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侃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得意弟子,深得其师学术三昧,禀性也如其师,时人曰之为疯师疯徒。“五·四”前后,胡适积极提倡白话文,章、黄二人竭力反对。黄、胡同在北大任教,每遇则舌战一番。一次相遇,黄侃笑道:“你口口声声要推广白话文,我看你未必出于真心。喏,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就不叫‘胡适’了,应该改作‘往哪里去’才对呀。”胡适一时语塞。有一次,黄侃在教室讲课,一时兴起,谈起白话文问题,又把靶子移到胡适身上。他说:“其实白话文与文言文孰优孰劣,用不着费力大打笔墨官司,只随便举一例足可说明问题。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里要发电…  相似文献   

2.
大师传道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就将书扔到了书堆上。又一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点画画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黄侃点点头,说:“再去买一本。”  相似文献   

3.
黄侃(1886 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近代著名国学大师.黄侃是章太炎的弟子,而他本人的弟子也多为当世文字、音韵、训诂学界之名家,有“章黄学派”之称,黄侃的名气可以说是很大的.其著作不多,且多为其弟子整理而成,这和他的早逝有关.然而,作为“乾嘉小学的集大成者”和“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研究其治学方法则是很有必要的.而黄侃一生花费精力最多的是《说文解字》一书,故本文所述也集中于其治《说文解字》之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清代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曾有一句重要的有关如何学习的经验之谈,“不取亦取,虽师勿师”。其中之意可以这样理解:“不取亦取”指的是“取”其精华,而“不取”其糟粕:“虽师勿师”指的是“师”法其长,而“勿师”其短。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并不矛盾。这样的理念,不仅适用于个人的成长,也可以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以及全球意识的树立和各种世界关系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5.
方红兵 《四川教育》2014,(11):32-33
师:请同学们看图,听老师把图的意思讲一讲.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把题读一读.师:读了这个题,我们知道了“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25人,上去28人”(老师板书在黑板上).师:同学们,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思考中……师:因为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了25人,所以用减法,67一25,又上去了28人,所以要用加法,67-25+28(板书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6.
黄侃为清代翟灏《通俗编》作了笺识,立足于文字研究对黄侃笺识进行分类疏证,可以对黄侃关于文字研究的方法和关于“发明”的学术研究观点以及文字学史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一、揭题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师:咱们准备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你们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生:想。 师:别着急,咱们先得学点“采访”的本领。(板书:采访)你们知道“采访”是什么意思吗?  相似文献   

8.
一、以题导入 师:今天我引荐一位传奇式人物给大家——“区寄”(师板书姓名、读音).他和大家是同龄人.(师板书“童”)这个传奇人物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传记《童区寄传》(师板书“传”)里的人物.“传”是一种文体,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等.请齐读题目和作者,注意读音和节奏.  相似文献   

9.
(一)师:大家齐读诗题。(生读)注意“吟”这个生字不是后鼻音,再读。(生再读)咱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生: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生:日)这“日”表示的就是——(生:太阳)那你从这个字的构成上看,能看出“暮”字是什么意思吗?生:“暮”字表示太阳落山的意思。师:太阳落山了也就是傍晚的时候,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们还能知道什么?生:从这个诗题里,我不但知道了时间,还知道了作者是在江边作的诗。师:也就是知道了地点。还有吗?生:我还知道是快到傍晚的时候作者在江边吟诗。师:也就是说你知道“吟”在这里就是“吟…  相似文献   

10.
老王     
《基础教育参考》2012,(18):52-5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杨绛所写的一篇叙事散文《老王》。(师板题与作者)我们这节课目标有三个。(师投影显示)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体察作者思想情感:3.品味语句丰富内涵。师:这一堂课我们用比赛的方法进行。第一场比赛就要开始了。(师投影显示“自学指导”)师:同学们.大家请看投影“自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案例片断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板书“小”字)这个字,念——生:小。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i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雀。师:雀字,从“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人都有其各自特定的生活环境,熟悉这一环境,对把握各人的不同思想、性格都有重要作用。同样,一篇文,一首诗(姑且将词也当作诗)也有其各自特定的“环境”,把握这一“环境”,对深入理解该文、该诗的思想内涵、写作目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切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或望文生义,信口开河。否则,就会将作者的思想意图弄错,或只能知道其表面皮毛。仔细颂读黄侃的《寿楼春》词,就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黄侃的《寿楼春》词写于民国元年(1912年)秋。其时,黄侃与好友汪旭初、刘仲遽正寓居上海,编辑《民声日报》。一年前,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詹大悲、何海鸣出狱,组织新军光复汉口,随即成立汉口军政分府,詹大悲任主任,何海鸣、温楚珩、黄侃、陈冕亚等参与分府工作。十一月一日汉口陷落。在汉  相似文献   

13.
一、揭题激趣、导入新课(略)二、学文识字、文熟字悉(揭题后让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范读边思考:桂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然后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在母体字“圭”和“将”带出的子体字下画上“·”,在其它生字下画上“。”)(一)师:课文讲桂娃做的什么事?生:课文讲桂娃照看蒋奶奶的事。(师板书“jiǎng nǎi nai”,生齐读)师:蒋,本来指植物名,应该是什么旁?  相似文献   

14.
范文澜最重要的学术交往 ,有黄侃、萧一山、吴玉章等。其师黄侃在学识渊博和治学严谨两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他 ,但范文澜重师承又不拘泥。萧一山提倡学术经世致用 ,有崇高的民族气节 ,萧、范二人在抗战时期密切交往 ,成为近代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范文澜所持“西周封建说”的观点直接受到吴玉章的影响 ,建国后吴、范一同担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共同领导史学界 ,二人在治史的基本方法和树立严肃学风等问题上甚为契合。研究范文澜的学术交往 ,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评价他的学术思想和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四”中的第四题是:“看图说反义词,看谁说得多。”其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小组说了反义词,现在大家一起看图来说,看哪些小朋友说得清楚,说得多。同学们要动脑筋,想好再举手,一次能说几对反义词,举手时就伸出几个手指头表示,好吗?(大屏幕显示题中“一个大圆柱和四个小圆柱”图画)生:我说一对:“大与小。”师:什么大?什么小?能用句子回答吗?生:有一个大圆柱是黑颜色的,有四个小圆柱是白颜色的。师:说得真好。说了两对反义词,请你说出来好吗?生:“大”的反义词是…  相似文献   

16.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特殊的葬礼》一文的题目堪称是该文“深邃的眼睛”。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先后做了如下两种揭题尝试,现实录如下,并作肤浅点评,以抛砖引玉。揭题设计一:[上课伊始教师即板书“:葬”]师:今天,首先让我们学习一个生字,齐读。(学生齐“读葬”,读准字音。)师:猜想一  相似文献   

17.
说起我们班的“疯羊”,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他可不是真的疯羊,他的名字叫羊锋,所以大家都称呼他“疯羊”。说他有趣,一点儿也不假,不信,您看!上课铃响了,老师对大家说:“同学们好!”头脑不清醒的“疯羊”便大声地应道:“老师再见!”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聪明的“疯羊”“疯羊”说来挺聪明,成绩还不错。有一回上语文公开课,老师问谁来给多音字“禁”组个词,“疯羊”抢着说:“老师,我来!”老师微笑着点点头,“疯羊”站起来,说:“禁,禁止;禁,情不自禁。”老师说:“很好!”“疯羊”便向大家鞠了个躬,说了声:…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30年代,著名曲学家吴梅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当时,唱曲还被传统学问视为“小道末技”,因此北大聘请吴梅讲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北大的学者黄侃对此也感到不满。有一次,黄侃讲完课,发现吴梅坐在教授专用沙发上休息,于是怒问:“你凭什么坐在这里?”吴梅理直气壮地答道:“我凭元曲。”吴梅还真不是吹牛,他不仅自己写词度曲,还能唱曲,甚至还擅长表演,被人称赞为“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学大师者”。  相似文献   

19.
大师传道     
<正>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第三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点画画得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黄侃点点头,说:"再去买一本点上。"三个月后,陆宗达又将一本翻得很破的《说文解字》拿来,说:"老师,是不是还要  相似文献   

20.
在 焦 作 市 ,教 师 们 最 常 用 的 两 个 词语 是“ 科 研 ”和“ 课 题 ”。 据 统 计 ,全 市50%以 上的 教 师 承 担了 科 研 课 题, 特 别是城 区教 师 人人 都有 科 研课 题。 每走 进一 所 学 校 ,给 人 印 象 最 深 的 就 是 科 研 书籍 丰 富 ,科 研 制 度 健 全 ,科 研 气 氛 浓 厚 ,科 研 成 果 丰 硕 。 在 这 里 ,不 论 是 做 观 摩课 ,还 是 做 示 范 课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科 研含 量 是 评 价 教 学 质 量 的 一 项 重 要 指 标 ,教 师 必 须 要 有 自 己 的 教 育 理 念 和 与 课堂 教 学 相 关 的 教 育 论 文 ,并 能 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