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丁开艳 《教育》2010,(3):30-30
制度需要人去实施。教师退出机制初衷是优化整体教师队伍,却是对“教师就是铁饭碗”传统的挑战,正因如此,退出机制的实行可能面临冲突和矛盾。有人在制度面前表现出焦虑,但也同时表现出对制度本身的理解和认同,因为,退出机制着眼于教师整体素质,能够促进教育的长远发展:也有人认为,教师需要稳定,需要长期的心理准备来适应这项政策,而且政策一旦实行,需要给予退出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教师入口关较严但出口不畅,为健康型大学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带来阻碍,建立健全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存在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缺失,教师绩效考核不科学,聘用制度不完善,对高校教师的退出缺乏正确认识等问题,因此在借鉴世界各国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高校教师退出制度建设,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与聘用制度,提高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的认识等措施完善健康型大学教师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是确保农村特岗教师合理流动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我国特岗教师退出机制存在退出管理主体模糊、退出方式单一、退出程序欠规范等问题。因此,完善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需要明确退出机制的管理主体;拓宽特岗教师退出渠道;规范退出程序,完善退出监督体系;建立退出特岗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和解聘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学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发达国家中小学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建立的基本经验.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建设我国中小学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的基本思路是: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定制度,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推进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建立我国农村中小学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应有自己的特殊对策.包括被动退出对策与主动退出对策.近期退出对策与长远退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丁开艳 《教育》2010,(3):23-24
推广某项制度需要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需要及时通畅的监督体系,教师退出机制也不例外。在退出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对退出对象的界定,对不合格教师的考核不应是一个抽象概念,因为,怎样界定不合格教师,关系到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命运,也关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退出机制的建立必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让谁退出?设定怎样的门槛让教师退出?  相似文献   

6.
推广某项制度需要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需要及时通畅的监督体系,教师退出机制也不例外。在退出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对退出对象的界定,对不合格教师的考核不应是一个抽象概念,因为,怎样界定不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向巩固提高的目标转变,对教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质量的确保,不仅在于实施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更在于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在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配置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教师退出机制是包括教师聘任、教师培训、教师考核、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解聘和退休等一系列完整制度。要完善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需要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从而不断更新教师队伍,满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洁 《文教资料》2013,(20):111-112
教师队伍作为我国教育的主导力量。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在教师聘用制度下对教师的选拔越来越严格,但教师队伍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胜任教师岗位的情况。我国现阶段教师退出机制是不完善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胜任教师的退出机制的完善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要健全教师的退出机制,需要学校、教师、政府等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摘要近年来,受学龄人口下降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教师资源相对过剩的现象。为缓解这一矛盾,不少地区实行了教师退出机制。本文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退出,可以通过合理确定中小学各类人员岗位、采用区别对待的退出模式、拓宽教师退出渠道、实行离职补偿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和大力开展教师培训等途径来进行,以减轻或化解退出阻力,促进退出教师稳妥有序的安置,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师;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和退出制度,使得不合格教师占用教师岗位,好教师进不来,不合格教师出不去,给教师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不仅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人口”关,还要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教师“退出机制”的概念。2011年以来,教育部实施了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退出机制的缺失,忽视"出"的规范管理。而教师任用制度相对完善的美国高校在退出机制方面则有着较为规范的制度化管理。本文针对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出口部分,从考核流程标准、解聘程序、申诉渠道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学龄人口下降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教师资源相对过剩的局面。为了缓解中小学教师结构性过剩这一矛盾,很多地区实行了教师退出机制。实行这一制度,是社会发展、时代发展、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的需要。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退出,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小学各类人员的岗位、采用区别对待的退出模式、拓宽教师退出渠道、实行离职补偿制度、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度和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制度等途径来进行,以减轻或化解退出阻力,促进退出教师稳妥有序地安置与消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学龄人口下降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教师资源相对过剩的局面。为了缓解中小学教师结构性过剩这一矛盾,很多地区实行了教师退出机制。实行这一制度,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的需要。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退出,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小学各类人员的岗位、采用灵活的区别对待的退出模式、全面拓宽教师退出渠道、实行离职补偿制度、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度和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制度等途径来进行,以减轻或化解退出阻力,稳妥且有序地安置与消化退出教师,从而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稳步健康且高质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课教学》2013,(7):22-22
新教师在迈人教师职业之初,常常会遇到困难,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严重的挫败感,许多人会最终放弃从教。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头五年里离开了教学岗位。通过建立新教师试用期制度来加强对新人职教师的引导与培训,慎重地甄别出适合教学的教师。为不适合教学者建立退出机制,将有利于保障教师队伍的质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许多州都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新教师试用期制度,通过采用为新教师提供入职引导,延长试用期限,严格试用期评价和建立退出机制等措施来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的缺陷,亟需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失补偿制度、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全员流动制度,从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长效机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学龄人口下降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教师资源相对过剩的现象。为缓解这一矛盾,不少地区实行了教师退出机制。本文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退出,可以通过合理确定中小学各类人员岗位、采用区别对待的退出模式、拓宽教师退出渠道、实行离职补偿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和大力开展教师培训等途径来进行,以减轻或化解退出阻力,促进退出教师稳妥有序的安置,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现状在聘用体制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和退出应该是常态工作,教师的退出机制开始形成。但是由于教师聘任制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目前并未形成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退出方式、实施条件和法律后果只有一些零散的规定。教师退出的方式主要有退职、解聘、辞职和转岗。  相似文献   

18.
教师资格考试将有国家标准,教师也将不再是铁饭碗,将定期注册考核,不达标者将退出。教育部师范司司长许涛透露,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9.
贺芬 《教育与职业》2012,(14):53-54
高职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做好新教师的选聘工作、提高在职教师素质、完善教师退出和淘汰机制三个方面着手,确定高职院校合理的教师编制和师生比,以优惠制度吸引高素质人才,面向社会公招优秀人员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估体制,完善教师退出和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20.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师退出机制,其根本在于加强自身建设,包括明确退出标准、明确退出主体与规范退出程序、建立多元化交流机制和严格监督与执法。推行退出机制的前提是完善教师内部管理机制,包括准入机制、考评机制、培养培训机制和诚信机制。运行退出机制的关键是高职教师积极应对合理退出,包括转变教师职业“终身制”传统观念、提高胜任能力、树立正确的契约观与法制观。良好社会环境与社会保障法规建设是实施退出机制的保障,包括营造合理退出的舆论环境、加强高职教师管理的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