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源自生活。一首歌曲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革命歌曲《十送红军》正是特定时代和背景的产物,作为一首以民歌为基本进行二度创作的革命歌曲,《十送红军》演唱中最基本的要求和审美标准就是处理好声和情的问题,达到"声""情"并茂。本文从《十送红军》的声与情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明确革命文物概念,是出台和落实革命文物政策、充分发挥革命文物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革命文物的概念经历了孕育、形成和基本成熟三个发展阶段。在政策和学术领域,对革命文物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分歧在于对革命文物中的"革命"一词究竟是泛指还是特指的不同理解。应该坚持大历史观原则,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依据,科学理解"革命"一词,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革命历史和伟大历程的维度理解革命文物概念。  相似文献   

3.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她首次将革命者形象纳入作品中,是丁玲从个人主义文学向革命文学开始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作品以五四运动前的社会为故事背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借作品中韦护与丽嘉爱情的不幸,来表现当时的社会中恋爱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之间是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在20年代"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兴盛的时代背景下,《韦护》一直以来被赋予"革命加恋爱"模式小说的内涵,曾一度被定义为"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中的不成功之作。然而,《韦护》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学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是一般"革命加恋爱"作品中所不具备的,不能够将其简单地纳入"革命加恋爱"范畴中。本文将从《韦护》的文学独特性入手,进一步阐释和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4.
《韦护》是丁玲在1929年末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中篇小说,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文坛的轰动,最初对《韦护》的解读多认为是"革命恋爱"故事,带有小资产阶级痕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韦护》并非是简单的"革命恋爱"小说,其中蕴含着丁玲独特创作风格。本文将从《韦护》入手,浅谈丁玲笔下与众不同的革命与恋爱。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语文教材有很多革命故事,如一年级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二年级的《朱德的扁担》、《歌唱二小放牛郎》,三年级的《军神》、《菩萨兵》,五六年级更是专门安排了一组革命题材的课文,如五年级下册的"八一壮歌"和六年级下册的"正义必胜"。这些课文一般既有精要生动的语言,也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更有崇高伟大的人物,因此,在教学时,要做到"三品":品文、品事、品人。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典革命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江姐》等再现了中国革命实践,弘扬了革命精神,具有深厚的革命文化内涵。经典革命音乐作品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革命文化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石,欣赏经典革命音乐作品对广大高校学生来说,具有构建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经典革命音乐作品欣赏有助于加深高校学生对中国革命实践的认识,有助于引领高校学生感受中国革命精神。因此,我们应当看到,经典革命音乐作品在当今仍然具有弘扬革命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以三角或多角恋爱叙事模式著称的张资平作品多次遭遇查禁,并引起社会关注:其中《黑恋》(原名《青春》)被当作"反动刊物"查禁,《长途》则以"普罗文艺"之名而遭查禁。《黑恋》《长途》是张资平转变初期创作的作品,小说中的革命因素为多角恋爱故事穿上了一件革命的外衣,作者借由人物之口发表了对官员贪腐行为和书报审查弊病的批判。简单、粗暴的书报审查制度体现出民国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限制与自由。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由于历史、区位、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大别山革命老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落后。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需要有实现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依据《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原则精神,我们认为,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发展:一是实行积极差别政策;二是构建综合性的区域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三是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四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一所不起眼的城乡接合部学校在潍州剧场举办的一场文艺演出引发了一场轰动。来自全国各地出席"全国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艺术研讨会"的代表们,与会的专家、领导和家长们,对这场演出交口称赞。《现代教育报》、《山东青年报》、《潍坊大众》和潍坊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次演出的盛况。除了综合类节目,最让大家震动的是五首大型民乐曲目的演出,担纲这五首大型民乐曲目演出的是一个由二至六年级90名小学生组成的民族乐团。庞大的阵容、精彩的演出,引得大家频频  相似文献   

10.
青岛理工大学教授高懿德博士的《物种文明哲学革命》著作系列共有10部,1—6部已经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它们分别是:第一部《文明哲学革命卷》;第二部《自然哲学革命卷》;第三部《价值哲学革命卷》;第四部《伦理哲学革命卷》;第五部《审美哲学革命卷》;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少版五年级上册唱《什么结籽高又高》,听《山歌好比春江水》,动:分组对山歌。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积极乐观的情绪演唱歌曲。2.积极参与"对山歌"的实践活动,并在即兴创编、合作演唱的过程中体验山歌的节奏自由、音调高亢、即兴演唱等特色,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河北省宣钢第四小学开展了“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主题活动。四年级队员开展了革命歌曲摘抄、演唱活动。《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歌曲,让队员们体会到了革命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五年级队员举办了手绘  相似文献   

13.
《看戏》讲述的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当年在北京露天剧场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动人情景。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句话甚为精彩,将梅兰芳出神入化的表演、字正腔圆的演唱,用比喻、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刻画得栩栩如生。通感,将无形的声音转化为可听、可视、可触、可感的珠子。但对小学生而言,"通感"这一手法既陌生又深奥,不能提及又要让学生感受这种表达的效果,的确给教师出了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4.
话剧《切.格瓦拉》在2000年的春夏之交所刮起革命话语的旋风已淹没在市场与消费的浪潮中,时隔四年后由国家话剧院推出的《九三年》所宣扬的"绝对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的人道主义"主题一开始就遭冷遇,文章围绕着《切.格瓦拉》到《九三年》的接受情况,论证了革命与人道在国家意志的介入下难以通约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歌曲《红星歌》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邬大为、魏宝贵词,傅庚辰曲。影片《闪闪的红星》是描写贫苦农家少年潘冬子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成为一个革命战士的故事。全曲为一部曲式,D宫调式。歌曲的前奏雄壮有力,演唱部分既雄壮又带有抒情性,并具有少年儿童天真的情趣。音乐形象十分鲜明,仿佛使人看到一队革命少年,肩扛梭镖、木枪,威武而神气地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全曲由六个乐句、二段歌词组成(除前奏部分),第五、六乐句是第三、四乐句的重复,仅在结尾处作了变化。唱起这首歌,人们就象身处在党的温暖怀抱,对党的爱恋之情从…  相似文献   

16.
本节内容是“辛亥革命”一章中的重点知识,2005年高考考试范围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规定是:(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这个子目的内容在《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表述是这样的: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很显然,除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这个子目被删掉以外,其他的子目与教材内容基本一致。根据《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的重点是: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高考复习时要注意从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三部曲     
《同学少年》2013,(6):53
"美国三部曲"是指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拍摄的三部著名电影:《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西部往事》表现19世纪末早期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及其开发西部时的故事。《革命往事》以政治为背景,描写政治在美国的作用及美国与邻  相似文献   

18.
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是我国国家大剧院以"长征"为题材,精心创作的中国原创歌剧《长征》中的歌唱选段,讲述了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表现了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对红军战士深厚的鱼水深情以及爱戴之情.本文从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音乐分析和演唱处理两方面入手,旨在演唱中进一步加强作品理解,提高舞台表现能力,从而准确地诠释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9.
徐步军  颜明 《文教资料》2007,(34):114-116
以林道静和白灵为解析对象,从革命伦理和民间伦理两个角度来分析《青春之歌》、《白鹿原》的爱情书写,既突出革命时代政治对爱情的决定性作用,又展现二人的"伦理焦虑"。通过分析文本对消解"伦理焦虑"所采用的不同手段,来找寻作品的时代色彩和作家的思想投影。  相似文献   

20.
阿司 《英语沙龙》2013,(6):44-45
演出SHOWS深圳SHENZHEN莎拉·布莱曼"追梦"全球巡演深圳站时间:6月21日地点:华润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体育馆她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女高音之一;她是最畅销音乐剧《歌剧魅影》的灵感缪斯;超过40亿全球观众曾观看她在1992年巴塞罗那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唱,见证她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