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前,我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小男孩,读初一,13岁.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住在学校.每个星期六回家,星期天返校,带来饭票、菜和零花钱.父母是土里扒食的,日子过得艰辛,意味着我的零花钱并不多,有时一元,有时几元,最多的一次是父母走亲戚了,没有给我准备下饭的菜,破天荒地给了我十元钱.我小心翼翼地放在内衣口袋里,珍藏着这宝贝.  相似文献   

2.
(上接本刊2008年第9期)三、高中生的零花钱调查发现,父母是中国高中生零花钱的主要来源,他们给孩子零花钱最普遍、最随意。定期给孩子零花钱的父母日本最多,  相似文献   

3.
小允 《家长》2010,(10):11-12
我今年上初三了,父母从我上中学起每个月给我300元零花钱。虽然这笔钱对我来说很可观,但因为上初一时我迷上了电脑,所以零花钱几乎都投入到这上面了。《大众软件》是我每期必买的杂志,而买电子产品和电脑零配件也使我的零花钱花起来囊中羞涩。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想买的东西搞促销时再去买。为了图省事儿我就把零花钱放在我写字台抽屉里的一个信封中。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富裕国家比利时的孩子们,却从八九岁起就懂得了如何“精打细算”地支配自己有限的零花钱。在比利时,记者常听到孩子们说“我还没有攒够钱,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的钱要等到商品降价时才能用”之类的话,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在给零花钱方面是绝不会迁就他们的。在比利时家长[中,零花钱是孩子们初学理财的工具,而不是提供单纯的物质享受条件。零花钱要算计着用在比利时,通常从8岁开始,孩子们每周就能从家长那里得到零花钱了,但金额不多,多是几枚硬币。孩子们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滴地慢慢积攒。虽然每个家庭给孩子零花…  相似文献   

5.
芳草 《家庭教育》2008,(4):37-37
江西省上饶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11岁,从小学三年级起,我们每星期给他6元零花钱,本来也是想通过让他支配零花钱来培养他合理花钱和懂得理财,可常常是给了钱马上花光,还常常乱花钱。有时该花钱时却没钱了。所以写信咨询,我该怎么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6.
生活案例:小强是个聪明的孩子,父母一直精心培养他。小强也很争气,上一年级就当上了三好学生。不过,后来小强的姥姥来了,在女儿家住下。姥姥就这么一个小外孙,就把他当成心肝宝贝。她看孩子每天写字、念书很累,就让孩子看电视,还不让孩子的父母管。她有时看女儿、女婿舍不得给孩子零花钱,就偷偷地五元十元地往孩子手上塞钱。  相似文献   

7.
打开记忆的大门,仔细清点:从8岁起,我就开始接到爷爷、奶奶和亲朋好友给我的压岁钱了。到现在,压岁钱总共有1500块了。可“不幸”的是,这些钱没能成为我的资产,全都被父母“无情”地“搜刮”去了。每年只施舍给我二十几块零花钱。  相似文献   

8.
许多父母都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但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却不可盲目从事。孩子的零花钱,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使用这  相似文献   

9.
爱意     
每次回家,父母都会问:喜欢吃点什么?我们给你做. 我19岁参军离家,数十年过去,父母对我的饮食习惯已不很了解.其实,我在饮食上是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的.从军几十年,天南地北地走,几乎什么样的菜都能吃.我便告诉他们,随便啥都行. 但我发觉,随便是最难办的,我这样说更给父母添麻烦.每次到家,如果事先知道我回去,吃饭时,必是满满一桌菜.而如果事先没通报,我一到家,父母便会忙着商量要做什么菜,或是去逮下蛋的老母鸡,或是急急地去商店买肉.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零花钱应该怎样给呢?我要是给了零花钱他就会乱买东西,不给就偷着拿,怎么办?已经教育过多次了,不好控制。孩子小的时候拿家长的钱,大了会不会偷钱呢?蔡建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父母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甚至把春节的压岁钱、让孩子买东西剩下的零钱、公交卡充值的费用、餐费等等都交给孩子自己支配。有的家长认为  相似文献   

11.
在比利时,常听到孩子们说“我还没有攒够钱,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的钱要等到商品降价时才能用”之类的话,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在给零花钱方面是决不会迁就他们的。在比利时,通常从8岁开始,孩子们每周就能从家长那里得到零花钱了,但金额不多,多是几枚硬币。孩子们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滴地慢慢积攒。虽然每个家庭给孩子零用钱的标准不一,但家长们培养孩子节俭意识的原则是一致的,即不会给孩子额外的“补贴”,他们必须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当然如果孩子攒的钱还不够,而他又确实想尽快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以先向…  相似文献   

12.
轻尘 《家庭教育》2014,(3):16-16
当我读到一篇有关财商的文章,我才想起上周就该执行的有关儿子零花钱的事。上周我看到儿子桌上放着他父亲给他的30元零花钱时,我就打算跟先生商量着必须定时定量地给钱,而不能将大数额的钱一下子给他,毕竟他还没有过自由支配较大数目钱的经历。如果他有“爆发户心态”,如果他用完了就伸手向我们要,每个月他到底零花多少,一向对钱财不敏感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因为我们做父母的花钱不科学,儿子花钱也缺少计划,不懂节制,将钱“花在刃上”更是无从谈起。以前我偶尔问他钱花在什么地方,他总是一脸茫然地说他忘了。我知道,得改变给他零花钱的方式了。  相似文献   

13.
世保 《小读者》2010,(10):37-37
英国的私立学校管理特别严格,校规一大堆。和中国父母直接把零花钱给自己的孩子不同。在这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每个星期都要从学校领零花钱。而且必须先登记。因为学校的“零花钱制度”是父母把钱打在舍监的账户中。  相似文献   

14.
麦田 《中学文科》2004,(11):44-44
9岁那年,我被父母送到老区龙岩的外婆家,并转到当地一所叫兴田的小学。父母每次来看我,总留些零花钱给我,我都一一攒起来,放在一只装针剂用的小铁盒里。当时同学大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因而我俨然成了班上的小富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一点零花钱是很平常的事。但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手头有了零花钱,会由着性子花,容易养成出手阔绰、攀比、图虚荣的坏习惯。我认为,问题不是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孩子不会合理地使用手中的零花钱,除了与孩子生活鉴别能力不高有关外,主要还是源自一些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的错误、目的的模糊,以及没有正确指导孩子该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现在有的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是把它作为对孩子的一  相似文献   

16.
现在生话条件好了,父母都会给我们一些零花钱,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陈新宇是一个懂得体谅父母、关心同学又很幽默的人。说他会体谅父母,可不是吗?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都喜欢向父母讨要零花钱,用来买零食,买奖票,买自己喜欢的各种玩具。可是陈新宇除了买学习用品外,从来不向父母讨要零花钱。他说:"父母赚钱不容易,供我们吃好穿好,还供我们读书,已经不容易了。我们不应该向他们讨要零花钱。"你看,他多懂事呀!  相似文献   

18.
王萍 《辽宁教育》2023,(4):91-92
<正>那架纸飞机摆在我家书橱里最醒目的位置上,虽然已经泛黄,但依旧神气十足。我用指尖轻轻摩挲它漂亮的机身,嘴角不由自主地翘起来,思绪也被拉回到五年前。“啪!”一声清脆的响声。我写完板书后回头,一只纸飞机刚好砸中我的眼镜。霎时间,全班哄堂大笑。我一脸错愕地站在讲台上,又羞又愤。又是他,小翔。小翔是刚转来的插班生,父母在外省创业,他跟随爷爷奶奶留在县城里的中学读书。据小翔的爷爷说,小翔的父母工作特别忙碌,孩子只有在春节时才能与父母短暂团聚。父母出于愧疚,便在零花钱方面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要求。小翔特别爱玩网络游戏,父母给的零花钱几乎都被他用来升级游戏装备了,他也因此迅速在班里积聚了一批“小迷弟”。课后,他总像领袖般地被簇拥着,  相似文献   

19.
焦燕 《宁夏教育》2013,(12):71-7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不少家庭都比过去富裕了,父母再不想像自己当年那样清苦,亏了孩子。父母关爱孩子,适当给些零花钱,无可非议,也是孩子需要的。但是,有些父母攀高消费,以钱示爱,过分娇宠孩子,发展下去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全国大中小城市中有90%以上的孩子拥有零花钱和压岁钱,他们每月每人平均可以从父母、爷爷、奶奶和家属那里得到80元以上的零花钱,而每年春节得到的压岁钱则高达上千元。  相似文献   

20.
<正>【题解】每次出门上学,我爸除了微信转账还会给我几百块钱现金,说出门在外要有钱傍身,有钱才有底气,万一出点儿什么事还能应急。又说钱要省着点儿花,攒点儿钱。但是我还是学生,哪会有什么突发情况,所以我该不该攒钱?【该攒】改善生活的底气文 / 夏瑾初 中学生很有必要攒钱,其实无论人生哪个阶段,都有必要攒钱。我比很多同龄人更早开始住校,住校一个月的伙食费都是固定交的,除此之外,父母还会给一些零花钱。在学校都是用现金,有一次,我拿了零花钱后,为了帮忙做饭,匆匆忙忙把零花钱夹进正在看的一本书里,到学校了才发现零花钱没有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