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教学中“演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日语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演习"教学模式在日语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表明,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演习"教学模式,符合日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和语言经验的积累依赖于学生本身的活动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日语专业本科段精读课《高级日语》课程特点是"精"与"博";其特点是:注重语言知识传授、语言技能训练,兼顾日本社会、文化的介绍和理解;重点是: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提高日语表现力,能用日语解释、用汉语翻译课文,使用日语归纳主题,并能对文章内容分析、评论。本文认为,教师授课成功的保障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是适当拓宽文化视野、渗透教学内容的"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后方法"理论是对传统的"方法"概念的否定。它寻求的不是另一种方法,而是方法的替代物。"后方法"时代的日语听力课堂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本文拟对后方法时代的日语听力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更加科学的日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日语教学较为普及的今天,语音教学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由于日语和汉语语音体系不同,日语中有些发音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外困难。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容易混淆的往往是"が行"鼻浊音和"な行"音、"し"和"ひ"的发音、"す"和"つ"的发音等等,本文拟对这些发音难点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正确区分掌握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王莉莉 《考试周刊》2011,(80):113-114
日语中有很多语言现象都与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性把握有关。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探讨了日语格助词所体现出来的语义的渐进性表达与主观性把握的关系问题。贯彻认知语言学理论有利于促进对日语中格助词难点、"特例"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数字语言的运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日本文化和日语语言学的角度,以日语中的数字"七"为研究对象,从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在文学作品和成语谚语中的体现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发现"七"是深受日本人喜爱的神秘又吉祥的数字,探讨日本独特的数字语言及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和社会对应用型日语复合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为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学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多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认真研究选用教材,做到灵活合理运用;增加日语选修课,丰富教学内容;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8.
李育英 《考试周刊》2012,(44):90-91
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很多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都纷纷开设日语专业,培养日语人才,而综合日语(有些院校也叫"日语精读"或"基础日语")课程是日语专业必然会开设的专业重点必修课,所以如何提高综合日语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日语综合人才,成了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语料库例句,以日语动词"怖がる"为例,探讨句法结构和论元结构对动词义项的制约关系,认为"怖がる"可以细分为汉语"畏惧"、"恐惧"和"担心"三个义项,并总结得出,谓词所在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论元结构通常将制约其义项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日语的比喻分为「直喩、隐喩、換喩、提喩」四种。本文对汉语的"明喻"与日语的「直喩」、汉语的"暗喻"与日语的「隐喩」、汉语的"借喻"与日语的「換喩「」提喩」用法的异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希望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的比喻时能够注意到这些不同,正确地使用日语的比喻。  相似文献   

11.
"回问"策略是接触场面中日语学习者所采取的交际策略之一。在中国日语教育中,"回问"策略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日语学习者在交际中对"回问"策略的使用出现不合理倾向。通过"双人对谈"形式,采集抽取日语学习者在接触场面中的"回问"实例,对"回问"策略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主张在实际教学中对"回问"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改善不合理倾向,更好地让学习者掌握"回问"策略,提高日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邢泽 《考试周刊》2012,(26):102-102
"気"字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含有"気"的日语词汇衬映出日本国民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意识形态等诸多性格文化特征,在日语表达里是独树一帜的。本文主要从日语中特有的"気"词汇的语义特征出发,剖析语义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对理解和翻译日文"気"词汇及相关短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对于很多日语学习者来说,除了日语中敬语的使用方法之外对拟声拟态词的理解和运用也是一个难点。因为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种类繁多,而且具有丰富的描写力和表现力,所以在日语的各个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可谓是日语语言中的鲜明特色之一。所以拟声拟态词在日语学习中决非是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的。通过对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定义、特征、性质等方面的讨论及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它的了解和运用,更加贴切地理解并灵活地运用日语,从而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授受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方式,在日语中使用授受动词来体现授受关系,它不仅可以表示物品的给予与接受,同样也可表示行为的授受,而行为的授受在日语中主要通过授受补助动词来实现,文中就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恩惠授受意识研究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之一,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使用,体现着日本人的授受表达方式与恩惠意识心理的关系,并对中国日语学者在使用"てくれる"时经常出现的误用现象进行纠错。  相似文献   

15.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日语专业的其它课程的教学,而目前的基础日语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以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一问题为主要切入点,找出它产生的根源,探寻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探讨改革基础日语的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日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传统日语语法,"ている"定义为表示动作正在或持续进行。但笔者发现实际运用中该词常发生变化,对日语初学者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为此,笔者通过分析该词的用法及其在英语中的时态对应,阐述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语意变化,希望对日语初学者尤其以日语为二外的人士更好掌握该词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马莹石 《考试周刊》2010,(33):122-123
在日语中,"ために"、"ように"、"しに"、"のに"都有表示目的的用法,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日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项较难掌握的语法点。本论文对"ために"、"ように"、"しに"、"のに"表示目的时的异同点作一简单的分析与总结,旨在给日语学习者一些帮助,并希望可以给日语教育的同行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8.
新日语能力考试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并参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其考试宗旨、得分形式、等级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日语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在具体的日语教学实践中,也要重视和加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日语界有必要制定统一的中国日语能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像"について"、"によって"、"のために"、"において"等由两个以上的词复合而成,形式较为固定,并且具有格助词的语法机能的词称为复合格助词。其中"によって"在形态、句法、语义方面存在一些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考察有助于提高日语学习者对"によって"一词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阮茉莉 《考试周刊》2010,(51):86-87
暧昧性表达是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日常的语言交际中暧昧表达随处可见,它的形成与日本的岛国环境、"以和为贵"的集团观念与审美意识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结合日本的社会文化来学习日语,以真正了解日语含蓄、委婉表现的暧昧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