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能力是主体创新个性因素和创新社会因素内在整合发展的结果,包括个性因素的内在整合,社会因素的内在整合,创新个性因素与创新社会性因素有机整合。因此必然从观念、手段、方法、内容、环境等方面入手对人的创新能力实施整合培养。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课,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呈现在广大教师面前,由于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导致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变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即将踏上社会成为社会人,其社会性发展是大学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从人格、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婚恋观及行为方面总结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和状况.并总结出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4.
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英美两国的标准共同强调了教师专业要求的综合性和科学性,突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持续性,体现了教师专业的社会性.以此为借鉴,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以标准促发展;要建立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重视教师专业的社会建构过程,利用社会教育合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霞  刘香民 《文教资料》2010,(3):151-152
儿童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这一因素有着不可忽视而且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因素、师德、教师权威、教师期待都会给儿童社会性发展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71):167-168
体育的功能也是多元的,它除了具有健身、娱乐和教育功能外,还具有促进个体社会能力、培养个体社会情感等功能,体育锻炼对个体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在众多研究中都曾被证实;户外是幼儿最喜欢、最自在和舒适的环境之一,户外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期体育锻炼最基本的内容和手段,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陈会昌教授编制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第三版)》对家长进行调查,分析本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薄弱点;与此同时,附加开放性问题,调查家长期望通过户外体育游戏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点。以此为依据,探析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中应重点培养的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不仅有利于个体的社会适应,也有利于个体间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退缩幼儿在人际交往中被动甚至回避,使其失去发展社会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提高退缩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来改善退缩幼儿社会性发展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及适应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自我认识,使幼儿获得情感、情绪体验,还能帮助幼儿逐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明行为习惯。作为一名幼教工作,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第一个重要场所,教师、同伴是影响幼儿社会性交往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2013,(7):29-30
小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奠基阶段,而奠基要从品行开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以文明行为的养成为重点,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课程。它有计划地、生动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参与、适应社会生活,在促进学生以良好品行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工作方针,教师在课程中应进一步落实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软件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社会性软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阐述了社会性软件的定义、分类和功能,剖析了社会性软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从多层面提出基于社会性软件帮助教师开展教育叙事和行动研究,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效进行知识管理,综合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社会公民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品德与社会》教师应当担当起培养祖国花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的责任,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促使他们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社会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以积极态度健康生活及热爱生活,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同时培养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祖国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提升中华民族的形象,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而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2.
儿童对文学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儿童文学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将会在广度和深度上对社会课程的教与学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初等教育阶段将儿童文学与社会课程相融合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学前阶段儿童文学与社会领域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事实证明,儿童文学与社会领域课程的合作共生,对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社会性的提高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每一位社会中存在的个体都具有社会性,其社会性发展对于个体融入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视障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个体和社会都是不容忽视的。怎样对视障儿童实施社会性教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社  相似文献   

14.
叶妮 《学周刊C版》2011,(11):198-199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人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社会性发展是动态的过程.一种逐渐建构的过程。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培养.其中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重任,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与教育素养外,必须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素养,它是前两者的重要补充,三者缺一不可.教师社会素养具有造就时代新人、树立新时代教师"筑梦人"形象、促进师生良好社会性交往的价值意蕴.培育新时代教师的社会素养可增设社会素养通识课程,增强未来教师社会角色认同感,搭建在职教师实践交...  相似文献   

16.
冯丽 《考试周刊》2014,(30):179-179
<正>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幼儿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将影响其一生,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父母的教养方式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二、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了国外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三种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吸取了这三种课程的优点,建构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即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课程。该课程在内容方面包括社会性科学问题知识和非形式推理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对社会性科学问题的论证为主,教师对社会性科学知识的讲授为辅,同时采用论证软件帮助学生练习和巩固非形式推理技巧。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关心社会性科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和辩论论证技巧,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力,并自觉地将非形式推理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强时事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是每个学生个体生活、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将时事与教材进行整合,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活动,让时事在品德课堂上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从技术的主要载体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出发,提出技术的知识性特征,从每项技术的发展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知识背景和科学前提出发,提出技术的历史性特征;从技术是社会的人创造并使之发展起来的,提出技术的社会性特征,从技术发展过程中有其内在逻辑规律和相对独立性出发,提出技术的自立性特征;从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功能出发,提出技术的革命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建设需要一个平台,而学习化社会正具有这个社会性平台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