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形推理题考查的是抽象推理能力.由于它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受知识的影响比较小,因而被称为“文化公平”测验.图形推理题一般要求从已知的图形排列中,找出某种规律,然后根据这种规律或与其相反的规律推导出题中未知的图形.一、图形大小的变化例1如图1,“?”处应填入的图形是()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1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2.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  相似文献   

3.
谭小航 《广西教育》2012,(13):63+65-63,6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115找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学习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2.经历寻找、分析、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的过程,知道生活中事物的排列存在循环排列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85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最简单的图形或实物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发现规律过程,掌握按规律将简单图形或实物进行有序排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相似文献   

6.
图形的排列     
程鹏 《数学小灵通》2004,(4):33-35,38
1.解题注意点。(1)首先看清有哪些图形参加排列;(2)这些图形是怎样排列的:(3)注意从图形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和位置等方面找排列规律;(4)看清题目要求,进行判断、推理。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2007,(2):54-58
斯坦鼠:西西豆,你又在画什么啊? 西西豆:我在做图形推理,很有趣的。快来,我们一起来做。 斯坦鼠:什么是图形推理啊? 顿顿猫:图形推理其实就是先观察题中的图,要根据前后几个图形的排列,找出图形个数或图形形状变化的规律,推算出下面应该画什么图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1.运用实物、图形片进行操作、比较,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2.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准备:1.教具:①挂在活动室内、能表示排序规律的彩条若干;②铃鼓一面;③圆形、正方形图形片和花生、豆子图片若干;④印有智力题的图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判断出下一个物体。让学生能用规范的语言把自己发现的规律描述出来。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各种颜色不同的图形。教学过程:一、玩中导入,确定目标师:今天陈老师想带你们去数学乐园里玩一玩,愿意去吗?生:愿意。师:数…  相似文献   

10.
在"图形中的规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在操作、观察、讨论、概括和验证的数学活动中探索图形排列的规律,学会用算式表达规律,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1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周期现象中物体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优化的过程。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  相似文献   

12.
规律探索型问题也是归纳猜想型问题,其特点是: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或某一具体的问题情境,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类型有“数列规律”、“计算规律”、“图形规律”与“动态规律”等题型,近年来关于数列与图形排列规律的中考题目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发现数学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探索数的规律(数的性质、数的运算规律)、探索图的规律(图形的特征、图形的测量)、"探索规律"专题学习三个方面入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找规律例1~例3。教学目标1.通过生动活泼的场景情境,学生感受并初步认识生活中一些事物和某些图形中隐含的简单的排列规律,经历寻找简单规律的过程。2.通过猜一猜、涂一涂、画一画、说一说等寻找简单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概括、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1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88~89页"找规律"。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犤教学内容犦“找规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犤教学目标犦1.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找规律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犤教学重难点犦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犤教学准备犦糖葫芦若干串、照片若干张。…  相似文献   

17.
图形推理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是由点、线、面和色彩等元素构成的在观察者看来表达一定含义的符号。图形具有直观性、共通性、生动性和感染性等特点。抽象推理和形象推理是人类理性的两大基本构成要素,图形推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象推理。图形推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宣传教化功能。尤其是在宗教艺术中宗教绘画是宣传传播宗教教义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2.认知功能。图形推理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方式,是传递、交流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是保留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3.创新功能。图形推理是人类最重要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图形推理人们可以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下)P91例6、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初步理解与掌握数字排列规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乐 《广西教育》2007,(4A):10-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5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道找规律画图填数的题,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师可先说明题意,再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规律:第二个图形比第一个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