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文章探讨了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设计探究式教学策略的问题。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学生应学会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自己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一定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对学习对象进行主动学习,从而获取知识并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研究并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它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最终实现终身学习有着较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在为小学生提供掌握信息技术机会的同时,也为小学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提供了练习空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小学生的思维活跃独特,学习和模仿能力都比较强,由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为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提供了表达空间。作为教师,在教授小学生信息基础知识,提高他们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主要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在小学信息课堂中帮助引导小学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素质教育,本文从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教法、打造高效和谐课堂,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素质提高进行教学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互动交流、合作等教与学的方  相似文献   

4.
卞海燕 《成才之路》2013,(25):80-80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在课堂氛围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入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对知识获取过程的关注来改变传统教学忽视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弊端。在问题探究中,教师通过组织、指导、帮助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和知识获取的主体。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知识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不断建构新知,让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创造。  相似文献   

6.
教师通过学习诱思探究教学论改变阅读课堂的构建,落实新的课程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在阅读课上独立思考、团结合作和探究迁移的能力。最终改变阅读课堂语法化,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PBL教学法一直是学界较为前沿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践行PBL教学法,探索它对于深度学习的作用和效果。首先将生活内容和信息技术课相结合确定学习项目,其次整合多种学科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各类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在其中自主探究、沟通合作,利用学习项目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通过实践得出运用PBL深度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8.
于续曾 《考试周刊》2010,(27):145-146
在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传授专业知识,学习操作规程,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学生在课堂中不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贯穿"自主学习"和"创新探究"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动手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将融慧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引导教师创新课堂,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融慧理念的教学目标,构建多元高效的语文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发散其语文思维,提高其理解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生活化教学、问题式教学、合作探究等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供力量支持,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语文体验.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作为初中学科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技能科目,具有较强的学科特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初中教师需对学科特点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对创新性教学手段的运用进行传统课堂改造,以实现学生信息技术实操能力的有效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兴趣点出发,构建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点,并由兴趣驱使在课后自主探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阶段,化学属于经典课程,实践教学中,通过面向过程引导的探究性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化学知识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与此同时,还能激励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组织功能,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课堂中面向过程引导的探究性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黄金时期,需要教师积极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促进计算思维的发展。为了加强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强化小学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加快数字化教学的转型步伐,通过数字化教学促建高效课堂,助力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让课堂生动有趣,精彩纷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本领,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基于顾小清教授设计的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系统(ITIAS)对一师一优课的初中数学优质课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本节课多次使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活跃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在此基础上,总结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学互动行为的特点与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与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辅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精讲,使知识传授恰到好处;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讲授,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下面来谈一些具体做法。一、问题探究,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设置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对于问题的思考,学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的构建需要物理老师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智慧,站在课堂主导者的高度进行课程改革的设计,驾驭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对教材的精心处理,巧设物理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最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能力的培养已经放在小学数学的首要位置。在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能力,还要采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课堂,拓宽课堂知识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已引起了广大教师足够的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只要具备了探究能力,在学习中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潘铁军 《课外阅读》2011,(9):162-162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和实现学习目标。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主体”与“主导”的有机统一,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尝试着在我的信息技术教学上采取了一些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