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维建 《贵州教育》2023,(13):60-62
小学作为人生中的起步阶段,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想认知不够成熟,还未建立起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规范小学生道德标准,提升小学生思想品格为教学目的的课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阶段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养成教育课程融合在各个学科课程之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是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关键,教师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本文旨在结合我校实际,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个人今后发展将产生长远性影响。因此,关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重点探讨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少年儿童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形成好的习惯后,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终身受益。因此,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  相似文献   

5.
易竹芳 《天津教育》2021,(2):121-123
学生只有从小养成劳动的好习惯,才能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劳动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需要小学劳动教师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采取新举措,完善劳动课程建设,提升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素养。小学劳动与养成教育的结合,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笔者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升小学劳动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是小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初始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自我。主要阐述了以自律为起点,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旨在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小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律意识,提高其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仇申升 《成长》2020,(4):57-57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着强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在小学教育中通过道德与法制课堂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促进小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实际生活入手,希望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导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设计科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懂礼貌、守纪律、有责任感等。研究证明,越早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9.
小学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学校和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当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阐述了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几项原则,提出了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低年级是对入学不久的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有效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必要。本文着重谈谈对小  相似文献   

11.
周文真 《学周刊C版》2019,(18):102-103
小学阶段作为人的行为习惯重要养成期,如何在这一阶段内通过强化行为习惯教育来提升小学生个人素养,目前已成为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目标。但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学校管理乃至社会引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及短板。因此,亟须立足于该板块教育现状,发掘潜在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措施进行逐一突破,从而推动小学生的内外化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以教育目的为指针,以《小学生守财》为基本内容,通过多条渠道,反复训练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是提高小学生、乃至国民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坚持“五个结合”。一、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小学六个年级,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既要从整体出发,提出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总目标,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分层要求,将养成教育总目标分解到底、中、高各级部,从而保证了小学阶段由低到高要求上的连续性,做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阶段正是人的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尽管造成难管教怪象的原因很多,但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往往重教书轻育人。因此,现阶段,重视与加强中小学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十分必要。一、加强中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事业的发展会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其不仅包含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最近几年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我国开始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小学阶段是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时期一定要强化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在一年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冷水江中连中心小学养成教育童话化研究与实践,以童话干预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将童话元素渗透在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行动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教育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6.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教育,最终促使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75):103-104
小学阶段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时期,在面向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道德与法治》作为正确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观念的主要课程,在小学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本中的很多事例都是贴近于小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其中的内容也是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道德现象。经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规范。同时,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和世界观,促进小学生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素质。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主题班队活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方面逐一的渗透,循序渐进地进行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文章围绕小学主体班队活动的开展,以养成教育作为主题,以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提升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3):107-108
体育规则是人在体育活动当中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而小学阶段正处于人一生当中认知形成的关键阶段,由此在小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素养,对于小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的形成,乃至于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关键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体育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小学生体育道德素养的路径展开探讨,旨在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道德素养,落实学科素养培养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学教育教学总体上有了质的飞跃,经过学校的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小学生都会慢慢的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养成教育是构成小学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小学生讲授养成教育时,要不断的从道德范畴和精神层面对其谆谆诱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心性。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对学生开展德、智、育整体教育的敲门砖。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在面对困难时越挫越勇、斗志昂扬。所以我们要从学校教育的点点滴滴中加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