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网站外宣英译在外宣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网站外宣文本英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对外形象的树立和宣传效果。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河北省人民政府英文网站外宣英译文本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将读者的审美体验、经验和趣味有机融合到外宣英译的过程中,尝试构建积极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主张翻译原则和策略完全由翻译目的所决定。在"目的论"视角下对"黎族三月三节"外宣文本英译进行个案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英译必须结合外宣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语言结构、文化背景、表达习惯、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来选择增译、减译、转换等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分析海南黎苗民歌外宣英译文本,认为外宣英译应以传递信息为主,增加外国受众的认同感;保留本民族文化特色,同时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分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可以提高海南黎苗民歌外宣英译水平,推动本土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借鉴功能翻译理论框架,选取西安、青岛和荷兰芬洛三家世园会官网中的“本次世园会介绍”英译文本为研究语料,通过典型例证,进行文本、文化和语言三个层面的对比分析,呈现三者的共性与差异,以综合评估英译文本的翻译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世园会官网英译的若干策略,望对国内世园会外宣网站语言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3,(3):11-15
指出旅游文本外宣英译既是向外宣传介绍中国景点的资料,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标志。结合湄洲妈祖景点的英译资料,从文化角度对影响旅游文本外宣英译的文化因素,及其在词汇、句子和篇章层面的具体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文化翻译策略,可为妈祖文化资料英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及滨州经济与文化的迅猛发展,滨州迎来了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滨州旅游外宣文本英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滨州市旅游局印制的《滨州旅游》中翻译错误主要包括语用错误、文化错误和语言错误,前者最为严重。滨州旅游局、旅行社、译者、出版商、高校教师等有必要携手合作,各负其责,共同承担起提升滨州旅游外宣文本英译质量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结合湖南省旅游景点英译文本翻译实例进行探析,阐述译者应在英译过程中进行"多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以此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本,提高旅游外宣文本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阐释改写策略在旅游外宣英译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根据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并结合旅游文本的文本类型提出旅游外宣英译的"三维"改写模式,并通过翻译实例论证该模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王芳芳 《海外英语》2022,(21):46-47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是宣传推广广西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名茶六堡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文通过作者自身翻译实践,研究六堡茶外宣英译,分析广西特色文化外宣英译策略,总结其翻译方法,以期促进六堡茶外宣英译质量,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促进广西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文本除了语言信息内容之外包含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也不应再局限于语言学研究领域,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作者以洛阳市各大博物馆文本英译的相关调查为基础,探索多种翻译方法在博物馆文本英译中的灵活运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1.
周蓝天  屈冬 《海外英语》2022,(13):56-58+61
西汉海昏侯墓室是目前我国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祭祀体系最完备的西汉列侯墓园。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如今,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正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圣殿。作为向海外传播华夏文化的桥梁,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外宣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将立足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结合南昌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官方英译资料分析外宣文本英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指出外宣英译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宣传片的字幕英译修辞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新修辞翻译观角度考察发现,当前旅游宣传片英译问题,主要存在于译文内容、英译策略、话语方式和美学手段四个方面。本文由此提出,旅游宣传片译文首先要体现出译者的修辞意识,其次要有具体的修辞对策才能进一步提升译文质量。笔者认为新修辞翻译理论对于旅游外宣材料的翻译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疆外宣英译刚刚起步,相对于渐已成熟的中国外宣英译大系统来说,它还是弱小的,处于边缘的子系统。新疆的多元文化,地缘政治和丰富的资源说明了新疆对外宣传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性。做好新疆外宣英译是我们宣传新疆,让世界朋友了解新疆的有效途径,也是译者在做新疆英译时必须铭记之事。新疆外宣英译文本的特点复杂而有特色,给译者挑战,也给译者创造空间。笔者结合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初步解读,谈谈对新疆英译的浅显看法,希望有更多译者关注新疆英译。  相似文献   

14.
以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基础,采用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从文本信息、文本结构、修辞风格和文化规范等角度对中外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高校网页"学校简介"大都篇幅较长、信息杂陈、语气庄重、追求文采、政治色彩浓厚,而英语国家或地区高校网页"学校简介"通常篇幅简短、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注重事实权威、语气亲切自然。根据二者的语篇特点和差异,中国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英译应采用交际翻译策略,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主要体现在缩减文本篇幅、改进文本组织结构和恰当处理文化专有项这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治国理政》中的古诗词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积淀,外宣文本的非文学特性与古诗词的文学特性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该文从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论的"三维转换"视角,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结合外宣翻译的策略方法对《治国理政》中的古诗词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探讨生态翻译学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站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忽视受众。本文指出,高校网站外宣翻译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审美诉求、文化背景和实际需求,有效发挥外宣文本的交际功能,试图为提高高校英文网站建设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遵义红色文化外宣翻译在对外传播遵义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为进一步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外宣翻译工作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红色文化外宣翻译文本重构为目的,以遵义会议会址英译实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遵义红色文化英译中存在的各类误译和错译,并提出修改建议,以期促进遵义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遵义红色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公司简介英译文本具有外宣功能,翻译时要内外有别,体现出译本的商务性和译者的翻译主体性。以嘉兴外向型企业的公司简介英译为例,对公司简介英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响,外宣翻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外宣代表着对外宣传。而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化差异的问题。所以外宣文本的翻译就更加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外宣文本的译文要既能体现翻译的美,又能使外国读者能读懂文本的意思。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用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全面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留本土文化又要顾及他国文化,做到美美与共。外宣文本在中译英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典故加以解释,让外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时还要了解外国文化,比如外国的一些俗语,多考虑直译和意译,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而在英译中的时候,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对于英文某些词和句子要多多商榷。新闻文本是非常典型的外宣文本,因此,该文以新闻文本为例来分析外宣文本的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睿  蔡庆 《华章》2013,(27)
生态旅游是21世纪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及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观光和学习交流。为了使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景点的特色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规范景点的相关英译材料尤为重要。外宣材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文本,既要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为其提供有用的旅游信息,又要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因此,汉译英过程中既要讲究英译方式,也要注重英译策略。本文以江西赣州的景区为例,总结这一地区生态旅游景点外宣材料的英译现状,从中找出英译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翻译目的论和功能论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为全国其他旅游景点外宣材料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