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教学语言和数学语言有机结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除此之外,数学教学语言还应具有其它一些特点,如语言清晰、简炼、生动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启发性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海拉尔市奋斗中学申成茹启发性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启发性语言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启发性语言首先要符合人类的思维逻辑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  相似文献   

3.
艾钰霞 《考试周刊》2014,(30):26-26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联系课堂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纽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要依靠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而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激活学生思维,展示其教学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陈锋 《辅导员》2012,(Z2):83-84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启发性教学语言已成为是初中数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启发性教学语言运用得当,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反之就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对32节初中数学课堂的观察、对比和研究,发现不少教师还存在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缘于此,本文将对数学启发性教学语言的现状进行,希望能给广大数学教师一点课堂教学上的启示。一、教学语言随意,引导不明确大部分教师的课堂启发性教学语言运用比较随意,对于自己要讲的语言经常事先没有认真思考过,  相似文献   

5.
孔国华 《广西教育》2014,(45):26-26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准确、生动且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师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一、讲授性语言要做到科学准确,富有启发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就是讲授性语言,如讲述语、讲解语等。教师在教学时使用讲授性语言必须做到科学、准确、规范且富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将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教学中传授知识、表情达意的工具。如果教学语言缺乏艺术魅力,那就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研究教学语言应具有的特性。笔者认为,教学语言应具有情感性、生动性、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内在规律,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感染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简洁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吴耕宜 《考试周刊》2007,(9):112-113
本文从探讨孔子的教学语言出发,概括出孔子的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与准确性,启发性与针对性,系统性与简约性等三大特点,并结合物理教学实际,探索了锤炼教学语言与提高教学效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渗透力。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能给学生以启迪,有利于学生积极、活跃地思考,要具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魅力。宜从三精五活诸方面去渗透落实。  相似文献   

10.
陈晓琴 《教师》2011,(2):78-78
教师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渗透力。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能给学生以启迪,有利于学生积极、活跃地思考,要具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魅力。宜从"三精""五活"诸方面去渗透落实。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质,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在教学时"用语言把人的心灵点亮"。古人也说过"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化学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语言相应地应当含蓄蕴籍,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也就是说,化学教学语言的暗示艺术,是启发性教学语言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杨嫦 《考试周刊》2010,(7):66-66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最直接,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教学语言不仅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启发性、激励性、动态性几条基本原则,而且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这样才能发挥教学语言的最佳功能,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语文课改中,要求教学必须是开放式的,以使学生达到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的境界。为适应这一需要,我认为教学语言必须以启发性为核心,其他特点要服从启发性的需要,使启发性教学语言丰富多彩,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14.
郭文峰 《考试周刊》2013,(57):41-42
教学幽默语言是一种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高水平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就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在讲述思想、传授知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的载体,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它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讨论,提出教学语言应准确、简洁,具有启发性,激励性,幽默风趣。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语言是实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学语言的特点与规律,提出了教学语言应具有大众性、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感染性、节奏性以及结合体态语言的特点,并探讨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采取的方法、措施与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语言是最具人文之丰富、人性之美丽、形式之奇雅的.语文教学语言应具有以下特性:有效性、启发性、情味性、亲和性、节奏性.这种语言体现感性、弹性、灵性与理性的统一.语言表达的水平与技巧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与效率,从业者应当努力提高教学语言的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从事教育的起码条件,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成功的课堂教学靠的是语言艺术的魅力。语文教学语言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口头表达的教学语言,叫教学口语,它除了具备一般教学语言所应具备的教育性、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外,还具有规范性、生动性、情感性.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研究运用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是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了应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启发性外,适当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是很必要的。否则,会给学生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所谓语言的艺术性,就是指语言生动,优美,有趣,具有艺术感染力。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引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学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情真意切,深于传情;诙谐含蓄,具有趣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