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内战使刚果化成一片废墟。因为战争对国际社会有着诸多影响,为此,联合国派遣了一批维持和平部队,并随后派秘书长达格哈马斯克尔德前去安排。记者们听说了这一消息,都纷纷聚集到机场,等待秘书长的到来。记者们都想发快讯,好“一鸣惊·人”。一直站在警戒线以外的记者们认真地观察到一架飞机着陆,一个头发浓密的人走了出来,便彼此间不停地询问着……于是,哈马斯克尔德已经到达的报道便通过广播、报纸传播出去了。  相似文献   

2.
在采访的长期实践中,对怎样当好一名称职的记者有着切身的感触,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则是一名记者必须要迈过的“门槛”。记者的“眼界”作为一名党报的记者,其“眼界”的宽广与深邃,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洞察事件的缜密,是做好本职工作首要的基本功或必备的第一职业要素。为什么呢?道理很浅显,这就是:记者的采访要通过其眼睛的观察去获得新闻线索,经过眼睛的扫描去发现问题的症结,通过眼睛的透视去探寻事件的根底。因此说,一名称职记者的眼睛,就像一个刚刚懂事孩童的眼睛,对世间任何事物都倍感新奇,对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事都觉得格外的新颖,对所经…  相似文献   

3.
有位新闻界的前辈曾经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记者要当读者的眼睛。”意思是:当记者站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是面对新闻事实时,他要将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去“看”读者所欲知晓的情景、信息、细节,用读者的眼光去选择,去组织新闻事实。这样,他的报道才能成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一读为快的报道。此言诚哉!  相似文献   

4.
怎样进行目击式采访。谈起这个问题,可用原苏联名记者莎吉娘一句话来回答:“在可能的条件下,要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事物。”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说得更具体:“如果我是个大学校长,我就要设置一门必修课‘怎样利用你的眼睛’。”从上述外国记者和作家的论述中可以说明,用好目击式采访的关键是善于利用自己的眼睛。新闻界前辈穆青同志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记者偏偏不会用眼睛。十八  相似文献   

5.
据报上说,有两位北京的记者去宁波采访时,宁波人介绍当地发展经济的经验主要有两条:“一靠警察,二靠妓女”。两记者听罢相顾愕然。后经书面交谈,方弄清宁波的经验是“一靠政策,二靠机遇”。方言土语之难通,几乎酿成个大笑话,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紧迫性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5,(5)
编辑要当读者的“眼睛”文/韩晓晖新闻三味有位新闻界的前辈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记者要当读者的眼睛。”意思是:当记者站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是面对新闻事实时,他要将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去“看”读者所欲知晓的情景、细节、信息,用读者的眼光去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位做记者的朋友,一天下午被报社派去采访一次外事活动。会上主宾进餐,记者被“晾”在一边。直到后半夜结束采写,记者整整饿了八个小时。事后一些同事为此事替他打抱不平,这位朋友却说:“这  相似文献   

8.
有的新闻是“看”来的,所以有人强调,“要学会用眼睛采访”;有的新闻是“听”来的,所以有人强调,“要掌握提问的艺术”;有的新闻是“跑”来的,所以有人强调,“脚板底下出新闻”……关于采访的箴言睿语已经很多了,本文还是想罗嗦一句:记者还应该用“心”去采访。所谓用“心”去采访,就是采访者特别注重自己在采访中的“感受”,从“感受”中去提炼新闻主题。一个记者,在采访中既然有所见,有所听,就必然要有所思有所感。如果一个记者的职业神经不是很麻木,他就不会停留在所看到和  相似文献   

9.
解放前上海新闻界通称记者采访为“跑消息”。新闻全靠记者去“跑”。那时候的记者最怕“漏消息”,漏掉新闻,向报馆难交待,在同行中也不光彩。当时,各进步报纸的记者,工作特别艰苦,白天整日奔波,到现场采访要冒极大危险,夜晚回报社马不停蹄赶写当天新闻,常常还要陪着编辑熬夜。解放后,太平环境下的记者活动是太平的。不过,活跃性有所降低,是个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连吃饭都盛行快餐的时代里,人们对通讯的阅读需求远不如短快的消息,所以怎样把通讯,尤其把长一点的通讯写“活”,就显得尤为重要。“活”有多种手法,而细节在其中的分量则是不言而喻的。好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气氛,深化主题,而且能够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人物的“立体感”,甚至可以催人泪下,感染读者。那么,细节的描写从何处入手?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种渠道:一是靠观察。具备一双敏锐的“新闻眼”,采访也罢,调研也罢,都要靠记者的眼睛去用心观察,捕捉常人难以发现的细节。《人民日报》老记者柏生早年采写《韧性的战斗》一文时,一头…  相似文献   

11.
记者靠眼睛去观察,这是常事。但是这回必须把“用眼睛采访”当作主要手段来使用,这还是我当记者以来第一次碰到的。 1975年3月里,我和其他一些中国记者,途经漫天烽火的南越和下寮,穿越神秘的“胡志明小道”,来到了柬埔寨解放区。这是中国派往那儿访问的第一个代表团,也是柬方接待的第一批来访的外国客人。因此,如何把与美国—朗诺集团作战近五年的柬埔寨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和柬埔寨解放区状况,介绍给全  相似文献   

12.
一架波音727专机,把120余名阿拉伯和外国记者,从开罗带到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这些“无冕之王”不是去采访重大的突发事件,也不是去参加盛大节日庆祝活动,更不是去观光游览,而是应邀去出席一次记者招待会。 1990年8月19日中午,埃及新闻局受利比亚当局委托打来电话,通知新华社开罗分社派一名文字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于次日中午乘专机去的黎波里,参加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上校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通知说,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利方即派专机送回。接受这  相似文献   

13.
年年“两会”,今又“两会”。羊城晚报作为全国率先派记者赴京报道“两会”的地方新闻媒体,已连续十多年在“两会”报道的大舞台上留下十分活跃的身影。今年刚刚进入一月份,编辑部又开始琢磨了,这次该派什么样的记者去北京?羊城晚报的“两会”报道还能搞出什么新花样? 从当年仅派出一名大学毕业才两年的年轻记者单骑独“闯”人民大会堂,到去年由四名女记者组成的“全女班”在庞大的“广东兵团”中尽显风采,羊城晚报的“两会”报道组,始终保持着一支精悍的队伍,一个良好的作战状态和一个策划能力强、有创意、指挥得力的后方编辑指挥系统。今年,经过研究,编辑部决定再派四名记者去北京参加“两会”报道,并  相似文献   

14.
大千世界,纷纭复杂,穷人可以装阔,谣言世家可以扮演正人君子。记者若不亲眼观察,很可能为假象所骗。有时自己观察了,看到的事例确乎存在,若不作仔细分析。也可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把非本质的东西当作本质属性大肆宣扬,诚如列宁所言:“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如果记者的报道在玩弄事实的儿戏,岂不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亵渎? 所以,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还要善于细察和分析。古人把“身之所历。目之所见”视为写作的“铁门限”,是很有道  相似文献   

15.
在老主题下,怎样写出新文章? 有一位文艺评论家说:“做文章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有两种题目最难做好,一种是大题目,从什么地方落笔呢?一种是熟题目,怎样才能不落前人的窠臼呢?”这两个难题,我们当记者的也常常遇到。去年八月间,编辑部派我到塞外地区报道回乡青年活动,这就是个熟题目。许多好典型已经发表,编辑部也不缺少这类稿子。不缺少为什么还要派人去写?唯一的原因就是想写点更好的,更新的,不一般化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就我们新闻队伍的整体而言,作风和文风都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应当承认,在新闻队伍作风和文风上,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良现象。“七靠记者”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和文风,就是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最集中体现。所谓“七靠记者”,即:靠剪贴资料、材料写稿的“剪刀记者”,靠吹捧大款得好处的“老板记者”,靠通讯员提供初稿的“挂名记者”,靠跑赞助、拉广告写稿的“还账记者”,靠参加典礼、出席会议过日子的“请帖记者”,靠道听途说拼凑稿子的“马路记者”,靠文凭和报社牌子混日子的“牌子记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七靠”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  相似文献   

17.
现在记者到了下面,经常是当地要派人陪同采访。“陪访”,似乎已成为一种“规矩”。常见一些记者到了一个县,县委宣传部要派人陪同;再下到乡、村、队、又少不了那一级的陪同者。有时象滚雪球似的,“兴师动众”起来。“陪访”者一多,明显有几个不利:一是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08,(9):21-21
中国有句俗话叫“眼见为实”,但对于新闻记者来说,“眼见”未必为“实”。我们经常很自信,因为我们从不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们经常很决断,因为我们从不怀疑自己的直觉。可我们有时过于依赖自己的眼睛,而很少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辨别,用心灵去探索。常常听到一些记者无辜地辩白:“人家就是这样告诉我的”,“我看到那个地方就是那样”……每次听到这些,我不由得从心底里泛起一阵寒意,因为他们忘却了记者的根本——质疑。  相似文献   

19.
何畏 《青年记者》2006,(11):27-28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20.
吴玉兰 《青年记者》2006,4(11):32-33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