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童话拟人有别于修辞学的拟人。童话拟人源于人类先民为征服自然而采用的“人格化”手段。童话拟人不仅伴随人类“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而产生,同时伴随原始人和儿童“物我不分”的观念而产生。童话拟人是把童话描写的自然物转化为作品形象的必备媒介。童话拟人应遵循人性与物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王芳  蒋军 《小学生》2010,(3):50-51
所谓“童话”,字面意思就是“儿童的话”,它是作家揣摩儿童心理,模拟儿童语言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实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校独树一帜的“画漫画写作文”是思品和美术作文的结合。它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作文教学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我们的漫画作文教学过程为三部曲:画漫画—→说漫画—→写漫画。现在展示一个精彩的“漫画作文”课例。主题:“小学生行为规范”漫画作文。第一步:画漫画(课前准备:师生收集有关儿童漫画,寻找有关“行为规范”的正反事例)1.教师激趣后,展示几幅有趣、有意义的漫画,通过赏析,了解漫画的特点:采用夸张、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讽刺或赞扬某些人或事。一般来说,讽刺性的漫画更幽默风趣。怎样使赞扬性的漫画也具…  相似文献   

4.
比喻修辞手法在《大学英语·精读》中的运用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作者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它能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更鲜明、更感人。了解和正确理解比喻语言是阅读的重要技能 ,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也有助于读者体会到文章的“感染力”、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神奇功能” ,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常见的比喻方式有 :明喻、暗喻、拟人、换喻和讽喻等几种形式 ,本文拟对《大学英语·精读》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5.
<正>《本能的缪斯》是挪威奥斯陆大学著名音乐学家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教授基于对儿童自发性歌唱研究基础上的著作。布约克沃尔德教授认为:"本能的缪斯"是人类每一个成员与生俱来的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每个儿童的体内都存在本能的缪斯。在书中,布约克沃尔德教授阐述了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本能的缪斯"的表现、作用和重要性;他强调"本能的缪斯"是人在生命过程中从  相似文献   

6.
正如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在他的《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全书末尾所写的那样:“人类的历史,就是那缪斯本能唱着的一首歌,永远不会停歇。”本书勾画了一种儿童艺术教育的美好的应然状态,然而,现实中的儿童艺术教育却并不令人乐观:成人没有正确认识儿童艺术的本质及其与成人艺术的关系,导致现行的艺术教育束缚了儿童心中“本能的缪斯”。因此,厘清儿童艺术与成人艺术的关系,使二者由对立走向对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阅读老舍先生的作品就不难发现,比喻是他运用得最多。也是最得心的一种修辞手法。老舍认为“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比喻是生活知识精巧的联想”。因此,他提出:“我们的文学需要精辟的比喻,不是长篇大套的叙述。”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总是自觉地运用精辟精当、新奇传神的比喻,使作品增色生辉。  相似文献   

8.
周振芳 《江西教育》2023,(18):66-70
<正>写文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使文章增添不少色彩。数学教学中运用修辞手法或带有修辞效果的各种方法,也能为课堂增添不少情趣,让严谨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原理、规律,学活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一、用“比喻”形象说理低年级的课堂上少不了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如书写“2”时,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下“2像什么”。学生回答:“像一只小鸭子,像一个倒挂的钩。”教学“7”时教师问学生:“7像什么?”学生回答:“像一把镰刀,像一把手枪,像爷爷的拐杖。”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再写数字,轻松有趣。  相似文献   

9.
一、巧用修辞手法。巧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能使人、物、景栩栩如生。如写《秋天的校园》中的“菊花”:“秋风瑟瑟,一盆盆秋菊的小脑袋在不停地、快活地摇晃着,还不时悄悄地把头伸进我们的教室里,好奇地欣赏着这几十双求知的小眼睛,吮吸着知识的甘露。”这段巧用拟人的手法写秋菊,惟妙惟肖地把人与景融为一体, 多么形象有趣啊! 二、巧用俗语。  相似文献   

10.
一、形象的比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开始就以“战士们像潮水一般”的明喻突出了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无敌声势;而当写到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猛地一拉导火索”,其生命危在旦夕之时,作者用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个明喻,展现了董存瑞临危不俱、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令人肃然起敬。二、巧妙的拟人《林海》中“大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句话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是因为:首先从这句话中的“打扮”一词可看出在这里是把大兴安岭当作人来写的。从后面几个分句…  相似文献   

11.
《白公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俄国作家叶&#183;诺索夫分别从白公鹅“慢条斯理”地走路,“无忧无虑”地活动等方面介绍了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和有趣的反语等修辞手法,使白公鹅显得更加鲜活,更加与人亲近了。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精读课文《白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在《白鹅》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本文,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体裁。它用想像、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把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聚积起来,汇聚成另一个奇幻世界。它具有奇妙的幻想,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深受儿童乃至成人的喜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中也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作文     
低年级作文,还是要保持童真、纯洁的眼睛来看待世界。对他们的作文要求,就是将看到的有趣的事写清楚就可以了。《我和爸爸打羽毛球》就是很好的体现了上述要求。很简单,很直接,没有累赘,只是很干净地把事情说得很清楚。《夏天的雷雨》则要复杂一些了。文章里已经出现很多孩童形象化的比喻,“天像猴子脸”;还有拟人手法的运用更加使文章生动、可爱,“太阳公公打了哈欠”、“花草树木都很高兴”、“蝉唱起了歌”。而且小作者的观察能力很强,他对事物观察很仔细。不象很多其他小学生看事物很粗线条。他能看到乌云的密布,雨点如黄豆般…  相似文献   

14.
我教《沁园春(雪)》一课,讲到其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时,把毛主席如何将静止的群山和高原写成象有生命的银蛇、腊象一样,在冰封雪飘的大地上舞动、奔驰,作了详细解释;并指出这里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达了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课后,有位听课的同志向我提出:毛主席为什么在这里要把静的写活,表达了什么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呢?经他一问,我发觉自己对教材钻研得没有深透。再下班一了解,果真学生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怎样怎样是拟人手法”,不知道为什么要运用  相似文献   

15.
王晶同学问:“《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作者用比喻、拟人,用了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用了象征。手法多了,我就觉得搞不清楚,特别是象征,与比喻、拟人容易混淆。老师,你能给我讲讲吗?”好的,抒与情散文中常常用到象征手法,象征就是托物言志,和比喻、拟人有以下区别:一、角度不同。象征是创作手法,是一种借所托之物寄寓所托之义的手法。比喻、拟人则是一种修辞手法,修饰语句使之更完美,更通俗易懂的手法。它们的本质属性是不同的。二、范围不同。象征一般是通篇运用,如杨朔的《荔枝蜜》。文章开头写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奖励》2005,(3):19-20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教育家,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残疾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高士其是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传播者,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毕生致力于把科学交给人民和教育青少年,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科普作品,并领导着近2000万人的科学普及工作队伍。高士其逝世后,中共中央组织部确追认他为"中华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以细腻的笔触,大量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林之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恬淡的自然画卷,让读者阅读时心旷神信、精神一振。对于文中出现的诸如“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修辞方法,如果从划分句子成分上看,有两种结果:其一:引用、比喻。不含拟人。“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凸凸凸————土语插入语谓宾语此种句子成分分析方法根据《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根据主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感觉,全句便只是比喻,不含拟人成分。其二:引用、拟人、比喻。重在拟人。“(吹面…  相似文献   

18.
关于比喻     
本从作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种现代汉语修辞中关于“比喻”教学的新方法,即将比喻的主体、喻体、喻词三关系运用公式化进行直观教学,由此可以将比喻和非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及其他修辞方法之间的关系辨析清楚,有助于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9.
《安魂曲》是俄罗斯阿克梅派诗人阿赫玛托娃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部真正具有人民性的作品,是民族悲剧的回忆录。在这部作品中,诗人综合运用自传性书写、多重叙事视角、声音叙事、文本间性及比喻、隐喻、拟人等诗学手段,反映了一对母子、一个家庭的遭遇及同时代人的命运和整个民族的悲剧,使其成为用血与泪凝聚而成的“人类苦难纪念碑”式的宏伟史诗。  相似文献   

20.
谜语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按照儿童年龄特点入选了一部分物谜。物谜是用类似歌谣的形式,以比喻、拟人的手法和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事物的。现以二册37课《谜语》的三个物谜为例,略谈谜浯的作用和教学。一、谜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人们去索求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一种动力。谜语内容丰富,包罗万象,适应儿童好奇心的需要。因此,猜谜是一种有趣的脑力游戏,容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积极地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