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为例,通过"证据推理--建构模型--模型应用"等教学流程,利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数图模型,揭示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同时教会学生收集证据、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平衡思想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了独特的化学视角,同时,平衡思想也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调整有关化学平衡知识的教学次序,改变有关内容的教学权重,有利于学生深刻、全面地认识化学平衡问题,有利于平衡思想的形成与巩固。  相似文献   

3.
用化学学科的视角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遴选与化学教学紧密相关的基本要点,以"化学平衡的移动"为例,进行单元教学的创新设计.借助"建构认知模型","开展多元探究","强化知识运用"等教学环节,通过"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薛巧 《广西教育》2022,(32):58-61
本文以复习“化学平衡”为例,阐述一次成功的“素养为本”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实践:从化学平衡的本源性问题出发,围绕教学内容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设计问题链,以实验问题、工业生产问题、高考真题为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解决化学平衡移动和确定工业投料比等问题的思维模型,从而实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积极选择合理课堂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显得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提高复习效益是我们一线教师密切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高考命题倾向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其中"化学平衡"在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卷中备受命题者的垂青且分数比重较大,本文以我在近几届高三年"化学平衡"的复习课堂为例探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有效测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及其关键行为表现,实现学科任务、评价情境、学科内容三者有机融合"的命题框架。评价情境是运用学科内容、执行学科任务、展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平台,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测试。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化学知识内容深入分析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解题的关系,然后结合化学平衡、实验等例题具体阐述了在解题中渗透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表现和发展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盐类的水解是选修课程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盐类水解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多样并且十分复杂,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它前承化学平衡、弱电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心骨"。其内容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目的即培养有立场、有理想,有思想、有理智,有自尊、守规则、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核心素养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方向标,究竟应如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 领域之一。如何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化学平衡教学单元 更好地实施教学,将真实的STSE问题与“教、学、评”活动有机 结合,突破化学平衡教学的疑点和难点,增进化学学科的理解, 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更好地实现有效 教学。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教师关于“化学平衡”教学单元的课 例,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并针对当前中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政治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等获得的关于该学科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包含了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和最上层的"学科思维"指向等三个层面。政治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以及发展型与终身型并进等特点,深化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研究、教师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完善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是中学政治核心素养培养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微项目“揭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化学平衡思想的创造性应用”。  相似文献   

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能力提升转变。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以“化学反应限度”为例设计和实施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问题解决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对于培养善思考、会做人、有思想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作用机理,探寻问题意识阻滞的原因,进一步优化问题设计,建构问题解决理路,让问题解决落地课堂。一、深耕细作——探寻核心素养作用机理核心素养的习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涵养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厘清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性和发展机制。尽管各个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各异,但是它们都以学科思维为核心,由知识建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自我整合能力构成。  相似文献   

15.
薛玉林 《天津教育》2021,(11):79-80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民参与等四个关键的要素。核心素养课堂教学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活动课堂为载体,通过构建学科活动的主要路径发展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主流话语,但是,不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工作,误解误用现象普遍,造成的混乱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通过将核心素养与国外使用的"key competences"进行比较发现,核心素养在逻辑、时空和教学等多个方面均跨越了"key competences"的边界和限度。首先,"competence"应为"胜任力"而非"素养",中文使用者对"素养"望文生义,叠加了太多美好愿望而使核心素养突破了"key competences"本身的逻辑限度,同时也造成了其在逻辑视阈上的边界不清问题;其次,"key competences"本质上是时代更迭演进和职业领域变迁的结果,核心素养超越了"key competences"既有讨论的边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范畴;最后,"key competences"倡导跨学科教学模式,而由核心素养衍生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却遵循一种学科逻辑,缺少学科间的融合互动,背离了"key competences"在教学实践上的限度。此外,就"key competences"理念本身而言,它在功能定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夸大了外部的职业需求而忽视了教育的本体诉求,致使"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性的教育使命未能得到应有的彰显。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人教版新旧化学教材中"配合物"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明确新课标对"配合物"的素养定位,并对新旧教材中该内容的引言、正文、栏目和插图进行比较研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教材的"配合物"内容继续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重点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  相似文献   

18.
<正>化学平衡类知识属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中化学基础理论的范畴,同时在高考化学考试中也非常重要,高考化学试题中每年都会设置各种各样与之有关的考题。化学平衡类知识被划分为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四大类型。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中提出了五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第二个就是关于化学平衡类知识的,即“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该部分知识点主要分布在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对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化学平衡思想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高中化学安排"化学平衡常数"内容的多重意义。在反思基础上尝试调整"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理论"的教学顺序,引导学生由浓度商Q发现常数K的存在和特点,形成化学平衡常数概念;通过练习和应用丰富、发展学生对K的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勒夏特列原理和转化率问题做准备,并由化学平衡常数引申到化学反应限度。  相似文献   

20.
<正>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如何让素养培育从国家意志转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一线教师的责任。教师只有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用教学智慧促进课堂教学转型升级,才能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笔者现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教学转型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