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生的体育学习阶段,小学学习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对体育兴趣萌发的重要关键时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是让学生从根本上对体育产生兴趣的最基本手段。对学生体育教学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着手进行,有效提高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小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自我锻炼能力,逐步养成和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体育的价值,体会到体育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
潘永凯 《成才之路》2014,(35):90-90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与自我锻炼能力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中的要求。自我锻炼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所谓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在没有他人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任务,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对内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目标的完成程度与锻炼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等的综合考查。那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呢?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教育界已达成的共识就是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作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以自我管理锻炼能力的理论为前提,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对如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进行探讨,以达到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对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邬春秀 《考试周刊》2014,(93):118-118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诸多教育者在科学殿堂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的一部分,同样也在寻找改革的途径。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高中体育界和广大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能力的全面综合衡量。下面就牧区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一点看法。一、要改变学不好体育照样过的思想,培养学生自我锻  相似文献   

9.
对于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到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去,对于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如何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实施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界的共识。从自我锻炼能力理论出发,结合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下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大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于贵和现代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在各学科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对完成学校体育目标,有重要意义。随着终身教育观点的发展,提出了终身体育指导思想,这是当代体育教学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并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目前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孙婧 《中小学电教》2012,(9):153-153
一、小学阶段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进行学习认知的最初阶段,教学目的应以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为主,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能,增进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发展其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并且为今后的体育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阐述培养高职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意义,提出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钻研体育知识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先论述了高中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作用,然后分析了高中生缺乏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高中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强化重要性教育,明确学生锻炼的目的;运用多样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体育自主锻炼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体育学科是锻炼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逐步推行,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受到了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才有可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合作教学是现今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出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佳 《新疆教育》2013,(9X):85-85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诸多教育者在科学的殿堂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中一部分,同样也在寻找改革的途径。而现行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扩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高中生以及广大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呢,笔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吴志兴 《考试周刊》2014,(30):114-114
<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这是体育界及广大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育的共同认识。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一自主锻炼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我要锻炼",是学生基于内在的需求而产生的对锻炼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常把锻炼当成一种兴趣、一种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应该让体  相似文献   

19.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学习兴趣与运动锻炼习惯的一种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对体育委员与体育骨干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组织与指挥能力、安排活动内容与分组要求、简单的评价与保护帮助等,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自学能力在体育学科中的体现。下面就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势在必行 1.教师的困惑:我的教学怎么了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体育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致力于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他们兢兢业业,顶暑寒,冒风雨,任劳任怨。可一测试,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