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借助落花意象,昭示了《红楼梦》中女儿们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以花喻人,揭示了封建社会礼教下妇女的坎坷命运。  相似文献   

2.
吴智龙 《文教资料》2009,(18):34-35
"落花"这一意象,自古以来就被广泛采用,红楼梦中由"黛玉葬花"引出的<葬花吟>则是给了"落花"一个归宿.本文就将从<葬花吟>与唐寅<落花诗>、龚自珍<西郊落花歌>的比较入手,探索"落花"意象的发展与开拓过程.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的五篇《柳絮词》不仅语意丰厚而且饱含深蕴。它们出自六人之!zr却同写一物,同述一物又各有不同,在“柳”与“我”之间的变换过程中呈现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曼妙情境。这组词中“韶华”与“东风”两词的反复出现,不仅表现了黛玉和宝钗赛词的“对撞”,而且加深了读者对宝琴、黛玉和宝钗三人写作水平及其异样情怀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品读《红楼梦》,感悟《红楼梦》。  相似文献   

5.
今年暑假我又通读了一遍《红楼梦》,作品里一个婢女传奇的身世引起了我的关注。特别是她的诗作让我感到震惊,也引发了我良多感慨。她就是香菱,她做的“咏月”诗是这样写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 作者塑造了两个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并以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日趋衰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8.
【失误原文】我读《红楼梦》一考生从认识字起,我就抱着一本大字典啃《红楼梦》。爸爸深知,女孩儿家对《红楼梦》有种天生的迷恋,因而这本书成了惟一一本经爸爸许可,初中前就可看的“禁书”。小时候,还幻想着能有林妹妹那样的才情与灵秀,长大后,才知在爸爸疼妈妈爱、快乐单纯中生活的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林妹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是美好的,遇到有人问我,金陵十二钗中最喜欢谁,我总是笑而不答,结果对方总会说“:你一定喜欢林黛玉。”是的,我一直喜欢林黛玉,甚至认为她是爱使小性子的美人。(黛玉之美,美在何处呢?也许是一种人性之…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为爱流下了最后一滴泪,混杂着她的不解与怨恨,那滴泪是她对自己生命的诠释。简·爱同样也为爱流下了最后一滴泪,夹带着幸福与甜蜜,那滴泪同样是她对自己生命的诠释。她们怀着同样的梦想,她们发出了相同的呼喊,而所听到的回声却不一样。同样的一滴泪水,折射出不同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情爱作品,文章主要对作品主题和内容体现的爱情观及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体现的爱情理想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涉及的人物众多,而且人物特色鲜明,形象各异。以家族族谱、判词内容、人物性格为重点等方法去解读《红楼梦》人物,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是比较好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朱瓣香和他的《读红楼梦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其诞生之日起,历代文人的评点就层出不穷,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题红诗系列。《读红楼梦诗》即是一组创作于清中期的评红诗,作者朱瓣香吟咏了大观园中的六十多位人物,还别出心裁地对小说中暗含象征意味的名物进行品题和解读,并在诗中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从而赋予了题红诗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三大华诞分别指宝钗、凤姐、贾母之生辰.《红楼梦》在创作思路上呈现出“起用宝钗,盛用凤姐,终用贾母”的格局.文章分析了三大华诞格局的特点,指出三大华诞格局所呈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力的图式,乃是《红楼梦》所表现的“忆昔感今”审美情感模式本身特有的力的结构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所留下的三个不同足迹.  相似文献   

14.
七岁露天电影的记忆 在我的印象中,《红楼梦》很早就有了越剧版的电影。露天电影是那个时代的特产,敖正是站在露天电影场上看到了”黛玉焚帕”。漫天的雪花满地的白,我夹在人缝里看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哭得绝不比黛玉逊色。鼻涕都抹到了棉袄的袖口上,跟泪一半落到雪地上,另一半流进了心里。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重用亲侄女王熙凤管理贾府事务,自己实际上是扮演了贾氏家族掘墓人的角色。她是符合封建传统观念的贤德媳妇和慈爱母亲,但为了“通共一个”的宝玉,她成了整治“妖精”的信佛人,成了大观园“理想国”的毁坏者。假如曹雪芹完成了他的杰作,最有可能对宝黛爱情施以终极打击的应该是这位不言不语、心有主见、关键时刻很会下毒手的封建家长。  相似文献   

16.
以《饮水诗词》等级其背后相关的事实与《红楼梦》的人物情节作对照,以为曹雪芹是受福临与董小宛爱情故事的触发,以纳兰容若爱情悲剧为素材来源,以梦幻虚构的艺术手法,完成这一绝世名著的。  相似文献   

17.
吴婷琳 《文教资料》2007,(36):15-16
曹雪芹用"十年辛苦"写出了"滴滴血泪",写出了贾府的衰败过程,虽不舍,却也无奈。本文仅通过贾宝玉这一形象,让读者感受《红楼梦》之悲。  相似文献   

18.
袁静 《考试周刊》2011,(74):18-19
《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作品,不仅描绘了清朝康乾时期社会的生活,而且细致、全面、多层次地描绘了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女性生活,通过女性的衣、食、住、行这四个基本生活条件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状态。作者把这四个基本方面融会贯通.使小说中的女性人格化、个性化、风格化.从而展现其地位、性格、兴趣、喜好等,给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9.
张之先生的《红楼梦新补》是《红楼梦》续补工作中一个勇敢的创新和伟大的创造。作者从曹氏原著形式和主旨的完整性出发,从对程、高续书所造成影响的拨乱反正出发,完成了《红楼梦新补》三十回,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探佚学功底和强烈的求真精神。全书构思缜密,笔致精彩,用语考究,论述精辟,体现出了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充满了诗的意境,洋溢着浓郁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基础有两个:其一,家族的兴衰;其二,时代环境。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女性的叛逆是表现其高出一般封建文人的进步民主主义思想,即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追求政治清明等。其中林黛玉、妙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两个重要叛逆女性形象。曹雪芹的民主主义思想正寄托在这两个形象中,其在林黛玉身上寄托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民主主义思想,而在妙玉身上则寄托了作者渴望社会和政治清明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