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比天性更顽固。对学生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让他们做到诚实守信,讲文明懂礼貌,刻苦学习且能自觉自控,健康生活。同时,基于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下,学生将渐渐形成完美人格,实现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以初中起始年级学生为对象,详细阐述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
幼儿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劳动习惯、生活习惯、活动习惯和道德习惯培养方面。幼儿的身心正处在快速发育阶段,性格、品德、习惯等都尚未定型,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加以引导,有利于为幼儿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孩子成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转折。因为人学意味着以游戏为主的童年时代结束,以学习为主的活动和集体生活的开始,或者说开始学习做人做事,孩子等于真正站到了社会的入口。而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将和孩子一起推开“社会”这所精彩而复杂的大门。我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帮助他们开启“社会”大门的第一把金钥匙。下面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一年级是大学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阶段。为了加强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第一个过渡",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所谓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引下,对于事件所作出相关的行为举止予以回应的行为活动。行为习惯通常是在人的幼年期养成的,因此对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规定,学校应针对中小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和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两方面,阐述教师对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幼儿形成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道德习惯、活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等方面。幼儿园教育要以各科教学渗透和区域活动培养为途径,以抓住兴趣、情感、意志三个非智力因素为主要策略,分级推进,逐步培养,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幼儿在自我服务能力、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薛向权 《考试周刊》2022,(31):17-20
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品道德修养。要做好这两方面的教育工作,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就会形成自驱力,在学习活动中会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生活中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品德修养。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加强教育,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文章就针对七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是人生教育过程当中的重要阶段,而一年级是小学阶段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正式进入系统化教育的起点。一年级是形成良好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在工作中抓住这一时期的学生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幼儿形成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道德习惯、活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等方面。幼儿园教育要以各科教学渗透和区域活动培养为途径,以抓住兴趣、情感、意志三个非智力因素为主要策略,分级推进,逐步培养,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幼儿在自我服务能力、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在一年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冷水江中连中心小学养成教育童话化研究与实践,以童话干预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将童话元素渗透在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行动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教育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74-75
一年级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憧憬和美好的想象,他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他们是家里的“小太阳”,许多长辈围着他们转。他们喜欢戴高帽子。但自控能力却很差;喜欢模仿又“唯我独尊”。如何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重任。习惯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意义深远而重大。将德育故事进校园、德育故事进班级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内容。在学校班级的工作中,将德育故事校本课程作为活动的重点;在班级学生中做好诚实品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诚实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3.
培根在《论人生》中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可忽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因此,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者,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14.
郑灵霞 《文教资料》2013,(3):162-163
近年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我认为要增强教育的效果,就要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入手。本文在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实践策略,以期实现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几年来我国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并于1991年8月20日正式颁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现阶段教育中,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对策来引导小学生养好行为习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以江西省宜春市芦洲小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采用生活中教育,活动中教育;课内外结合,家校社结合的路径与方式,探索新时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在机械加工实训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了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训模块开发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经过实施,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针对该实训模块开发与改革所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了启发性的思考,希望对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周刊C版》2017,(12):193-194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受益终身,因此必须要抓住培养好习惯的时机。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花费时间短,而且产生的效果比较好。因此,幼教工作者需要对幼儿时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探讨,从而能够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幼教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而习惯的养成更是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养成的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