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新华社记者周剑红范珍报道说:记者日前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少年班2005年招生工作圆满结束,40名不满16周岁的优秀少年脱颖而出,成为少年班第29期少年大学生。据中科大少年班系主任陈卿介绍,今年中科大报考人数创历史最高,达到3300多人,生源分布于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根据复试考生的高考分数与复试成绩,综合衡量、择优选拔,最后确定其中40名为今年少年班录取的少年大学生,其中男生30人、女生10人,最小的仅14岁,来自河北。27年前,经中国科学院批准,21名不满15岁的“神童”经过严格考试,成为中科大少年班今年报考3300多人,创历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现在是全国唯一的、世界少有的少年大学生团队.少年班的报考条件:15岁以下,非应届高中毕业生,但具有优秀高中毕业生的文化水平,参加当年全国高考.  相似文献   

3.
少年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智力比较研究──中国科大91级少年大学生智力结构分析刘玉华,孙燕,朱源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问题提出自从中国科大及其他一些重点大学创办少年班以来,对少年大学生的智力有不少研究。但是,这些大都是侧重于智力发展水平方面的研究,至今还...  相似文献   

4.
1978年3月8日,21位少年英才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为我国首届少年班大学生。弹指16年,科大已招收18期共631名少年大学生。为世人瞩目的少年班和这些少年大学生到底怎么样了? 少年班:中国的神话 1994年12月5日,安徽合肥寒气袭人。在中国科技大学校园里,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朱源。  相似文献   

5.
去年高考,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14岁的卞迁以832分(原始分677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在少年班60名学生中,他的成绩名列第一。他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山东省第三位、日照市第一位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少年大学生。近日,笔者前去采访,了解到卞迁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请看——  相似文献   

6.
周剑虹 《教育文汇》2005,(11):19-20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的大力倡导下,在方毅等领导同志的支持推动下,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规律,尽快培养科技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_,》年班。截至目前,已招收27期共1134名少年大学生。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之后,国内十几所重点大学相继办起“少年班”,但不久又大多停办,围绕“少年班”的争论一直未停。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少年大学生的本质特点,是开展少年班工作的立足点,也是我们研究如何培养人材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积极引导少年大学生奋发进取,是快出人材、多出人材、出好  相似文献   

8.
打开网页,关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争议纷至沓来。有些网友对少年班这种培养方式更是大不赞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少年天才光环背后的确隐性存在着不少让人费解之处。昔日的天才怎么成长有这样几个少年实例:宁铂,一个少年班的典型性代表人物。他2岁半时能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9.
家教短讯     
“问题学生”引发争论中科大少年班还办不办?最近有媒体披露了中科大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千政“自我封闭”、谢彦波“有心理问题”的“不幸”命运。据此,有争论蔓延:少年班是培养人材,还是摧残人材?到底还要不要办下去?1978年3月,在老一辈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截至目前,已招收29期共1134名少年大学生。面对争论,中科大的态度很明确:不受外界干扰,一心办好少年班。中科大的解释和分析主要是:“问题学生”在普通的大学班级同…  相似文献   

10.
少年大学生并不是神童,也不是生下来什么都会的人。那他们为什么能学得那么好呢?他们的回答是:主要靠志气和毅力。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中国科大第三期少年班里有一个考了三年才被录取的鲁勇。1977年,13岁的鲁勇参加了少年班第一次招生的考试,结果落选了。不过,鲁勇没灰心。他想  相似文献   

11.
1978年3月,在老一辈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方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为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少年班的创办是我国高教史上的一项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验。截至2001年10月,少年班已招收25期共949名优秀少年大学生,现已毕业727人,在读222人。  相似文献   

12.
在注意少年大学生品德、智力发展的同时,对他们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体育。少年班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跟踪调查研究。 现将七九年入学的第三期少年班学生,三年来(79.9.~82.9.)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跟踪测试数据,与全国青少年相应的年令组进行比较,观察少年大学生的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创办于1978年3月,迄今已招收16期共554名少年大学生,年龄最大为15周岁,最小的只有11岁,平均入学年龄不足15周岁。在已毕业的前11期390名学生中,有70%的学生被录取为国内外研究  相似文献   

14.
性格,到底对孩子的学习有没有影响?许多家长并不太注意,总觉得孩子还小,性格好坏,无碍大局;及至孩子渐渐长大,不良性格已经形成,又觉得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了。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小孩子的性格品质和智力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在少年大学生中几乎都具有自信、坚强、乐观,百折不挠的性格。中国少年大学少年班曾对少年班学生作过心理测试,测试题目中有一条:“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认为这一条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自己性格的占76.2%,可见强烈进取、持之以恒是少年大学生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创办已经快满九周年了。这些年来,我在少年班研究组里做了一点研究工作,并把自己的一点研究体会运用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我感到,创办少年班的深远意义远不止在于培养每年招收的那二十几个少年大学生,少数几个“神童”、“尖子”,而且还在于少年班的实践对大部分常态少儿也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少年班教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对中国科大79级少年班追踪研究中,发现少年班大学生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他们智力发展水平比较高,记忆和思维能力强,具有创造性;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学习刻苦勤奋有毅力;有思想、有抱负,自信、自尊、好胜,积极要求上进。为了对少年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作进一步研究,随后我们又对77、78、80、81四个年级一百多名学生作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与79级基本相同。那么这就向我们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大少年班被人们叫做“神童集中营”,但是如果有谁要到那里去寻找所谓“神童”的证据,十有八九是要失望的。在过去25年里,中国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少年大学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宁铂,中国大学少年班的“第一人”。他非常聪明伶俐,又很听话,中国人心中的完美儿童的种种要素,他都有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成了第一个少年大学生,也成了记者们追逐的对象。可是今天,宁铂成了人们心中的那种平凡的人,默默无闻,只有中国科技大学的人才知道他是这所学校里的一个老师。  相似文献   

18.
1985年,原教育部决定,在中国科技大学试办四届少年班的实践基础上,在12所重点院校试行招收少年大学生。据此,同年9月,我校招收第一届少年大学生17人,迄今已连续招收五届,学生累计88人。1986年9月,我校举办以单科强化训练为宗旨的数理提高班。1988年9月,我校教改班创办,连同少年班一起管理。两届教改班累计招生95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大少年班被人们叫做“神童集中营”,但是如果有谁要到那里去寻找所谓“神童”的证据,十有八九是要失望的。在过去25年里,中国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少年大学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宁铂,中国大学少  相似文献   

20.
武汉的华中科大从1985年到2000年共开办了十几期少年班,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他们曾是人们追捧的“天才”,他们如今身在何方,有多少人成为精英名流?如果一切重来,他们还会选择少年班吗?“万千宠爱集于一身”1985年,华中科技大学(当时称“华中工学院”,以下简称华工)开设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