学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相似文献   

15.
生活处处皆文章——作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冕 《河北教育》2005,(10):13-14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使材料回归生活,实现教材的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真正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人初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只有从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五年级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开始,它既是小数除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隔岸观火",一种是"身临其境"。"隔岸观火"具体表现是:说的都是真实的事,但那都是别人的事,因为与自己不相干,所以学生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