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影响了余华的写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卖血记》单纯的叙述受到了巴赫《马太受难曲》的影响。巴赫与余华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使他们达成了一致,由此,余华在巴赫的引领之下告别了"虚伪"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1685年,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在我们的概念里巴赫即是"巴洛克"时期的代名词,他的作品是巴洛克时期宫廷和宗教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复调音乐。本文笔者将对《二部创意曲》的第七首——e小调二部创意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做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3.
钢琴作品充满复调结构,复调音乐是每位钢琴学习者的必修课.复调大师巴赫的钢琴作品《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和《巴赫创意曲集》是学习复调音乐的最佳教材,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在音乐理论上掌握复调音乐的创作特点,还应着重训练大脑多层次思维能力、多声部听辨能力及手指控制能力,如均衡、力度、色彩、声音等的准确表现和音乐性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复调作品作为重要的音乐体裁是音乐学习中的必修课。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巴赫是复调音乐的灵魂人物,他的复调作品是长久以来发展出的复调音乐的概括和生还,并将其推向成熟和繁荣。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复调音乐作品,其中《巴赫创意曲集》作为钢琴复调作品的丰碑,展现了丰富的声部组织技法和高超的对位技法。本文以《巴赫创意曲集》三部创意曲中的降B大调创意曲为例,来分析其所运用的复调作曲技法,从而更深入的感受巴赫作品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5.
J.S巴赫一生创作了浩如烟海的作品。他的音乐承袭了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形式,不仅使复调音乐达到最崇高,精致的境界,同时开启了后人对复调音乐,平均律和赋格曲等音乐技巧的篇章。而《二部创意曲》又是巴赫最为重要的入门级的一部作品,是所有钢琴爱好者必学的一套教材。本文就通过全面分析巴赫二部创意曲的部分作品以及学习重难点,让每位弹奏者都能更好的理解和演奏巴赫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被称为复调音乐的鼻祖。他处于西方音乐史的第一个繁盛时期,即巴洛克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两位伟大的键盘作曲家即巴赫和亨德尔。巴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键盘作曲家,而且更是一位集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于一身的古曲音乐大师。巴赫的作品有康诺塔、室内乐、协奏曲和古钢琴曲、管风琴曲。其中古钢琴曲、管风琴曲中有许多为钢琴教学训练多声部弹奏而作的小序曲与赋格、二部、三部创意曲、十二平均律、法国组曲、英国组曲、托卡塔等等,同时巴赫还改进了当时较多地用3个或4个手指弹奏的方法,让拇指也积极加入弹奏,…  相似文献   

7.
(外国音乐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巴赫,1685年3月21日生于德国邱林根州一个乐师家庭。早年即精通管风琴演奏技术。18岁起任教堂管风琴师,以后任宫廷乐长、唱歌学校教师等职。毕生刻苦钻研,创作异常勤奋,作品除歌剧未涉及外,其它各种音乐体裁、形式,均有所发展和创新。他是宗教音乐的  相似文献   

8.
"复调音乐大师"巴赫通过高超的复调手法,将复调音乐发展到了极完美的境地,巴赫金则将复调引入小说理论体系,而南非后殖民文学代表人物J.M.库切将音乐和小说的复调性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中,2007年出版的小说《凶年纪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表现了故事的单声部纵向发展,而且还体现了不同声部的横向发展。三个声部的合音,组成了一曲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完美乐章。库切通过不同的叙述角度塑造独特的人物、故事情节、叙述艺术,对文学与政治、文化与民族等诸多重大问题展开探讨,以此体现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巴赫钢琴《d小调赋格曲》是一首三声部复调乐曲 ,与《d小调前奏曲》合为一首套曲。学习这首乐曲 ,可以了解到赋格曲作为复调音乐中最重要的体裁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 ,并研究在演奏上如何把握好这些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即 :乐思展开的不间断性 ,各个声部相互间此起彼伏的进行以及节奏连绵不断 ,音乐一气呵成等  相似文献   

10.
巴赫,在宗教音乐的国度里是个权威性的名字。他的音乐像是一座高耸人云的山峰,巍然屹立。本文首先对巴赫及其作品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描述了巴赫音乐作品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巴赫作品与宗教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对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风格与其音乐的表达作为切入点,把巴赫作品的触键和音色的变化作为分析和探讨的对象,力图从更广的技术角度出发,为手风琴演奏者提供更多的掌握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演奏技术。  相似文献   

12.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巴赫创作的宗教音乐作品都充满着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给后世带来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巴赫的宗教音乐内容和始终贯彻着人文性和思想性,在宗教作品中完美融合人文主义,这种思想和行为不仅是对人关注,更是对人的苦难经历和人性情感的升华。这种大胆的创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成为西方音乐的永远的生命力。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来研究巴赫宗教音乐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J.S.巴赫是一位划时代的复调音乐大师,他一生中写了无数的作品,《赋格的艺术》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复调音乐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他运用赋格所有可能的形式和手段,将一个简单的旋律(伟大主题)加以变化,使它从极简单到极复杂。《赋格的艺术》作为一部纯技巧的作品,集中地体现了巴赫娴熟、高超的作曲技巧,显示出音乐艺术在形式上、结构上既严谨又不拘一格、千变万化的独特魅力。从主题、结构、调性这些方面来分析复调技法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巴赫是教会音乐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基督宗教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整个人生,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平均律钢琴曲集》,看似只是一套钢琴基本功的练习曲,但结合巴赫生平,从这一作品中不难看出,基督宗教信仰对他在音乐作品创作的结构、发展趋势等因素上,都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探讨巴赫音乐以及其他宗教音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特别是在复调音乐方面的作品,需要从巴赫的音乐尤其是钢琴作品入手,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才能正确诠释巴赫钢琴音乐的精神内涵,从而启发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理解欧州古典音乐乃至世界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协奏曲》三个乐章中的旋律都具有自己突出的个性。这与巴赫大多数作品中那种浑厚复杂的特点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是由于主、复调音乐的不同创作手法造成的,复调创作技法将各声部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得巴赫的多数作品厚重有余,灵巧不足,而主调音乐将大部分注意力置于旋律之中,所以灵活自如。巴赫在创作《意大利协奏曲》时尝试插入复调形式,不是为了与主调形式形成对比,而是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复调因素编织在主调音乐的背景中,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调性,统一作品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1.而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则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率理论的优越性。2、巴赫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他的音乐大多为表达对主的崇拜,表现主所创造的世界的和谐,表达的不是情感而是信仰。  相似文献   

18.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授课时间:一课时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要结合音乐进行。""在聆听中掌握知识;在聆听中巩固知识;在聆听中拓展知识。"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巴赫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类型。巴赫是宗教复调音乐大师,要了解巴赫,需要了解什么是"复调"。本课将"复调"知识点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唱、听"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理解感受"复调"的音乐特征,力求通过艺术实践,感受巴洛克的音乐风格。同时,以讲故事和聆听的方式将巴赫一生中几个重要创作时期的音乐介绍给学生,不留痕迹地将学生带入到巴赫的音乐世界中。教材分析:自本节课开始,将有七个单元探究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这七个单元概括了巴洛克时期以后的欧洲音乐发展史。  相似文献   

19.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德国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巨匠,是对人类音乐发展影响最为具大的德国音乐大师。被称为“音乐之父”。巴赫的创作包罗万象,涉及除歌剧之外的一切音乐体裁,他一生写了大量键盘音乐作品。如何演奏巴赫的钢琴作品,我们将进行以下实际探讨。一、复调性复调性是巴洛克钢琴音乐的重要特点。而巴赫的复调音乐充满了音乐内部结构的平衡与美感,是复调性最高的。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调音乐由旋律与和声背景构成,有主、次之分。而复调音乐则由几个并行不悖的线条构成,一般不分主次。即使…  相似文献   

20.
在音乐教学中,钢琴从它的诞生与发展的几百年历史来看,它一直在走一条"贵族阶层"的道路。无论是巴赫的复调音乐时代,还是肖邦、李斯特的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始终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