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老师骗人 !”在孩子们的嚷嚷声中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感到汗颜。在我们的教育中 ,“善意的谎言”太多 ,老师就是以这样的情境 ,拉着孩子往自己设好的圈套里钻 ,孩子们往往不易察觉。于是乎 ,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殊不知 ,这样一个又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 ,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我们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感受、审视学生的心灵。有一次听课 ,老师为了让孩子说出句中的重点词语 ,郑重其事地对孩子们说 :“下面老师来读这个句子 ,看老师读的怎么样 ?”孩子们非常认真地期待着。结果 ,老师读错好…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课始,身穿休闲服、一脸朝气的唐晓苏老师伸出右手,作了个请的手势,然后领着孩子们边唱边跳"London Bridge".随着音乐,师生间情感的沟通与孩子们知识的热身在音乐的节拍中达到融合,孩子们很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3.
转告是小学语文听说系列中的一个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中属于口语交际中的一类。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这种语言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 ,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 ,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学生只有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 ,才会带着情感、怀着兴趣去进一步体验。但并不是随便地创设一个情境就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在朱老师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一开始兴趣极高 ,课堂气氛热烈。但老师一揭题 ,却有许多学生说朱老师在骗人 ,表明了朱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设计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案例】近日,听一位老师执教作文指导课。这是一节“情境—体验—话题”作文指导课,习作目的是“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设置了如下三个教学情境:1.上课伊始,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朋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正当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时,  相似文献   

5.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诗歌,讲的是孩子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通过绿叶和花香寄托了他们美好的心愿,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热爱。这首诗语言朴素易懂,情感丰富,意境优美。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个性化朗读,引发想象,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诗的情境,融入诗的情感,体会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进而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一、引入情境渲染,激发关爱的情感课始,可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音乐声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例如:同学们,每到教师节,老师都会收到那么多贺卡,读着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老师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幸福。是…  相似文献   

6.
朱老师创设的情境是有价值的。通过把“转告”这一说话训练课的主题归纳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即张老师需要同学们转告的一件事情 ,既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现实性、迫切性 ,进行“转告”说话训练的巨大欲望、热情 ,又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生活情境中去 ,在生活中发现、提高 ,在学习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本领。我们教师要灵活选用或创设各种情境 ,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但是 ,在创设情境时 ,我们要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这个情境是有很强的现实性、感染性的 ,而不是由老师瞎编出来、合起伙来骗人的 ,这是至为重要的一点。在朱老师创设…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是有效学习一种方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孩子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是新课程下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导语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可以让课堂教学充满乐趣,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开端——引人入胜。引人入胜的良好开端能达到引趣激学的目的。如:《捞月亮》一课,课始,老师先问什么叫“捞”?孩子们查字典后知道“捞”是指在液体中取东西。老师追问:月亮出现在晴朗的夜空,为什么会在液体中去取呢?在孩子大惑不解时,新课学习开始了。有了良好的开端就有了这节课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兴趣爱好是孩子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小学作文的启蒙,老师必须巧妙地设置一些精彩环节,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和灵活的方法,激发孩子们写作欲望,从而让孩子们养成:细心观察游戏情境;亲身体验情境乐趣;准确表达乐趣情感。  相似文献   

10.
当孩子们在快乐愉悦中的时候,才会很自然地接受老师所要"给予"的方法或知识。笔者上课时几乎不提写作文的事,而是设计一种看似平常却出人预料的情境步步导入,让生活场景再现或亲自活动后,让孩子们带着这份好奇、带着这份悬念亲自感受、体验、观察,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活作文创造的活力。所设情境一波三折,经常让孩子们猜不出,"意料之外"还大吃一惊,其中的细节学生们亲自体验后感想多多,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写作的激情,经常止不住笔。这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4,(A3):71-72
<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与享受",那还怕学生不学习,学不好吗?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快乐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一、课始巧导入,乐中激兴趣新课伊始,要为学生创造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老师就必须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2.
当我读完“朱老师骗人 !”这个案例时 ,内心感到更多的是欣喜。因为———我们的孩子敢说真话了 ,我们的老师开始在孩子大胆的直言中反思教育了……不可否认 ,朱老师和张老师都是认真的 ,他们试图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来帮助孩子学习 ,但遗憾的是 ,他们忽略了孩子是以一种怎样的虔诚来对待老师托付给自己的任务的。因此 ,当他们发现自己认真完成的任务是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故意营造的 ,他们所感受到的当然就是受骗。造成教师这种善意的举动和孩子的不领情之间矛盾的原因 ,就在于我们的教学太注重教学的内容 ,而忽视了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今天的新课堂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教给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心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主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增添了活力,恰倒好处的创设了这份愉悦的情境,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朱老师的想法是很好的 ,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出“转告”。她没有想到学生的激烈反映 ,那是因为孩子们觉得自己作为主体没有得到老师的尊重。我想朱老师应该感到庆幸 ,孩子们的抗议恰恰证明了朱老师在孩子们的心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孩子们对自己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特别在意。由这个案例我发现朱老师的学生们是很有个性的 ,那个带头嚷起来的学生是有思想的 ,我们应该肯定他。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欢迎这样的学生 ,觉得他们坏了老师的“好事”。但是 ,不可否认 ,他们的存在能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更多的不足和局限。教学比之其他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情境、体验、情感、行为是实现思想品德课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教学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行为上,行动力是提升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践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让学生行为落地呢?下面,以邓老师所教"人生当自立"一课为例,寻找开启思想品德课堂提升学生行动力的密码。一、入境:在对比例证中引导行动力情境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子,良好道德品质、正确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实践证明,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化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读罢“朱老师骗人”这个案例 ,我首先是一声叹息———唉 ,现在的语文课 ,越来越难上了 !朱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转告” ,精心创设了情境 ,可谓用心良苦。可学生却大呼上当受骗。唉 ,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 ?接着 ,很自然地回想起我曾经执教过的几堂语文公开教学课。在《五彩池》的教学中 ,我对学生说 :“老师有一个朋友 ,是专门负责宣传五彩池旅游的 ,他听说我们今天要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 ,想请我们帮一个忙 ,帮助他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风光的广告语 ,你们乐意吗 ?”在《智能鼠捕鼠》想像作文教学课中 ,我对学生说 :“最近 ,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说一说 表达是一种需要。让孩子们有说的欲望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因此,为孩子们创设生动、逼真、富有感染性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语言训练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9.
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一、把童话引入课堂童话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上周,我镇搞一个教研活动,要求我准备一节课,我选择"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采取"猜想—验证—观察—比较"的探究方式。但在试讲时,我发现始终调动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20.
王淑萍 《天津教育》2023,(20):168-170
<正>教师一般会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设定一个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这种方法被称为情境创设教学法。从本质上来看,情境创设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者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的科学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情感体验中产生深刻认知,从认知学习中加强情感体验,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取丰富的课堂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和情感感知能力,将合适的情境创设教学法融入阅读课堂,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