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识两个女生,都是我的师妹。一个是“毕婚族”,一个是“剩女”。“毕婚族”的家境不是太好,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是她一个人靠做四、五份兼职赚回来的。所以,今年还没毕业,她就和男友匆匆去办了结婚证。“剩女”是一名部门经理,有着稳定的收入,闲暇时就和朋友逛街、旅游,想去哪就去哪,倒也安逸。  相似文献   

2.
"双减"是对教育本真的呼唤,是极具辩证思维的教育智慧.教育历来是在"减"与"增"中不断磨砺和前行的,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必然要做减法,但减作业负担不能降低教育质量,这就需要增教师育人能力、增教研的内容和质量、增制度的约束和监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固定而意思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典故、俗语和谚语等,是鲜明有力的表达手段。在汉语和英文悠久灿烂的文化宝库中,都有习语这一语言表达形式。习语蕴涵着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信息,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然而,由于两种文化体系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汉英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本文从一些实例分析英汉习语的“遥相呼应”和“貌合神离”。  相似文献   

4.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论"字"     
字是语言单位的书写符号,是一切文字系统共有的基本单位,独立性、整体性、合成性和定型性是其共性;表示的语言单位不同、由字母或字根构成、构成元素多少和排列方式不同、形体长短等等是其个性。拼音文字的字不仅可以与汉字进行比较,而且通过比较可以揭示不同文字系统的性质和特点。拼音文字的字与汉字不相当、拼音文字的字是字母、是词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是对传统的续接、扬弃、补充、整合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理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单一朝向于西方。基础教育阶段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当老师和学生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共同进入课堂,在教师和学生间,教师和教材间学生与书本间的交互碰撞和交流中,该会迸发出多少情感与思想的火花啊!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历程,是学生知识、思想  相似文献   

8.
远程开放教育是“教”与“导”的转变,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要认真研讨学习者、导学者、教学内容和网络工具等导学过程,处理好面授教学、教材和媒体资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严羽的"兴趣"说是在前人"兴"与"趣"理论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了一个新的诗歌理论范畴,它有继承,更有发展.也由此构成了严羽"兴趣"说理论的主要内涵:一是抒情本质,所谓"诗者,吟咏情性也",这是诗歌最本质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规律.二是要有生动幽美、朦胧空灵的艺术形象.三是含蓄蕴藉、虚实相生、自然浑成的诗境,且情味隽永、一唱三叹.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人生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阅读的层次不同,决定不同的阅读水平。语文教学只有将阅读推向更高的层次,才能推动阅读能力持续、持久地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庄林 《文教资料》2008,(23):76-78
介词是汉语中较难掌握的一类虚词,本文对同义词"朝"、"向"、"往"三个介词从词类、词义和语用几个方面进行辨析,论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2.
"损坏"和"损害"都有让事物受损、变坏的意思。它们的区别是:"损坏"一般是使具体的事物受损,如"损坏公物"、"损坏庄稼"、"损坏路面"等,也就是说,"损坏"的事物大多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而"损害"的则多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如"损害名誉"  相似文献   

13.
“和”是中国古代审美艺术辨证之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范畴。“和”字初有“盉”、“龢”、“和”三字,三字内在结构、文化意蕴虽有不同,但又有必然的联系。其实“和”的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可从汉字“盉”、“龢”、“和”的结构生发见其踪迹。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坚持“以人为本”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更高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先生曾对“真际”与“实际”作出区分。其所谓真际,指本然的理、名、一般和普遍,而实际则指自然的事、实、具体和特殊。“真际是指凡可称为有者,亦可名为本然;实际是指有事实底存在者,亦可名为自然。真者,言其无妄;实者,言其不虚。”本文所谓实,与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重视学生的诵读、感受和情感体验,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也比较丰富,但同时也存在文本研读欠缺、"语文味"不浓、课堂教学形式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改进方向和策略有三:一是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二是重视强化语文课的语文味道;三是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人口文化是“人口生产创造的精神结晶”。狭义的人口文化是由人口生产直接派生的直属直系的人口文化系列,是人口文化的核心,包括性文化、婚姻文化、生育文化、家庭文化、老龄文化、人口变迁文化、丧葬文化,这些文化因素,从多方面长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发展、进化和升华,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协调、互补互辅,共同推动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广义的人口文化是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姻、嫁接的旁支旁系的分系统和分支,包括各种人口文化的传统、制度、机构、产业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学习”一词本来就包含应用的意思,“学”是接受知识,“习”是“实习”,是应用知识,所以“学”与“用”不可分。说应用也是学习,肯定有道理。著名哲人早就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教条主义肆虐之际,强调在实践中、在工农大众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确是抓住了学习的本质。因为,广义的学习恰正是主体通过经历而在知识、能力、态度和方法等方面发生比较持久变化的过程。读书、听讲、探究和应用都是经历,只要主体能在经历中有所认识,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便会带来或大或小的变化,当然也就是发生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氽”、“汆”和“籴”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极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汆”简直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分辨。不过,如果懂得它们都是会意字,认真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字原理”,也就不难辨清了。“氽”字念tǔn,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来是表示“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是漂浮的一种情况,所以“氽”的本义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尸体氽上来了”。又引申为“用油炸”(因为油炸食品时食物大多都浮在油面上),如“氽油条’、“氽虾片”、“油氽馒头”、“油氽花生米”。“汆”字念cuān,上面是“入”,下面是“水”,…  相似文献   

20.
论"学风"     
重视学风建设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现实要求.当前学风不正的突出表现是理论脱离实际,并可以从思想观念、文化、社会、政治、体制等诸方面追溯其根源,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对策是坚持"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