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四岁的孩子本能地喜欢在一切能涂鸦的地方涂鸦,在他们心中这种涂鸦的行为不是画画,而是一种喜欢的动作或游戏,也可以把这种行动称之为表达。大人看到孩子经常作画,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有天赋,认为在专业老师那里学画画,有了同班同学的相互学习及老师的指导,在画室浓厚的绘画氛围下,孩子的绘画水平会进步得很快。同时家长也会观察孩子自己在家画画的情况,有时候家长会反映这样的问题:回家给孩子找来笔和纸,希望他能把学校里学的东西再画一遍,这时候往往会发现一个糟糕的问题,孩子在学校画得很好很漂亮,在家里却画不出来甚至不愿意画。部分家长因此担心孩子是否真的“学到”。关于上述现象,本文将深入探析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2.
咨询台     
《早期教育》2007,(2):25-25
孩子总是用一种颜色画画怎么办?答:有的孩子画画往往会用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画时自言自语或伴随着动作,这说明孩子沉浸在自己想象的情境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家长不必着急。家长首先要肯定孩子的作品,其次鼓励孩子试用别的颜色,看看画出来的画与单一颜色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平时也  相似文献   

3.
我说儿童画     
儿童画是以作者年龄来命名的一种画。它不以作画者的工具材料特点来分类 ,强调的是儿童本身。怎样的儿童画是好的儿童画 ,如何指导儿童作画 ,这也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常常关心的问题。小朋友画画是一种游戏 ,是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很多小朋友认为画画好玩、有趣 ,一边画画 ,一边自言自语 ,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 ,如画些动画片内容 ,嘴里总是不停地叫 ,他们把整个身心投入到作画之中 ,所以孩子们喜欢画画是天性。成人不应只期望他长大当画家 ,而应当从他喜欢画画时就来引导 ,培养他方方面面的兴趣和能力。不少为人父母者面对孩子天真稚拙的画 ,…  相似文献   

4.
家长皆有望子成龙之心。因此,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及健康成长极为重视。不少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兴趣的发展,喜欢采取简单奖赏的办法,如当孩子考试得了高分,或者弹钢琴有了进步,便相应给些奖赏作为鼓励,可结果却往往不令人满意,甚至恰好相反。许多家长感到困惑,奖赏为什么不灵呢?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心理学家雷珀挑选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然后将他们分为两组。A组的孩子们得到了一个许诺,即“画得好,就给奖品”,而B组的孩子们只是被告之“想看看你们自己的画”。两个组的孩子们都按要求画了画。但从观察中可以看出A组的…  相似文献   

5.
猜猜看     
《父母必读》2012,(7):99-99
孩子不是在上了美术课后才开始画画,他们最初可以用手指、油画棒、刷子等作画,而这些没有受到任何专业美术教学的画都是抽象派难懂的画。想读懂孩子的家长们,一起来猜猜孩子的画吧!  相似文献   

6.
答:其实不然。在儿童阶段,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思维几乎是一样的,所谓男孩子喜欢画飞机大炮,女孩子喜欢画公主、小姐、美少女,这都是大人的说法,更是大人指引的结果。往往在一个班里,有些男孩子画公主、美少女比女孩子画得更好更细腻,而有些女孩子对画飞机大炮、机器人也相当有兴趣。所以家长在指导孩子和购买参考资料方面应注意到这一点,不要硬性给孩子定一个所谓男孩子样和女孩子样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在墙上、地上、手上、衣服上随意挥笔作画.他们有的画是横线、竖线、斜线掺杂在一起、有的画全是螺旋线、有的是很多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圆,总之他们的画杂乱无章,要让他们真正画一样东西实在太难了.在大人眼里他们的作品简直是乱七八糟,其实这就是每个幼儿都要经历的涂鸦期.涂鸦是幼儿绘画的起点,是幼儿未来绘画不可缺少的准备阶段.作为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度过这个涂鸦期呢?  相似文献   

8.
把孩子培养好,首先家长要有自信心,要充满成功的信念。家长对孩子抱有更多的信心时孩子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对孩子充满信心,期望值不能太高,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标准,会使孩子屡战屡败,信心受挫,从而也使家长自己对孩子失去信心。缺乏自信的家长,往往对孩子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几乎放任孩子,而采用的手段往往粗暴武断,这种消极的期望往往会成为现实。要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多体验、多尝试。不要老是对孩子说:“不可以”、“你还太小”、“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应多鼓励孩子:“我相信你”、“你能帮我真好”、“我知道你会…  相似文献   

9.
《早期教育》2008,(2):14-15
孩子说画:我喜欢捏泥、用蜡作画。我喜欢画美丽的画.画画的时候我最高兴了。我要画我们的世界和宇宙。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期望     
母亲的期望银川市一幼杨建英银川市一幼开办的兴趣小组活动,很受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大多数父母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去画、去弹、去唱……也有部分母亲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兴趣活动的项目。如贝贝的母亲给孩子报了电子琴班,可贝贝怎么也不喜欢弹琴,早晨不...  相似文献   

11.
朱雪琴 《教师》2014,(28):19-20
正每个孩子都是完整独立的个体,其心理成长都有一定轨迹。由于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在万般宠爱的同时,也往往对他们寄予了厚望。特别是在学业成绩方面,期望过高,因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也应从家庭起步。对于家长而言,身教往往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映射到孩子的身上,甚至会成为孩子身上的烙印。因而,家长的言谈举止、教育孩子的方式,一不留神,就会给孩子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对孩子造成隐形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刘俊 《家庭教育》2002,(1):12-12
现在的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成功的人生,都希望以大人们的拼搏奋斗给孩子辅一条平坦顺利的道路,惟恐孩子有半点闪失和挫折。饱尝拼搏艰辛的家长期望的是孩子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喜欢观赏盆景,因为盆景长得好看。栽种盆景先要在头脑中设计好式样,然后通过不断的捆、绑、扎、裁、剪、削,最后长成我们所希望的那个样子———美观整洁,赏心悦目。中国人喜欢以栽种盆景的方式去培育孩子。任何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出人头地,但在培育孩子时却往往脱离实际,一厢情愿,不管孩子的情况怎么样,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去设计和培养。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某父亲自儿子三岁起就逼他学艺,至十岁,儿子不仅弹一手好琴,书画亦略通一二,并有一幅画着许多自由飞翔的小鸟的图画在当地比赛…  相似文献   

14.
讨论情景:升入中班了,有时候因为绘画比较难,会让孩子回家练习在幼儿园学习过的画,让他们第二天早上带给老师看一下。但第二天收到画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孩子的画,都是出自家长之手。我向家长询问,家长说:"他画得不好看,也不知道怎么画。"听了家长这样说,我知道家长是担心孩子画得不好看,老师会责备。我就向家长解释:"我们对待孩子交来的作品,哪怕是不好看,也会以鼓励为主。孩子有了自信,他对绘画就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5.
孩子爱用画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尤其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怎样引导孩子作画呢?这几则“妈妈日记”也许能给你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父母要想与孩子融洽相处也是有技巧的,怎样了解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做孩子称心如意的父母把?家长们试试用"调色"法来画出一幅美好的亲子图画吧.  相似文献   

17.
孩子说画:每当拿起画笔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可以画出我看到的有趣故事,还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变出千奇百怪的东西。哈哈,我最喜欢画画了。家长感言:奚旺上幼儿园之前就喜欢乱涂乱画、剪剪贴贴,所以我让他上了美术班。在老师的引领下,他的作画兴趣越来越浓厚了,每张作品他都能讲出一个有趣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家教失误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误之一: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态。但是,过高的期望往往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孩子尚处在成长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再加上每个孩子的智力等先天条件不同,要求孩子都成为高材生是不切实际的。重压之下,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个包袱,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9.
《家庭与家教》2005,(9):4-9
在很多家长的来信中,都提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这个问题使家长很烦恼,备受折磨。他们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我的孩子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我的孩子不用功,不喜欢学习。抑或是不解的迷惘:我的孩子非常聪明,可不知为什么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位已有30年教龄的资深的小学教师,请她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刘老师说没有天生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努力学习、渴望成功的心愿。他们不是不想学,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3,(11):18-19
这一期的微任务充满生活趣味,既是美味,又有美感。用食物作画,因为要牵涉切切煮煮弄弄,所以必定是一次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创作可以吃到盘子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