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统治政策和帝王个人素质两个角度,对秦亡汉兴的历史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史为鉴,找寻秦亡汉兴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每年5~9月,是中小学生溺亡高发时段,溺水,已成为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2013年江苏中小学生意外溺亡发生主要原因;结果:男生溺亡比率高于女生;意外溺亡年龄段:集中于10~12岁和13~15岁,占总溺亡人数71.8%;调查显示,溺亡者居住地主要集中农村,占总数78.21%,城市仅占21.79%;中小学生在水库、江河池塘等无人看管水域溺亡人数占本次调查94.87%;结论:以人为本着力提升社会监管力度,完善教育主管部门职责。  相似文献   

3.
秦隋速亡原因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朝代,由强盛而至于速亡。这一现象从古以来就引起许多政治家和学者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分析意见,这些分析对于我们理解秦隋速亡原因有帮助,但尚不深入。秦隋速亡受三大因素的影响:一是战时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惯性影响;二是新制度磨合的延迟影响;三是事业成功与“盛世”的表面光环的迷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逻辑地导致了秦隋的速亡。  相似文献   

4.
钟嵘《诗品》谢灵运条引刘敬叔《异苑》之“谢玄亡” ,自近代以来 ,海内外学者都作了探讨 ,或疑为谢安亡 ,或疑为谢王奂亡 ,皆不当。从《晋书》谢玄《疾笃疏》中可证而亡的是他“夭昏”的“稚子”。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19,(2):101-104
《孟子》首章"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应遵从传统解释,意为从万中取得一千,从千中取得一百。"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一语,据廖平校订,当为"王者之迹熄而诗作,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语,据宋王元泽所见《孟子》古本,当作"尽信书则不如无为书"。  相似文献   

6.
西晋一统天下,然并未出现政通人和的盛世景象,反而在经过短暂的和平之后即政权失控,战乱频仍,仅历50年而亡。究其原因,从政治角度考虑,这主要是由于晋武帝存在着致命的性格缺陷——软弱,从而导致他对自己、对后宫、对大臣犯下一系列政治错误,埋下政治隐患,致使在他死后发生社会动乱,才最终导致西晋的灭亡。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非常注意从历史中挖掘资源为己服务,在制定社会制度、文化政策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意识。但其视史学为个人的精神财产而非广大民众的精神财产,采用“焚书坑儒”的极端专制方式消灭民众对于统一之前的历史记忆。秦始皇这种对史学采取的正面利用和严格限制的两手政策,使其没有建立起与大一统政治格局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西汉学者陆贾和贾谊立足于秦始皇的史学政策对秦亡汉兴问题的探讨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许伟  薛权开 《历史教学问题》2015,(2):99-103,140
崇祯皇帝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然其与明亡推脱不了干系。崇祯太有作为,干涉内阁(政府)的正常运行;荒废厂卫,使国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疑心过重,擅杀朝廷重臣特别是武将;政策摇摆,错失集中兵力消灭清军或农民军任何一方的绝佳时机;盲目乐观,未做好与农民军长期战斗的准备。明中期以后即已衰弱,崇祯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泥足巨人,诸事举步维艰,他的有为和无为,以及个人消极的性格,终于导致了严重的毁灭性的后果,落为亡国之君。  相似文献   

9.
六国论     
六王享国之日久,而相继亡于十载。后百家论之,其说浩若烟海,难以通阅。而老泉之论,以为六国所以亡,乃楚、魏、韩以地赂秦也。而燕赵之抗秦,亦足甚惜。诚如是乎?  相似文献   

10.
秦东陵考论     
秦东陵是秦公帝王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秦咸阳陵区的一部分,是继秦惠王和秦武王在秦咸阳西北建立陵区后而由于秦都城向南迁移新建的一个陵区。通过对秦东陵的研究,可以明确其在秦公帝王陵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可以了解当时秦国的政治、经济、化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的法、法治、法家与韩非并不等同,酷法亡秦论不能引申为韩非亡秦论。秦王朝的治国理念属于综合性治道,与韩非学说的关系似乎并不紧密。将韩非与秦政关联起来始于西汉,但是韩非亡秦论在整个汉代并不流行。韩非的学说暗合了汉初的意识形态以及汉代"家法",因此,汉代学者虽然在治道层面对专任刑法、秦之暴政展开了批判,但是对于韩非及其学说并无太多批判。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法对比、德治与法治对照的论说框架渐渐流行,塑造了特定的韩非像,与韩非本人的学说出入很大。  相似文献   

12.
林小云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4):27-29,33
今本<吴越春秋>是残本而非全本.亡逸的两卷其一应该在今本<廅闾内传>之后,<夫差内传>之前,主要内容应是记叙阖闾"南伐于越"的檇李之战和夫差即位三年的励精图治.另一卷应该是在今本<越王无余外传>之后,<勾践入臣外传>之前,主要内容应是记叙勾践轻信所谓"大朋之龟"的吉兆,不听范蠡劝谏,轻率伐吴,导致兵败夫椒,不得不退守会稽,与吴行成.这部分内容中应该是融合了范蠡、文种二人的生平及其入越经过的.  相似文献   

13.
《太平广记》记载了众多的鬼故事,卷329"杨瑒"篇所述有诸多反经失常的情节,卷316至卷355共40卷的鬼故事中,也有多篇与"杨瑒"篇相类似的反常情节,并且这些小说人物都经历了遇鬼而亡,这些故事相互结合起来分析,可推导出其实质上写的是借助鬼作幌子来实施谋杀的行为。另外,分析其叙事结构,也有助于正确理解此类作品的真实作意。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详察周代历史,并统观明代中后期的诗风及其与明代社会的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对"诗亡然后《春秋》作"进行了深度的阐释。首先,他认为诗亡、《春秋》作的时间是周桓王之时,桓王时代王政败坏,教化不行,天子受诸侯所制,孔子不得已作《春秋》以正名分。其次,他认为诗亡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王朝陈诗制度不再施行,民间诗歌哀音乱节也不足以取用,因此,不再有诗收录于《诗》;其二是指诗教亡失于天下,因而由《春秋》承担起教化之责。王夫之的这种阐释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博简《孔子诗论》简一所载“《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和“《诗)言”构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子籍《诗》培养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情理涵养和辞令谈吐,由“志”——“情”——“言”的过程是君子以《诗》入学由浅至深、由内修至发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版本相比,郭店楚简《老子》甲编"为亡为"章缺少了"报怨以德……故终无难"一段文字。这并非由漏抄或注文掺入导致,而是另有原因。由于老子"报怨以德"的理念与儒家思想冲突,楚简《老子》的编选者作为儒家后学,故将此句删去;与此同时,编选者又根据行文的需要,裁掉"报怨以德"之后的一段话,并对剩余文字进行整合拼接。在经过删改后,"为亡为"章的主题思想和表意结构都发生了逆转。类似上述的改动,在整部楚简《老子》中留下许多蛛丝马迹,以至于可以视作其"儒家化"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六笙诗——善阁读《诗》记(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六笙诗只有《毛诗》所有,其他三家诗未见,所以后人,特别是南宋朱熹重新排序是多余之举,而束皙的补亡诗只是一种游戏。  相似文献   

18.
束皙的"兴"理论是魏晋《诗经》学者第一次从诗歌表现方法的角度论述"兴"的含义。所谓"兴",或为引譬连类,或为由见而感,是取之用以表达特定的含义。其《补亡诗》6首,贯穿了他的政教思想,并将自己"凡诗人之兴,取义繁广,或举譬类,或称所见"的"兴"理论运用到自己的诗歌中,且运用得相当娴熟而巧妙。  相似文献   

19.
陈佳 《语文知识》2011,(3):64-66
束皙《补亡诗》补《诗经》六首“有目无辞”之缺,列于《文选》各体诗之首,本文从“补亡诗”产生的原因入手,考察萧统将束皙《补亡诗》列于《文选》诗之首的原因,分析萧统对束氏作品的推崇,同时引入对束作的不同评价的解释,探讨《辛卜亡诗》的作者,思考与诗乐礼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西周王朝的观念以"周亡"的形式萌生于两周之际。东周时期兴起的"周衰"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西周王朝观念的进展造成了困境,但也促使了其认知的多元化。在"周亡"与"周衰"的对垒中,西周王朝观念终以三代历史反思与王朝历史叙事的方式成熟于春秋战国之时。虽然如此,先秦时期的"西周"一词只有周族、西方、王城与西周国四层含义,并不指代镐京,更无西周王朝的意味。"西周"语词与王朝观念的重合,盖始于汉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