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绘画亦即表达。大凡优秀的画家,都会试图去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系统,探求自己擅长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如何运用笔墨、色彩这一视觉世界与心灵情感的表达中介,使之不仅作为形式的符号,而是成为意义与指称的载体及诗意的化身,正是一个优秀画家漫漫艺术征程的出发点与终极归宿。郑天君是一位才华四溢的优秀画家,这体现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追求的笔墨意趣,以意为中心,写心中之意趣的精神升华,写心中自然而豪放的心情妙趣,是画家审美追求的主要目标。画外有画,妙趣天成地表现出神态的异想天开的“笔墨意趣”,是画家探讨表现无限宇宙自然演化的大学问,是渺渺然天地无限延展生发的丰富想象浩瀚的情趣。写意画是心灵游动玄妙地表现演化的一种心灵状态,是一种高度自由放松时物我两忘的诗情画意相融合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法、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绘画名家都以笔墨为线,点线画面,在每一幅书画精品中展现笔墨之美,线条之美,结构之美,气韵之美。  相似文献   

4.
中国绘画的写意性使人、社会、自然三者在绘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明代的绘画日趋文学化、移情化,也日益注重风格、形式、技巧。写意理论与实践在这一时期主要体现在对意趣、意韵方面的探讨,追求情景交融,笔墨趋向抽象和变化,形象追求不似之真、神似之能。  相似文献   

5.
王义伟 《今日科苑》2009,(16):272-27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音乐若离开了情感的体现与抒发,也就不是音乐了。因此,音乐教学应突出情感体验,并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性。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美、体验和表现美,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缺少音乐美感,缺少情感魅力是当前音乐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相似文献   

6.
正手指律动是体态律动的形式之一,可以形象化地表达音乐内容,传达心中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手指律动,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全面感受力。在做手指活动时,大脑也会协调同步运动。两种不同的艺术实践方式关联到一起,能够促进学生的主观情意与音乐情感相融合。音乐与舞蹈具有一体性,当学生在聆听到音乐时,常会不由自主地尝试用手势来表现它。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行为模式,在音乐教学中多指导学生参与手指律动。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愈强,愈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由于人文精神的过早觉醒,又因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禅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文人都追求一种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和一种平淡朴素的艺术情调,并把这种情趣和情调带到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每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望迭,胜衰之变也常会体现在绘画艺术的题材上,而禅道的盛行要求画面之笔墨简而淡、寄托物象、抒写意绪.日本画家在学习中国绘画艺术时,对汉学、汉诗、中国绘画理论都下过一番功夫,不仅能充分理解中国明清、中国绘画艺术之要谛,更能在消化日本古典艺术的基础上充实其精神和技法,因而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本文试对"禅文化"下的中日绘画艺术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其基本价值在于通过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音乐听众。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1.
郝励 《科教文汇》2007,(1X):184-185
中国文化由于人文精神的过早觉醒,又因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禅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文人都追求一种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和一种平淡朴素的艺术情调,并把这种情趣和情调带到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每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望迭,胜袁之变也常会体现在绘画艺术的题材上,而禅道的盛行要求画面之笔墨简而淡、寄托物象、抒写意绪。日本画家在学习中国绘画艺术时,对汉学、汉诗、中国绘画理论都下过一番功夫,不仅能充分理解中国明清、中国绘画艺术之要谛,更能在消化日本古典艺术的基础上充实其精神和技法,因而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本文试对“禅文化”下的中日绘画艺术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水墨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独特绘画形式,借助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容易引起幼儿的探索欲望,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抽象题材水墨画有助于提高幼儿审美情趣,传统题材水墨画有助于提升幼儿绘画技巧,生活题材水墨画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美育的培养是一种心灵上的培养熏陶,也是一种心灵上的高境界。诗歌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必有它美的意义之所在,即体现在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课中开展诗歌教学,即是从语言、意境和情感上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刘慧 《科学中国人》2014,(3S):146-146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音乐欣赏为我们提供了无比动听的音乐音响,有着启发欣赏者的智慧,丰富欣赏者的精神生活,净化心灵,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作用。在音乐欣赏中学习音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向南 《科教文汇》2009,(31):274-275
随着人们审美价值和审美倾向的变化,当代艺术家们在进行写意人物绘画过程中,开始有意寻找一种符合自己特点的笔墨语言及表达方式,以有利于感受的表现。同时,当代写意人物画被更加强烈地注入了个人的情感,人物的处理已经逐渐个性化。而融会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气韵依然是艺术家们应具有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绘画语言的形式、发展、变化取决于个人对自身、对世界的认识与价值态度的更替。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情感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涵养,表现力愈强,愈具特色。绘画语言的构成除视觉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层面上看绘画语言也是一种精神产物,绘画本身也传达了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17.
节奏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学生年龄和年级段的区别。为了进一步培养不同年段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节奏学习、音乐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在律动中让学生感知节奏,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在歌唱欣赏活动中贯穿节奏,以及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科教文汇》2008,(21):157-157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关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的视角锲入,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19.
绘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他是艺术传达的符号,是艺术的载体,形体、明暗、色彩、机理等视觉语汇是其基本构成元素.画家使用这些特殊的符号,把内在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理想外化为审美意象,从而产生精神和情感的愉悦,这样绘画语言就具备了形式美、意向性及韵味无穷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小学音乐教学中首先就要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节奏的教学与设计,能启发人与生俱来的律动感。不仅解放人们逐渐僵硬的肢体,也解放禁锢在内心的情感与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