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4年,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私营企业主收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私营企业主社会属性问题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对于“建设者”的定性认识上高度一致,但对于“劳动者”和“剥削者”的定性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在私营企业主按资本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是否存在剥削问题的研究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多数学者认为存在着剥削现象,少数学者则坚持不存在剥削的观点;在私营企业主收入的形式、来源及其性质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尽管分歧较大,但大体上主张把私营企业主收入划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大类,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剥削收入在非劳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剥削程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按生产要素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与剥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所有者的收入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工资部分,它仅相当于消耗掉的劳动力这个人力资本的本金或称为折旧费,但这并不能称之为"报酬";另一部分是按投入的劳动力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取得的报酬。资本家(企业主)的收入中包括劳动收入和合理收入,并不都属于剥削。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现阶段剥削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经济中的剥削现象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承认其存在的剥削性,同时又不能把私营企业主的全部收入都看作是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即剥削收入。对我国私营经济中的剥削现象采取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行为进行规范、限制与引导。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之一的私营企业主列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章从私营企业主是不是劳动?私营企业主是不是剥削?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江总书记根据我国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提出的“建设”这一新概括,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私营企业主是我国迅速兴起和发展的一个群体.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方法,以温州私营企业主的特征为实证分析个案,从私营企业主的所有权性质、劳动和收入的特点、与雇工的关系以及私营企业主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联系等角度对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必须保护私营经济主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营经济主是稀缺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市场经济中的能人,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带头人,是复合型人才,他们得到的收入形式是混合型收入。他们的收入包括经营管理劳动收入、科技劳动收入、风险收入、资金收入和剥削收入等,这些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当前必须尽早建立和健全保护私人财产具体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从属于资本的管理与监督劳动的二重性质.从理论上反驳了资本家的收入来自于管理与监督劳动的报酬的错误观点:同时与一些人提出的"私营企业主收入来自于经营管理劳动报酬"的观点进行了商榷:一方面,肯定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主经营管理劳动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从属于资本的这种经营管理劳动是一种具有剥削性质的劳动.  相似文献   

8.
高一《思想政治》(上册 )是这样给私营经济下定义的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这表明 ,私营经济是存在劳资分离和雇佣关系的经济形式。据此 ,在讲它的特点时 ,相当部分教师认为私营经济存在雇佣剥削关系 ,私营企业主所得就是剥削工人所得 ,私营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 ,从而给学生埋下了“仇视”私营经济的种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应消除体制性障碍 ,“放宽市场准入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我国现阶段与过渡时期的私营经济进行了比较研究,概括出6个不同特点:二者的产生发展及行业分布不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及所处地位不同;企业主及其与雇工的关系不同;生产经营方式不同;对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利用不同;私营经济所起作用及对其采取的政策不同。文中还探讨了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的二重性属性特征:服务性与破坏性;劳动者与私有者;按劳取酬与雇工剥削;促进生产力发展与追逐资本增殖。因此,要实行正确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我国现阶段与过渡时期的私营经济进行了比较研究,概括出6个不同特点:二者的产生发展及行业分布不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及所处地位不同;企业主及其与雇工的关系不同;生产经营方式不同;对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利用不同;私营经济所起作用及对其采取的政策不同。文中还探讨了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的二重性属性特征:服务性与破坏性;劳动者与私有者;按劳取酬与雇工剥削;促进生产力发展与追逐资本增殖。因此,要实行正确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资本的贡献不在于参加使用价值的创造从而协助价值的创造,而在于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私营企业主的收入除少量来自经营管理的劳动报酬,主要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不是资本的贡献所得;以雇佣工人数作为区分私营企业主与个体户的标准,既有可行性也有科学性,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主的本质属性应是剥削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有经济虽然会在公有制的影响下,发生某些特点的改变,但其根本性质不会变化,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不存在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2.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理论必须坚持。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劳动价值论,首先必须承认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同时,要在肯定马克思强调的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位这一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的同时,充分认识到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也创造价位。特别是要克服和消除对私营经济的偏见,不能不作具体分析地把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活动简单地斥责为剥削活动。私营企业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他们的管理活动也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3.
私营企业主一方面作为协作劳动的指挥者,参与商品简直的创造和实现,具有劳动者的性质,另一方面同过雇佣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具有剥削者的性质。对于其中的剥削成分,应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总之,私营企业主和其他阶层一样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4.
融资租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结合民营企业及其融资方式的特点,提出通过融资租赁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私营企业主参加劳动,创造了财富,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财富,有其劳动所得,但主要来自于剥削所得,所以又是剥削者。私营企业主对社会的贡献应该肯定,但贡献只能说明其一般社会属性,确定其特殊社会属性,要从他们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收入的来源和分配状况去判断。  相似文献   

16.
私有经济是存在马克思剥削的必要条件,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会有不同程度的剥削。剥削大小是企业主所面临的劳动力需求市场竞争状况、企业主所付出的管理和创新劳动水平以及产品的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正是由于当时劳动力需求市场存在的非竞争性、企业主所付出的管理和创新劳动水平低以及产品销售市场上的弱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马克思所阐述的英国工人当时所受到的严重剥削的历史事实。因此,理解我国私营经济的剥削问题也需要从以上影响因素加以综合考察和判断,而不是一概地认为凡是存在私有成分的企业都存在同等程度私有制下的严重剥削现象。  相似文献   

17.
温州民间借贷风险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民间借贷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对活跃,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2011年是温州民间借贷风险凸显的一年。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生产经营运行困难加大、资金链断裂、企业主出走、借贷规模超过千亿、民间借贷纠纷案猛增和部分中小企业倒闭等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民间借贷利率与政策利率脱节、国家金融监管缺位、银行中介功能弱化;部分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民间借贷市场:民营企业追逐高额利润,实体经济“空心化”。因此。民间借贷的治本之术,就是要将民间地下融资合法化.开拓证券、股权投资、国外投资等资本市场.目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8.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解放了我国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再认识。但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现象的出现。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也要清醒认识到过大的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影响。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非公有制经济是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引导大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和途径,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收入、单位类型和政治面貌的群体,从品格追求、工作成就、家庭、金钱权力、从众认同、法律规范、人伦前提、公共利益8个维度,对大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多元比较分析讨论。认为大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构建核心价值观应从,灌输国家意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培育、传播核心价值观途径、方式的多样化;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等方面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