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者往往忽视了受教育者正常的个人需要,看不到个人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本文就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者往往忽视了受教育者正常的个人需要,看不到个人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本文就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主体性概念简述的基础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这一特定对象,提出了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三项原则,并依照这三项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解构为自我意识、自我超越、自我规范、自由意志、丰富情感五项因素。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研究人就必须以人的需要作为首要前提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的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清楚地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即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需要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因需利导、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是纯理论的东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应用和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又是基础性的东西,它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深入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效果。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的产生、特征、分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内容架构、评估标准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的需要理论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把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全面把握人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意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需要与人性的结合,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的需要,存在着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缺失,因此,要满足受教育者的合理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人格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运用人的需要理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引导人,加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建设,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确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人的“需要”为切入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都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有利于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趋势。着眼当下,在不断借鉴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理论依据挖掘层层深入,在建构整合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基础理论研究体系得到初步勾勒,在探悉拓深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探讨渐渐明朗。延展反思,面向未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还应在专门性、系统性、整体性、时代感等方面多点着力,推动其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运行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导向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运行状况和效果是其关键环节。因此,分析这二者的矛盾,并有效地进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包括认知接受心理、情感接受心理、意志接受心理。接受心理障碍亦包括认知接受障碍、情感接受障碍和意志接受障碍。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教育者角色定位不准、威信不高,环境影响是接受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受教育者接受心理的优化途径主要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接受心理的基本理念、接受心理的过程、接受心理的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对教育对象实施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前提,关注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生成的逻辑前提,即“无关系,无教育”。从人的需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益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进行反思,目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研究起点前置到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生成阶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百年实践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时代需要为立足点,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体现出深刻的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以现实的人作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发展需要作为目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主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面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需在"人"的基础上,落实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研究受教育者如何接受思想教育的内在规律,接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规律办事。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态和教育方式等都与接受有着内在的关系。只有揭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规律,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了满足尚未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观心理倾向和客观实际状况。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三大层面""三个层次"有机统一的层次结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层次理论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需要层次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层次理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优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研究了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需要系统,并进一步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多样性的特点指出了调节人的需要的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与精神交往实践过程中,为了协调利益关系、维系社会和谐与涵养精神生活,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指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价值观念以及实践活动的一种摄取状态。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状态、个体思想品德成长状况在需要层面上的折射。综合运用“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哲学范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意味着既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需要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需要的主体地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问题的研究,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命题,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的主体性的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的前提、教育的核心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问题。认为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都构成重大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要再受教育以应对"去权威性"的挑战;受教育者要提高自己的选择性、自主性和人格独立性;教育活动注重参与性;教育内容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以保证其内容的逻辑性和体例上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乃至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高校要不断寻求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