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数学"年、月、日"这一单元涉及24时计时法及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24时计时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计时法,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只介绍它是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的一种计时制。教材把教学重  相似文献   

2.
计算教学中如何使单纯的技能性训练教学转变为在进行技能性训练的同时突出思考性训练的教学,如何把只求计算结果的教学转变为在求计算结果正确的同时突出计算过程并重视学生计算策略选择的教学,这是当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探索计算教学如何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一计算教学的教材组织,要着眼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的知识结构既要注意知识的有序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20):50-51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最强的,但数学应用能力却不容乐观。"算用结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教学理念。它主张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相联系,通过解决生活问题进一步理解计算算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现行教材在编排上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的单元,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让孩子与趣相伴,在童趣中提升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贯穿中小学教学的始终。"重教辅轻课本"是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原因来自教师、学生及其他方面,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的问题、学的问题和其他问题。首先,教师"重教辅轻课本"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特别是对课本例题习题的处理。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对象,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教材,教师需要深入其中,把握实质,才能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可以说,教师对教材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向来是大家争论的问题,虽然根据以前存在的缺陷,实行了课程改革,这固然好,但为此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却也是事实。在不利因素存在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到底该如何行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重之又重的问题。一、教什么的问题一般来说,不管什么科目都有其相应的教材,为此,习惯性的做法是依照教材指示去讲授课文,直到上完为止,这也是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行之有效且较  相似文献   

6.
<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学文化及其教育价值逐渐引起国内外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 实施建议的第三部分中也提到:"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全部教材中".近年来,"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数学文化"也已经成为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Klein提出:"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指南",数学家们曾经遇到的数学问题,在如今的实际教学中也会遇到[3].徐利治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7.
<正>教材是英语教师教学最重要的一个依据,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运用教材?这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是一个具有永恒的思考价值的问题。从过去的"教教材",到今天的"用教材",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宏观回答。说其是宏观回答,主要因为这一描述基本上还是理念性的,用一线教师的话说叫"缺乏操作性",因为"用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怎样才叫用教材,值得思考。笔者以为,"用教材"理念下的具体策略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用教材"最大的体现就是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搭建认知桥梁。  相似文献   

8.
正表现一,重教参、考纲,轻课标、教材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年轻老师重教参,因为教参内有教材分析,还提供了教学案例,可以直接用来教学;有经验的老师重考纲分析,考试指挥棒的功能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备课的根本依据"课标"和"教材"则看得很少,甚至有些老师从未翻阅过课标,对教材也只是看看有哪些知识点。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依据课标、教  相似文献   

9.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此,通过有效的计算题教学,教会学生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这些方法,拥有基本的计算思维和计算能力,并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举一反三,熟练运用,进而让书本知识升华为自己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这是计算题教学创新的思路和要点,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计算题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动手实践在新教材中,所有的计算题教学都是在情境的创设中提出数学问题。例如,在"减法"的起始课,教材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理解"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用减法",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一个特点是将问题解决落实在计算教学当中同时完成,那么问题解决与计算教学如何进行整合呢?如何运用主题来实现问题解决与计算教学的有效沟通呢?我们选择了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乘船"这一节课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重,需要教的篇目特别多,而教学的实际时间又不长,导致很多教学资源没有能够充分地利用到,教学效果也不是很明显。面对这一矛盾,教师自然不能坐视不理,科学地处理教材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一文多读"就是教师处理教材的一大策略。本文主要就高中语文教学中"一文多读"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现行教材中的"解决问题"不同于老教材中的"应用题",它把重点放在策略的使用上。在四至六年级的教材中依次安排了画图、列表、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而转化则是六年级下学期学的一种策略,也是解决问题中最常用的一种策略。转化是指把一个数学问题转变成另一类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在数学规律、数的计算和公式推导的学习中都  相似文献   

13.
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离不开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过程的正确把握。这一方面凸显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论教的重要性,也提示教师在重教材研读,重教学过程设计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过程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教学设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应然之上。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九册数学第5页例1,是在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介绍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对于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算法的教学,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运用类比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教材是通过整数乘法的基本应用题之一——"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引进的.教学时,可先将教材中的第一个图形,转化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一桶油重100公斤,3桶油重多少公斤? 2桶油  相似文献   

15.
陈骞 《中学生英语》2013,(10):99-100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这意义上说: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就要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生活化"教学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教学舞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穿"生活化"教学思想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这是与传统课堂教学十分迥异的教学模式,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还学生以快乐。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说,一般教师都能区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就是只关注教材本身,把教材作为课程的全部内容,把教材教完或教懂教材作为最终的、唯一的教学目标."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例子,并以这一例子为出发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到教材之外的知识,并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前者囿于教材,就教材而论教材,缺乏课程观,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它是一种封闭的、死板的、狭隘的教学观支配下的教学;后者站在课程的角度,从学科目标出发进行教学,是一种开放的、灵活的、着眼于能力与方法的教学,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物理一向是学生学习的难关。学好物理的关键在哪里,这成了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学生学情的前提下,针对物理教学提出了物理教材和物理生活两个抓手。其中物理教材是本源,物理生活是活水,二者统一于物理教学中。通过把物理教材与物理生活融合起来,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物理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攻破物理学习难关,同时提高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虚词教学到高中阶段才正式"登堂入室",并未在初中教材体系中,仅在八年级附录中出现过,也未纳入严格意义上的必教必学范围。按照教材这一编排体系,似乎在初中阶段,虚词充其量只是一个"配角"。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感所想,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把虚词这一教学家庭的"配角"安排得当,任人唯才,虚词  相似文献   

19.
汉语知识(过去称语法知识)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版教材也把汉语知识列为教材的四大组成板块之一,我们该如何运用这一部分教材呢?针对新教材教改实践的诸多疑问,我对上述问题作了一定分析,设想了一些教学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现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必修Ⅱ》在城市区位分析时提出,城市区位中包括了"城市"这一因素.对此,不同教师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甚至有一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认为有可能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出错了--怎么说城市是城市的区位因素呢?读上去就不通;何况,以往的所有旧教材也都没有提到过这一因素.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该不该把"城市"作为一个城市区位因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