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工作量大、涉及面宽、专业性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人才问题仍然是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瓶颈。职业院校大多以特色办学为核心,因此部分职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培养非遗人才,前景非常广阔。职业院校培养非遗人才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完善软硬件条件,还要立足当地非遗特色,对接社会需求,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校非遗专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2.
非遗保护与利用是非遗研究的重要课题,涉及对非遗的态度,甚至攸关非遗工作的成败。通过对"生态环境"价值"剖析进而结合非遗内容对非遗的保护和利用问题进行浅析。非遗生态环境保护与现实经济发展关系在本质上说是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高职院校学生的非遗创业实现非遗的良性传承,是促进非遗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学生非遗创业为研究核心,谈讨高职院校学生非遗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归纳基于非遗传承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策略,旨在帮助实现非遗传承和大学生就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国家对外文化输出的重头戏之一。但是,当前非遗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传播效果依然有待提高。本文基于语境理论,探讨非遗译介的相关问题,赞赏与指正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翻译,并提出合适的传播方法,以期完善非遗译介,助力非遗赓续。  相似文献   

5.
论文从构境视角描述笔者全程参与的非遗纪录片《阿诗玛》摄制过程,分析片中人物访谈特色,以期为非遗影像传播提供新思维与理论依据。构境是通过一种情景剧般的话语建构,将没有被看到的遭遇呈现出来,使其意蕴向公众展开,并被理解。非遗影像是对非遗的一种构境,是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被看见”。非遗影像通过呈现与展开“非遗人”的日常世界来构境非遗。而“非遗人”日常世界的展开主要通过人物的深度访谈实现。《阿诗玛》人物访谈具备这些特点:选择以代表性传承人为圆心而辐射出的差序格局式关系网上的系列“非遗人”为访谈对象,构境非遗在现代的断裂、承续、接洽与延展遭遇;实现人物访谈的情境化,进入“非遗人”的日常世界,与“非遗人”主体间性共在;深度访谈的提问有道、先虚后实、迎刃不避、且问且听和留白盈之,也是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6.
非遗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群体是非遗传承的主要力量,如何吸引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参与文化传播,成为非遗创新传承的关键。非遗信息视觉化作为文化传承的新形式,有利于传统文化振兴,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非遗的情感认同。但当前非遗信息视觉化存在生存空间挤压、内容过于形式化、保障机制缺失、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非遗传承人要探寻非遗与时代的关联,关注文化内涵的传达,完善资源整合,丰富文化传播形式,让非遗文化以视觉化形式得到活化传承。  相似文献   

7.
分析“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路径,通过相关文献及资料的研究,了解“非遗”舞蹈定义、“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意义和“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现状。“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路径可以是增强高校师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非遗”舞蹈与高校舞蹈教育的有效融合,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学生舞蹈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使其感知“非遗”舞蹈的魅力和神奇之处,从而浸润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对“非遗”舞蹈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重要载体.非遗翻译肩负着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的重要使命,翻译文本的质量影响非遗传播的效果.基于语料库的非遗翻译研究可以为提高非遗的翻译提供参考的依据.通过构建非遗源语和目的语的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可以发现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及篇章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总结出非遗翻译原则和策略,为非遗翻译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荆山楚源》音乐舞蹈诗创作经历为例,提出四种利用“非遗”文化元素进行音乐舞蹈创作的方式。即保留“非遗”中名人典故,提升人文精神;保留“非遗”元素的文化载体,凝练艺术特色;保留“非遗”文化的地域特色,触及观众情感;保留“非遗”文化的核心元素,激励艺术创作。从而分析评述“非遗”元素在音乐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研学旅行是当下很受欢迎的旅游业态,是乡村振兴需要的产业支撑和文化支撑。永州市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禀赋优异。但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还不够,非遗研学旅行发展不足,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不多。基于RMP理论梳理永州非遗研学旅行发展的现状,对非遗研学旅行产业发展认识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不力、非遗研学旅行产品内容设计和市场推广不足、非遗研学旅行评价和保障机制不完善、非遗研学旅行社区居民参与和受益不深等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乡村产业振兴的高度认识非遗研学旅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强化保护传承,推进非遗研学发展,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从基层治理角度完善非遗研学旅行评价和保障机制;扩大非遗研学旅行社区居民参与和受益,推进非遗研学富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泰山石敢当习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非遗+旅游”的形式,在实现“非遗”活化的同时,也能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于生活方式变迁与全球文化趋同,人们对泰山石敢当文化的认同度下降,当前,泰山石敢当文化旅游正面临着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性规整、旅游品牌感知性较差、旅游产品体验性不强、生存环境出现破碎化等困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在“非遗”视角下对泰山石敢当文化旅游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泰山石敢当文化资源的规整、汇聚地的建立、传承人的培育、民众认同感等方面提出旅游活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影视作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媒介之一,依凭视听语言优势,可美化非遗形象、优化传播效果;而以地方性知识为内核的非遗凝聚民间情感和生态智慧,则有助于影视作品释放出独特唯一的美学效果。值得警惕的是,影视传播注重奇观效应,使非遗形象趋于碎片化,以致产生知识霸权和错误。影视对非遗的传播,不应偏离其原真生态与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交互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生产技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深刻变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生态发生深远改变,传承人高龄化严重、传承观念因循守旧、传承队伍后继乏人现象严重。因而,基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历史契机和关系思考的分析,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活力的焕发仍需政策、教育、社会等多维系统的支撑。一是扭转观念,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社会认可度;二是拓展路径,推进学校教育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融合度;三是多措并举,加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支持度。  相似文献   

14.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传承、传播非遗作为关键抓手,依托“重庆市创新创业研究基地”,构建思想引动、课程推动、平台带动、资源助动的“四轮驱动”非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意开发、非遗产品制作开展创新创业,传播非遗文化,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境内,存在诸多的游牧渔猎民族,他们主要依靠游牧渔猎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地位,是非遗类音乐文化的重要传承人,因此,应该对黑龙江流域诸游牧渔猎民族非遗类音乐文化进行全面保护和传承。本文分析了非遗类音乐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阐述了非遗类音乐文化的价值,并且,提出了非遗类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理论范畴,又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理论坐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非遗体育文化传承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提出了新使命与新要求,倡导非遗体育文化传承树立互赢共享、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要求培育中学生的合作力、开放性与环保意识。非遗体育文化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分为历史价值与教育价值,主要内容涉及中学生精神与身体两个层面。推动非遗体育文化进校园,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应做到:推动体育教学模式转型,创造体育学习共同体;构建新型融合课程,推动非遗体育文化进校园;专兼结合聘任教师,强化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与终身教育不应割裂、断层,应在各自研究范畴中寻求彼此之间通联关系的互融互通。正如终身教育的教育目标一样,“音乐类”非遗传承的终身教育重在强调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探讨“音乐类”非遗的学识与能力。文章对终身教育与“音乐类”非遗的通联关系进行思考,对“音乐类”非遗传承的特点做进一步分析,审视“音乐类”非遗传承关系中终身教育的现实问题,探索终身教育背景“音乐类”非遗传承模式的具体路径,为终身教育背景下“音乐类”非遗的传承提供某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构者和传承者,唯有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的回归,才能实现非遗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存续和活态保护。文章阐述了“文化自觉”的理念以及其在非遗保护中的倡导,在对国家级非遗“赶茶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非遗和民众生活的强关联性,民众对非遗传承的自主选择以及非遗传承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以符号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非遗文创的符号价值建构,从符号学解析入手提高非遗文化认同,总结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在符号学视阈下,根据非遗文化的特点将非遗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并从非遗文化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来抓取非遗文创设计要素.探讨非遗文创的设计方式和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提...  相似文献   

20.
数字游戏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的新兴方式,但当前面向手工艺类非遗的教育游戏难以在保证乐趣性、吸引力的同时实现对非遗技艺与文化的有效学习。基于此,文章设计了面向手工艺类非遗的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开发了一款手势交互的教育游戏“布艺虎寻踪”。之后,文章采用包括调查问卷、学习效果客观测试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对照实验,验证了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对于提升手工艺类非遗的学习效果、学习体验和学习动机具有积极作用。文章设计的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可以提升学习者学习手工艺类非遗的效果与意愿,促进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推动了游戏学习与非遗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