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创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了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模式,提出从转变教育理念、整合校内资源和提升自身素质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夏春雨 《江苏高教》2004,(6):106-108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是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是教育模式探索的前沿。  相似文献   

3.
高校面临的新任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一、创业教育与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理念 根据国际职业教育组织的定义,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勇于创业,学会自我发展,从而将被动地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闯荡市场、创办企业的精神和能力,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由创业精神体系、创业知识体系和创业技能体系构成。我国应从更新创业教育理念、重塑创业教育模式、丰富创业教育方法等方面创新教育机制,加强创业教育;从加大课改力度、注重师资力量培养、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培育教学环境;从提供软环境支持,加强创业平台建设,树立创业成功典型等方面利用社会资源,重视创业实践,进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相较普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讲究实践操作性,可分为知识性能力和社会性能力,创业人际协调能力是社会性能力里一个重要的能力,是创业必不可缺的一个能力,良好的创业人际协调能力有助于创业者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已经凸现并将长期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让大学毕业生由目前的“弱势”就业群体真正成为自主创业并带动他人就业的“精英”,当务之急、重要举措是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不但能够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还有利于未来企业家群体的塑造。具体对策建议有:转变教育思想,调整培养目标;改革管理制度,营造创业环境;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创业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创业实践等。  相似文献   

8.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杭职院)以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为引领,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全员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构建了"创业通识教育+专门化教育+SYB创业培训+模拟公司实训+创业园实践"的渐进式创业教育体系,并通过区校共建创业实践平台、制订创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建立创业"护犊机制"等措施,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对高职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这一重要任务,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师必须具备积极理性、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综合、广专结合的文化素质,爱岗敬业、宽厚热情的品德身心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信息驾驭和教育预见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在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素质与能力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以适应创业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够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价值链发展,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随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理念的深入推进,高校研究生已成为开展创业活动的生力军和先行者。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创业能力,既体现了创业教育的育人价值回归,也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能力。研究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研究生社会创业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研究生社会创业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包含3个维度和9个核心能力,包括社会创业感知能力、社会创业认知能力和社会创业执行能力。其中社会创业感知能力是基础构成,社会创业认知能力是效率条件,社会创业执行能力是支撑条件。研究提出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内核,更新创业教育育人理念;以提升综合能力为导向,完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以资源配置效率为保障,健全创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向社会输送应用型、技术复合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的规划中,应将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重,相辅相成。我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上岗有特色、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的可持续能力培养目标,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技能拓展空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制度安排。本研究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例,基于对产教融合核心问题的剖析,探索了轨道交通产教融合新模式。以建立结构化师资团队为目的,实施教师改革;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为抓手,实施教法改革;以开发工作手册式教材为依托,实施教材改革。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而生源质量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起点和高度。结合高校自身办学实际,全面、深入分析影响生源质量的成因及制约因素,研究、制订吸引优质生源的措施及对策,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植根于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绿色技能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实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关键道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德国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由现状调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能开发、企业和学校建立可持续学习场所、可持续能力要求与课程和教学的实施五个行动领域构成;美国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则包括绿色学历证书教育、绿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绿色执照培训与绿色学徒培训。德国和美国的经验为我国实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与行动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提升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成效的必要路径,而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则能够为农民工群体收入的提升以及城市建设进程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为此,关注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探索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完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推动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从农民工职业教育机构准入机制、企业参与机制以及资金投入机制的构建三个方面,对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在可持续发展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从环境教育中逐步演化而来的。从总体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若干薄弱环节。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主体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关注公民环境教育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阐述了文化和教育的概念及其关系,分析了计算机文化和计算机文化教育的问题,论述了构建可持续发展观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计算机文化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功能,提出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做法,对计算机文化课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市场竞争下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进程,促使高等教育向多样化和层次性发展,普通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如何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持续发展,其“产品”——学生被社会接受并成长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市场竞争下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特征和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阐述了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规律,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理论定位的类主体特征、内容架构的价值引导性特征、内涵界定的目标双重性特征、教育过程的自我主动性特征。在实践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协助部分地区构建教育整体框架,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体系与格局,引导学校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最高境界,增强国际交流,开启教育国际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20.
栗建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9):104-106
基于对目前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加强全国性研究机构的建设;制定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构建以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执行环节的管理等策略。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