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2.
潇翔小学要开家长会,一大早家长们便来到学校。踏着铃声,家长们走进了孩子的教室。他们来干什么呢?是来听老师介绍情况吗?不是。今天家长们走进课堂,是要同孩子们一起上课,亲眼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如何学习、活动。以往开家长会都是家长们坐在  相似文献   

3.
您公开谈论自己的失误吗?您认为自己乐观吗?您限制孩子观看电视或录像中的暴力内容吗?遇到重要问题,您乐意让孩子知道吗?您帮助孩子交友吗?您有明确一贯的办法来管教孩子吗?您教过孩子如何身体放松,以对付压力、病痛和忧虑吗?您定期开家庭会议吗?您坚持要求孩子对他人彬彬有礼吗?您是否花时间教会孩子从日常生活中看到幽默?孩子抱怨某事太难或已经失败后,你仍让他坚持试下去吗?您坚持要孩子每天锻炼,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吗?您相信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有解决办法吗?如果怀疑孩子正在伤害自己或他人,您也会尊重孩子的“隐私…  相似文献   

4.
芬兰友好学校师生来到深圳中学进行友好交流.学校照例会安排芬兰学生走进我们的艺术课堂学习中国的艺术。于是乎今天在高一剪纸课上就出现了几位芬兰学生的身影.上课时我用蹩脚的英语表示了欢迎,就开始正常上课。这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生学习中国民间剪纸中各类花卉的剪法.让学生在本节课中学会剪三瓣、四瓣、五瓣、六瓣花,这是在学生刚接...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园丁用什么浇灌花朵?您一定会说,用思想、用知识……是的,但您会想到音乐也能浇灌花朵,而且把孩子的心灵浇灌得十分美丽吗?哈尔滨市就有这样一所学校,就有这样一位园丁。这所学校就叫香安小学,这位老师就叫王东音。  相似文献   

6.
小人且慢     
外科主任潘捷列耶夫走进了院长办公室。落座后,他长叹了一口气说:“您知道那个叫津金的年轻主治医师吗?三个月前我们让他去负责CT扫描。没想到从此以后医院就麻烦不断了。他什么都能看见。不是看见患者的肠子里有一把剪刀,就是看见患者的膀胱里有一把钳子,要不就是在一个刚做完溃疡切除手术的病人胃里找到了伊万诺夫娜的私人印章……现在外科医生们对他都是一肚子怨气!”  相似文献   

7.
如果孩子早晨上学前说想带一个生鸡蛋去学校,等晚上再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并且还说是学校老师的要求,您是否觉得这有些多此一举?如果学校的老师告诉您他们正在进行德育实验课,您是否觉得这更加荒唐?难道德育也能做实验吗?可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在上海市丽园路第三小学都发生了,其首创者是邢妙荣校长。保护生鸡蛋的主意就是邢校长想出来的。为了孩子们体恤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体谅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为了让孩子懂得如何孝敬父母,邢校长想出了这个有趣的主意:要求每个学生从家中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来,一天之内保护好它,然后再安然…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一名普通的校本课教师,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剪纸。说实在的,剪纸对我来说太陌生了,尤其是需要自编教材,难度就更大了。但是我深知: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课堂,不但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继续发扬艺术的情感,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几年来我在研究和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剪纸教学方式。一、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惊喜编教材是为学生服务,让剪纸进入课堂,可以提  相似文献   

9.
作为校长.我经常在思考.教育的本源是什么?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学校教育只有课堂吗?课堂需要知识建构,是否更需要视野拓展?怎样让知识学习更具趣味性……  相似文献   

10.
周末来了,各位“咖啡”们,你们怎么不兴奋呢?什么?你们根本没有周末?周末,各位家长,你们又在愁什么呢?什么?您正愁是送孩子去上辅导班,还是送孩子去学特长?可当你们在做这些选择的时候,您看见孩子眼睛里的失落了吗?  相似文献   

11.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它又名刻纸、窗花或剪画.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完成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让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一位诗人曾这样赞叹民间剪纸艺术:“剪刀一飞,叶就绿了。”在吉林省白城师范专科学校分校桑秀英同学的“红灯笼系列”剪纸小品中,您是否也能感受到那鲜活的生活之美的魅力?大红灯笼高高挂@桑秀英  相似文献   

13.
当您看到这本杂志的时候,已经进入了2000年的最后一个月了。对于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孩子的表现,您能给个什么样的评价呢?要提醒您的是,不要把学习成绩做为评价的惟一指标。 本期发表的《您的孩子有后劲儿吗?》一文,是对浙江省天长小学周武老师的采访。周老师经过多年的对“第十名现象”的研究,郑重地说:对于小学生来说,成绩真的不能特别反映出什么来,它的变数是很大的。所以如果父母们过于关注孩子在小学时期的排名,对孩子的发展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以牺牲孩子的乐趣,牺牲孩子的一切取得的好的学习成绩是不可能长久的,这与竭泽…  相似文献   

14.
一、创意缘由您遇到过这样的教学尴尬吗?明明感觉课堂教学很顺畅,而学生的课堂作业却让您大跌眼镜。学生的作业出了问题,一定是课堂上没有弄懂!既然很多学生都糊里糊涂,怎么课堂还如行云流水一般呢?在巩固练习阶段老师和学生都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15.
材料:各色卡纸,剪刀,胶棒【设计思想】7-8岁的孩子正处于绘画创作的转型阶段,在这一阶段可以积极地引导孩子探索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通过前期的学习,已有所了解。本课通过对中国民间及国外剪纸作品比较欣赏,感受其不同的艺术特点,理解剪纸艺术的多样性趣味性。让孩子学会西方剪纸的基本技法,掌握创作步骤和方法,并能剪贴一幅作品,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孩子们动手动脑以及积极探索、大胆表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2014,(7):F0003-F0003
正课程是学校育人目标的核心栽体,应该给孩子带来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得到发展。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将课程比喻为学生的童年"甲板",希望学生能够在"甲板"上自由玩耍、自主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设计了涉及语言文字、科技探索、社会责任、艺术发展、运动健康、国际视野、海军海洋7个领域的课程,实施形式包括必修课、选修课、跨学科主题融合课、体验课。每个年级每周利用两个下午上不同类别的选  相似文献   

17.
为期两个月的骨干教师培训结束了,我回到学校,又将走进魂牵梦萦的三(甲)班。不知道为什么,走在通向教室的走廊上,竟有一种“近乡情更怯”之感:“我的学生们在这50个日子里有什么变化呢?想我吗?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是否能不负这‘骨干教师’之誉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的脚步欲快还慢——再给我一点时间吧,好让我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18.
何媛 《教师》2013,(31):40-41
思考一:什么是好孩子 我们心目中肯定都有这么一个标准: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要父母操心,不给父母学校找麻烦,学习好的就是好孩子.其实不然.难道不听话,偶尔给父母绘老师找点麻烦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吗?学习好的一定就是好孩子,而成绩不好的就一定不是好孩子吗?家长们,朋友们,我们目前理解的听话实际上就是顺从,家长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让干的事情坚决不干.  相似文献   

19.
剪纸艺术引入课堂有利于弘扬传统,开拓思维,充分挖掘艺术潜力,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最短时间内就可以体验成就感及艺术创造的乐趣。我校通过近两年的时间来实施剪纸特色教育,逐步转变了素质教育观念,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同时,深刻体会到剪纸艺术进入小学课堂是完全可行的,也可以作为校本教材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上,北京市的孙贵合老师执教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渴望与兴奋,至今想起来还让我激动不已。是什么让我这么激动?是什么让我如此痴迷?我想,主要是缘于教师精妙的教学设计,缘于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及时捕捉,更缘于教师"创造"了生生对话的课堂。教师让学生把一条画有长16厘米线段且带有刻度的透明胶片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