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剪纸文化的学习,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契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剪纸文化、学习剪纸技巧、创意表达剪纸,并通过课堂多维评价和组织剪纸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美术素养,从而达成弘扬民族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美术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文化传承和信息交流,并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在高中阶段专门开设美术欣赏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教学,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现对如何开展美术欣赏课教学,如何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效率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并对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文化,对于美术文化继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苏教版中高年级段小学美术教学的相关案例切入,讨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对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展开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习美术剪纸来认知与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同时,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此,教师可就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漆器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重要方面,在基础教育的美育工作中应有一席之地.本文从美术知识学习、美术教学实践和历史文化传承诸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有必要在“人教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教材中增加漆器艺术的相关内容,并在美术教学的实施中,使学生得到漆器艺术的教育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6.
传统美术教学应从传统产生、发展的轨迹去推导、寻找认知传统的方法和学习艺术的途径,即"传承"的方法与契机,并探寻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方式"感悟",感悟传统的本身就是传承。儿童美术是人类美术发展早期阶段的缩影,在艺术本源价值、技巧、方式及内容上有着同一性。因此,感悟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等美术的第一步,可以从孩子们的天性和对工具与材料的自由感悟"涂鸦"开始,抓住这一混沌未开的天性心智契机,有利于对孩子天性中艺术精神的保护。实施中应避免评价对天性的扼杀和误导。书画同源,培养孩子对线条的感悟和学习,如甲骨、钟鼎等图形文字,既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又符合孩子的心智、视角、兴趣和艺术天性,这也是对中国美术精神的核心把握,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同样是少儿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衡佳 《小学生》2024,(2):121-123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民间美术资源,重视艺术的民族性以及社会性,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民族感与艺术感。现阶段,我国民间美术资源相当丰富,怎么才能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是当下需要实际考虑的问题。在新课标要求下,美术课程要结合经典文化艺术遗产进行教学,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打下基础。通过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效融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有效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积极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学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美术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以探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养,进一步指出美术文化教育对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山学院学报》2014,(6):100-103
"那美术"的概念是在文山学院提出优势办学特色理念下诞生的,"那美术"的内涵是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稻作文化内容的美术分支。以文山壮锦图案为例,探索在"那美术"框架下的装饰艺术教学。提倡在传承中保护和发展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那美术"因素,并从壮锦图案的题材、内涵、造型、构成、色彩、材料、工艺与功能等的传承中获取灵感,希望能从装饰艺术的课程教学中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从高校角度审视民族民间传统美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本次国家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之一。我国本次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这一新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把美术学科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的观念,而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的理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尤其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期间合理地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深层次理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通过中中学美术教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在美术教学当中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积极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内涵博达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有着无穷的力量。而且,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应参与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的研究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不能让学生成为守株待兔之人是极为重要的。下面我从五方面来阐述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种方法。一、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新课标强调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和"直观形象性"。据调查,很多老师都不上"电脑美术"这堂课。实际上,学生对这样的课程内容非常感兴趣。如学习花  相似文献   

14.
王海鸥 《辅导员》2013,(18):63-63
<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不能让学生成为守株待兔之人是极为重要的。下面我从五方面来阐述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种方法。一、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新课标强调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和"直观形象性"。据调查,很多老师都不上"电脑美术"这堂课。实际上,学生对这样的课程内容非常感兴趣。如学习花  相似文献   

15.
正一、前言美术教学课程地开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技巧训练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欣赏,更是为了让学生在绘画的连续及欣赏过程中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相关方式,完美地将本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不仅可有效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更可有效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美术素养,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得到良好地传承和发展。二、将本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在广阔的人类文化情景中学习美术,积极的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是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价值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的开拓一切知识的来源和发展空间,重视和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利于学生开阔美术文化视野。而乡土美术与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同一部历史史书,记载当地人民的生活足迹,让我们领略祖辈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而这些正为我们中学美术的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不仅使学生的审美教育打下十分坚实的基础,而且培养学生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又兼容了多元文化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传承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民间美术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讨论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民间美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构想,总结出民间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丰富了课堂艺术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还是对甘肃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传承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民间美术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讨论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民间美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构想,总结出民间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丰富了课堂艺术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还是对甘肃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近日,研读了《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其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诚然,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成绩、升学压力面前许多老师只看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渗透,殊不知,满腹经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民族艺术发展,是传承民族艺术,培育美术人才的捷径。给初中生提供更多机会接触阿荣旗的文化艺术,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民族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