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萍 《宁夏教育》2006,(1):69-69
1、使孩子软弱无能。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第13招给予孩子恰当的爱。无论孩子多么淘气,都要使他明白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可被父母接受的。家庭应该成为爱和可依赖的港湾。孩子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信息是:即使没有打扫房间、学习成绩不太好等,父母仍然爱他。作为父母,想要表达爱又要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必须善于发现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并把自己的希望告诉孩子。  相似文献   

3.
俞敏洪 《课外阅读》2010,(11):26-27
一 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最重要的是时间。有的家长说自己辛辛苦苦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送他到最好的贵族学校去。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最好的家长应该做的。我父母在农村,我从小天天看到的就是父母在干活,因此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父母勤劳,我肯定就不会懒惰。  相似文献   

4.
袁敏 《人生十六七》2011,(01Z):12-12
当每个爸爸妈妈看到新生儿莲藕般的小腿,听到他响亮的啼声,油然而生的感觉大概都是:“孩子你放心,我一定做个好爸爸(妈妈)。”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衣食住行样样操心还在其次,孩子表现出的个性和行为才令父母屡屡抓狂:你要赶着上班,他却在出门时想起上厕所;你要他整理房间,他却把饼干屑弄得满地都是;你要他学习,他一定在偷偷看电视……...  相似文献   

5.
平常心     
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的事情都是他未来的财富。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未必都是一帆风顺;让孩子尝试一下挫折,也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歌中唱道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关键的是我们做父母的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儿子在上小学二年级时,由于上课爱说话,爱做小动作,当了三个多学期的体育队长给撤了。这对于我家“小官迷”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那时正值我出差在外地,待我回来后,发现他经常躲着我,上学让他戴…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孩子总是会无意地犯错误、做错事,这对父母而言实在是一种挑战。父母能否应对孩子的无意犯错误体现着父母的教育素养,关系着孩子的发展。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未来,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意犯错误。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创造性 孩子是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的,他们往往在一时的冲动下去做一些事,以探索未知的世界或进行“创造发明”。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能力的欠缺等原因,或者纯粹是由于失败,难免会做出一些错事。记得几天前一个中午,我正在午休,孩子独自在房间里玩耍。一点钟时,孩子把我…  相似文献   

7.
李子勋: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家庭治疗师。章:李老师您好!我们目前正在做“孩子睡觉要与父母分床”这个话题。从道理上讲,很多人都明白孩子从出生起就应该独自睡觉,但一方面是住房限制,一方面受传统育儿观念的影响,实际上有很多孩子是同父母同床而睡的。您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李: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可以让他和父母分开睡。单独睡觉的孩子,当他醒来时,不得不面对醒来后的孤独到了六岁,孩子该上学了,就应该和父母分开睡觉了感,这个孤独感可以促进他的成长。因为他会由此在心理上接受他是独立的,他跟父母是分开的,而不是…  相似文献   

8.
赵馨 《考试周刊》2010,(30):216-217
平时在和朋友的交谈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多是娇生惯养,一些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的品性,有的孩子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大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对父母所做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使父母很伤心。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这究竟是怎么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孩子们却不知先哲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辛苦、劳累.对孩子无私奉献的心甘情愿,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的小心翼翼。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切只有等孩子们做了父母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但到那时却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9.
现在,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总是不让孩子单独进行活动,事事护着孩子,有些事孩子可以做的也不让他干,因此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当然,父母对孩子生活上关心是必要的,直至把全部感情和爱抚都倾注到子女身上,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事无大小,全部替孩子包办,这对孩子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马卡连柯在他的名著《教育诗》中写道:“一般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是孩子产生意志薄弱和依赖心理的根源。孩子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做身边的事情,这叫做自主;再逐步发展,也就养成了独立性。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去麻烦周围的人,这是培养  相似文献   

10.
山东胶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容不得我们说他,可是如果孩子做了错事还是要批评、要教育的。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教育孩子,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主持:孩子虽然年龄小,也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对他的尊重与信任,如果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会使他产生欢乐的情绪体验,使他愉快地接受和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怎样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11.
饶红群 《中国德育》2007,2(9):69-70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现代家长在教育独生子女时到底该如何去做?1.关爱而不溺爱。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除了会读书以外一无所能。很多父母完全不明白对于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他们为孩子把一切都准备好,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接送上学、甚至帮孩子把铅笔都削好,就是忘了最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张娟 《中华家教》2012,(Z1):10-11
孩子心灵感悟心灵的洗礼这次的经历是我在心灵上的一份成长,很多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生活之中的点滴都能成为我思考的动力,我从心中感受到那份不一样的感动一这几天的课程让我收获良多:我学会了体谅父母。天下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很多时候我都应该换位思考,如果我在父母的角度应该怎么处理问题。我很感谢父母所给予我的一切,  相似文献   

13.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父母可能会问:“难道对孩子还要隐瞒什么吗?为什么不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他呢?”父母不要过早地让那些不为孩子理解的真相使他变得不再天真,不要武断地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要用刻板的教条束缚住孩子想象的翅膀。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责任。奇奇  相似文献   

14.
雨舟 《家庭教育》2007,(2S):12-13
宁波读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编按]  相似文献   

15.
我在日常工作中,曾帮助过很多有各种违法行为的孩子,其中不少有偷窃习惯。他们的父母常常很担心和愤怒地说:“我这个坏孩子,经常偷窃同学的东西,怎样罚他也无法改变行为,真没有办法!”“我常对他说偷窃是犯法的行为,他也承认这样做是错的,但他总是不能自拔!”大部分犯了错误的孩子都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而且心中感觉内疚。适当处理和化解孩子的内疚心理是改善他行为的关键。以下是化解的方法:一、帮助孩子面对和承认自己的错处。有些父母协助孩子否认错处,甚至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这种做法并不能教育孩子,只会令他黑白不分,泥足深陷。父母应该…  相似文献   

16.
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不仅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也应该尽一切可能让孩子的住房符合卫生要求。幼儿住房应该保持清洁。打扫房间要避免尘土飞扬,防止细菌侵入幼儿身体。室内应通风干燥。在冬季或春初的寒冷季节里,可在幼儿离开房间时通风换  相似文献   

17.
徐州读者张燕来电问:我的孩子经常感到孤单寂寞,但我们家中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我们又不能陪着他。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帮他摆脱孤单寂寞的情绪呢?主持:许多父母都能遇到独生子女孤单寂寞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社会现象,但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起来。下面我们看看江苏海安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观点一父母要做孩子的玩伴以前,我的孩子在家里感到寂寞时,我就指导她数数、写字,时间长了,孩子便心烦厌倦了。她即使感到孤独寂寞,也不愿意找我们。我们做父母的有时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知…  相似文献   

18.
无言     
林夏天 《初中生》2013,(20):34-35
我知道有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天真的孩子从小过着快乐的日子,不知道从哪天起,他的父母突然互相不再说话了。他们像那熟悉的陌生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却没有了交流也不再交集。当时的他年纪还小,对这一切并不知情。直到有一天,他稍稍长大了,开始隐约明白父母之间出现了问题。从这时起,孩子的心里慢慢筑  相似文献   

19.
母亲节这天     
正【病文入院】母亲节这天,我很早就醒了,一骨碌跳下床。我先跑下楼去,提来一桶水,接着把房间拖得干干净净的,使每个角落都一尘不染。我又换了一桶桶水,擦完房间、厨房、客厅和妈妈平时要擦洗的地方。一切都很顺利。当高压锅的吱吱声把妈妈吵醒的时候,已经快7点半了!妈妈走进厨房,看了我做的一切,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还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相似文献   

20.
我的儿子阿宝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他原来爱随手扔东西。仅两三天,他的屋子就一片狼藉。这个行为习惯如果不改,会给他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麻烦。我意识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恰恰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如何让他做到保持房间整洁,并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有一个训练措施来督促、强化孩子的行为。任何教育培养都应符合孩子心理特征,要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整个行为训练应是在孩子感到愉快和有意义的体验中来完成的。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家长的监督和指导。我和阿宝商量制定了一个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