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妹 《成才之路》2012,(29):23-23
正从过去的《大纲》到如今的《标准》,尽管教学理念、文件形式有所变化,但是不变的是教学效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学习。只有以有效作为每一节阅读课堂的主旋律,那才是真正的人本课堂。最近,笔者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聆听了一位老师执教《嫦娥奔月》,教师将"有效"这一关键词和谐落实在阅  相似文献   

2.
张先扬 《考试周刊》2014,(57):31-3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当前某些语文课堂成为少数精英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大多数学生都成为"忠实"的听众,偶有所谓的热热闹闹的教学氛围,透过其实质,不难发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均停留于表演形式。可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真正的对话,还学生富于灵性的对话课堂,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扭转学生怕写作文、写俗套作文的不良局面,努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作文与做人的有机统一,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紧扣一个"新"字,优化作文教学环节,以创新训练为主线,多教学生作"新"文章,真正让创新成为作文教学的"落锤点"。一、储新料: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每个环节中,师生就沉浸教学的涟漪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无法对作文教学等闲视之。然作文教学既"投入多、见效慢",又长期无统一教材,各路教法众说纷纭,令人无所适从。笔者曾尝试过以"生活作文"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真情写作;又曾领导过"积——仿——创"作文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增强积累而创新作文。然而生活与文本密不可分,仅强调其中一方,难免失之偏颇。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找出有效写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虽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可学生的驾驭、运用语言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形式上有所翻新与多样,更重要的是怎样提升学生驾驭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平等的对话、课堂资源的生成、文本资源的拓展就成为有效教学中的一场"喜雨"。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细读文本,又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呢?语文教学领域的文本细读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解读理念,是一条提升课堂品质的必由之路,是一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工程。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当努力实践文本细读。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小学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文本细读的方法。1.抓住关键字词仔细推敲文本细读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特别是对那些关键字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对文本的有效阅读,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内涵,感悟表达技巧,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时常发现很多"无效化"的阅读。对于文本,我们并不需要对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要去细细品读,而是应该有选择、有侧重地去阅读。一、文本关键词句——品一品关键词句在文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整个文本起到升华作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文本关键词句找出来再放回文中去品味,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整个文本所表达的深意。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作者用不多的笔墨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奋发向上、不为命运所妥协的司马迁。纵  相似文献   

9.
正相对而言,初中阅读更注重文本细节分析,更突出文本细读。而这是对文本进一步深挖细究、探索内在结构的阅读方法。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以语文阅读为平台,抓实文本细读,继而进一步推促文本语言内化,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笔者结合实际,通过精准把握“点”寻找文本细读策略。一、找准着力点,深化教学目标目标是阅读教学的方向,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要指向目标。这样目标才有存在的价值。然而现实中不少教师仅仅把目标作为一个备课的要素,而没有真正通过目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次赛课活动。活动要求参赛教师统一教材、统一课时。结果发现,同年级的每位教师教学时选取的内容各不相同:有的以课文其中的某一段为教学重点;有的带领学生熟悉课文,进行字词教学;有的却引导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分析与理解……听完课后,很多教师在评课时都产生了一些共性的疑问: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还需不需要一个主导方向?如果有,每课时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以体现这个主导方向?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一篇成功的文章就好比是一处风景,一处宫殿,自有它奇妙的地方。阅读文章自然是要弄懂它的奇妙之处,阅读教学贵在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读出文本之味,读出文本之美,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然后又要能带领学生在内化文本的基础上走出文本,实现对文本的超越。下面,笔者就阅读教学实例,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积累和体会,以与同行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课,备好一堂课是前提。要备好一堂课,首先得解读文本。文本解读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基础,更是语文教学追求高效的有效策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积累,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知人论世"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文本解读方法。课堂上,"知人论世"的常规触发方式是"人世—文本",这背离了学生常态的阅读逻辑,从一开始就扼杀了学生自发探究的可能。"知人论世"应当由文本本身来触发。教师可抓住教材注释、行文的疑难点、文本的结尾对学生进行触发,如此便可实现"知人论世"的价值,发挥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验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当前的阅读教学却有点舍本逐末的倾向。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放弃了文本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而是通过多媒体、课外拓展等手段来组织阅读教学。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两位教师的课例,谈一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体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验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当前的阅读教学却有点舍本逐末的倾向。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放弃了文本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而是通过多媒体、课外拓展等手段来组织阅读教学。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两位教师的课例,谈一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体验,还学生一个本真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一、阅读教学的"线"所谓"线"是指教学思路,也就是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们将沿着一条怎样的线索,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初步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教师确定教学思路的方法是——1.从课题入手。《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学生对题目中的"励志"一词丰富的内涵未必能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问:"作者在命题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立’而用‘励’,有什么区别?"学生便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形成了阅读的期待。这种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设计教学思路省时又省力。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证明:文本对话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咬定文本不放松,立根原在对话中,这样,才能呈现阅读课的精彩。一、咬定文本不放松——紧扣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根。如果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训练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每一篇文本背后都站着一个作者,要想和文本更深入地对话,通过了解作者不失为一条佳径。课堂教学中,融入"作者简介",让学生走近作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体悟作者的情感,点燃思维的火花,让"作者简介"在语文课堂中彰显自己独特的魅力,生出别样的美。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文本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它是编者根据一定的目标,用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语文素养的文字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个语文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指导学生阅读,但常常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歌德曾说过:"文字人人都认得,关键是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作为一名教师,寻找文本的突破口,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实现有趣有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笔者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共观摩了16节课。选手们一些"不约而同"的做法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现象一:"举起手来,我们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揭示课题后,要求学生:"举起手来,我们一起书写课题!"于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用手指空书。高段、中段、低段的课都有这一环节。师生一起板书课题本无可非议,但如果每堂课皆如此,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