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位换算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的学生只知道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化为低级单位的名数时,用进率去乘高级单位的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为高级单位的名数时,用进率去除高级单位的数,却未能彻底弄清化和聚的算理,因而在单位换算中或者不出现化聚的过程,或者出现一些错误的化聚过程。如:  相似文献   

2.
案例1:“名数换算”中的“统一美” 在学生掌握了高级单位名数化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很多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10D、1000……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讨论后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为他们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能主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在“名数的化聚”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化聚中到底是乘以进率还是除以进率模糊不清,就算他们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化为低级单位的名数,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聚为…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要求 熟记常用的长度、重圣、时间、面积〔地积)、体积(容量)等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正确、迅速地进行名数的化法、聚法。 二、复习建议 耍求学生在熟记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的基础上,主要掌握名数的化聚。 1.化法: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变成同类低级单位名数,用高级单位乘以进率。 例2.0526吨二()吨()公斤()克 3公里3。米,()米 ,.’ o.0526xl000,52.6(公斤), 0 .6x 1000,600(克) .’.2.o526吨,2吨52公斤600克 3又100。+30,3030(米) 2.聚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成同类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筵名数,用低级单位灼全数除以进牢,厂得灼…  相似文献   

5.
乘进率     
《小学生》2006,(4)
高级单位名数低级单位名数乘以进率例如:3小时20分=( )分一看:把“小时”化成“分”是从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二辨: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乘法。三想:1小时=60分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六册数学课本第132页的例3、例4,是面积单位间的改写。这部分教学内容旧时教材的提法是:“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叫做化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叫做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得清楚的人,必定想得清楚,想得清楚的人,才能说得清楚。在“名数改写”的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说”的训练,既有助于学生理清改写的思路,提高改写的正确率,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名数改写中如何进行“说”的训练呢?1“.说”要求。即说清楚题目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如,45秒=()分,让学生说出:是把时间单位“秒”改写成“分”,题目要求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2“.说”方法。即说出改写中所用的方法,是用“乘法”改写还是用“除法”改写。如,0.8平方米=()平方分米,…  相似文献   

8.
秋风 《小学生》2006,(4):I0014-I0014
同类量不同单位名称的名数互化,是同学们感到困难的地方。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名数间互化的—种绝招——四字诀。—看:就是看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低级单位的名数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二辨:辨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在进行“名数的改写”时,可以按照一看、二想、三定这“三步曲”来进行。一看题目:看清题中要改写前后的计量单位,弄清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  相似文献   

10.
化聚单位按级分隔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单位的互化,特别是低级单位聚成高一级单位或者复合单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往往会出现“教师说不清,学生弄不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把需要化聚的数量先按照“量”的进率定级分隔,然后按分隔的结果再进行化聚,效果较为理想。具体过程如下: 1.定级。小学数学中,涉及数量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为10,  相似文献   

11.
名数的化聚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在掌握这部分知识时,容易产生概念模糊,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混淆,化、聚换算掌握得不好等问题,其原因有三点:1.传统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2.在教学中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而直接导入抽象概念,由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理论概念的环节,重视不够。3.死搬硬套,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化、聚的内涵。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在教育理念上己达成“以人为本”的共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意识,对解决小学生掌握名数的化聚问题是十分有益的。一、自然过渡,导入主题名数化聚的知识是把实际生活中的名数单位问题理论化、系统化。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到,这就为教师自然过渡到课题提供了一条通道。例如,时间单位的问题,老师应尽可能从实际出发,用亲切的语气问:同学们,你们早晨是几点起床的?晚上又是几点睡觉的?一节课有多少分钟?把抽象的问题生活化,学生能从中感悟到时间的概念,再学习起来就容易了。二、重视参与,主动探究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名数化聚的知识学习,不是让学生被动掌握教师给出的结论,而是由学生亲自参与,主动的、富有个性的...  相似文献   

12.
含有计量单位名称的数又叫做名数。例如,3小时,8米5分米等。在“3小时”这个名数中,“3”是数,“小时”是计量单位名称。我们不能单单把“小时”说成为“名数”。只含有一个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例如,7丈、10平方厘米、2斤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量的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例如:5亩6分、2元4角5分、8立方米24立方分米等。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将名数互化。如通常有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化为低级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运算里,同一类量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实质上就是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而高、低级单位各数之间的化聚,也就是恒等地把某一名数的计量单位,改肿同类不同级的另一计量单位表示。据此,我认为在教学时,必须教会学生抓住的关键是: 1.正确地审定单位名数间的“类”和“级”; 2.熟悉相邻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3.用“同类不同级”(或含有不同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同一个量时,必须“恒等”。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注意要求学生熟悉计量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也注意要求他们熟悉同类计量单位间不同级的排列顺序,以求克服单位的名称混淆、  相似文献   

14.
?复习1·填出你学过的计量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时间单位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2·在○里填上“ ”、“-”、“×”、“÷”。(1)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进率(2)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进率练习1·在  相似文献   

15.
在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实验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第十册中有两种说法值得商榷。说法1:“在实际中,同一种量不同单位的名数。常常需要进行相互改写。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用进率去乘,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用进率去除。”(教科书第十册第160页)在这  相似文献   

16.
量的计量     
复习1·填出你学过的计量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时间单位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在○里填上“ ”、“-”、“×”、“÷”。(1)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进率(2)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进率(3)3小时40分=(  相似文献   

17.
把一个高级单位改写成一个低级单位,或者把一个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时,到底什么情况下该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什么情况下该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呢?这个问题往往是困扰许多学生的一个谜团。  相似文献   

18.
理清脉络突出重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知识。因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推导小数乘除计算法则的依据。在复名数的化法和聚法中,把一个用高级单位表示的量化作用低级单位表示的量,其进率是多少,小数点就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把一个用低级单位表示的量聚成用高级单位表示的量,其进率是多少,小数点就向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要求1、这部分内容的复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公制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名数的化聚和统计图表的制作.复习重点是名数的化聚和简单统计图表的制作.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的地积单位“公亩”、“公顷”以及“平方千米”,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土地面积的计算及其单位间的化聚。教学重点:公亩、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化聚。教具准备:标杆八根;进率卡片;十米长测绳一根。课前准备:用八根标杆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