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从脑功能与脑结构两方面介绍了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研究.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左半球背侧通路与腹侧通路激活不足,右侧相应脑区出现代偿性激活;在脑结构方面,阅读障碍者左侧语言区白质和灰质的微结构异常.此外,简要介绍了汉语阅读障碍的脑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分两个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功能整合研究和训练干预研究.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拼音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以中文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阅读过程中大脑的激活部位存在差异。关于母语阅读障碍儿童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是近年来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的热点。双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假设主要有两种语言相互依赖假设和正字法依赖假设。前者认为母语的阅读障碍可以自动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后者认为母语的阅读障碍是否会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要依赖两种语言的正字法特征。我们认为这两种理论不是相互矛盾的,阅读障碍是否会同时出现在两种语言中可能取决于这两种语言是否共用了相同的有缺陷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通过比较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阅读正常儿童完成同音语素理解任务的情况,来测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素理解能力.结果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阅读障碍组判断成绩都比阅读正常组差,且差异显著.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存在缺陷,支持汉语的语素意识缺陷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的回顾发现,不同研究之间在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筛选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研究者使用的发展性阅读障碍筛选标准主要包括:基于排除式定义的筛选标准、基于PASS理论的筛选标准、基于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差异的筛选标准、基于语音意识的筛选标准和基于教育矫治效果的筛选标准。本文分析了这些筛选标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筛选标准的取向。  相似文献   

5.
借助Bicomb文本挖掘软件和SPSS17.0软件对我国近年来阅读障碍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矩阵转化,构造高频关键词聚类图和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挖掘出阅读障碍的五大研究领域,分别是阅读障碍的认知和脑机制研究、脑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眼动和病例对照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研究、阅读理解障碍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概述了英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其中语音意识障碍被视为是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视觉空间认知被视为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工作记忆障碍和元认知障碍则是预测阅读障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王梅先 《文教资料》2009,(7):126-129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障碍,严重阻碍了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患有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儿童在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及社会性发展方面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诊断、矫治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矫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已有研究发现,如果能在早期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进行恰当干预,就能使70%患病儿童的阅读能力得到改善。如何通过干预帮助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更好更高效地进行文本阅读,是目前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课题。文章基于阅读发展六阶段模型,遵从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规律,从语音意识层面、字词层面、句子篇章层面、阅读策略层面四个角度,对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干预方案进行了回顾性梳理,为处于不同阅读能力发展阶段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提供合理的干预方案参照。建议今后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干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方面:(1)干预应该根据儿童阅读能力发展规律开展,以弥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当前存在的缺陷为短期目标,帮助他们达到该年龄段正常儿童阅读能力水平为长期目标;(2)加强有关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策略的干预研究;(3)干预方案应与语文教学过程相结合,使干预效果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巩固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迄今还没有一套标准的、为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评估方法,这极大地影响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通过对当前使用中的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评估方法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理解发展性阅读障碍一般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认知的特异性,提出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诊断测试应包括单词解码能力测试和词义通达能力测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从筛选标准、亚类型鉴定、认知缺陷、认知神经机制、教育干预五个方面对发展性阅读障碍文献进行了分析,建议今后从拓展研究领域、加强诊断标准的规范化、增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和完善实验操作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发展性阅读障碍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领域。国外研究者基于认知和生物因素提出了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语音缺陷、小脑缺陷、一般性大细胞功能障碍等理论,并考察了患者的眼动特征,提出了有效的诊治方法。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主要局限在语音和正字法领域,也涉及局部脑区的功能缺陷,但还未从多角度测查其成因,如眼动。该文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发展性阅读障碍患者的眼动特征及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获取的近20年667篇汉语阅读障碍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汉语阅读障碍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在国际上有较高影响力,拥有众多具有科研实力的机构及学者;汉语的阅读障碍研究主要围绕儿童阅读发展及发展性阅读障碍相关的话题展开;当前研究主要关注视觉注意广度或语法技能与阅读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儿童阅读障碍的研究逐渐从心理发展和认知加工角度转向利用神经科学方法来对阅读障碍的神经机制(包括脑区定位和时间进程等)进行研究。在评析阅读障碍神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儿童阅读障碍研究对早期教育的启示:应重视阅读障碍对儿童发展和学业成绩的影响;应及早发现阅读障碍并利用神经可塑性研究成果制定出相关矫治计划;利用脑成像技术可检测阅读障碍矫正效果。同时,本文对汉语阅读障碍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some form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is presumed, evidence establish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dyslexia an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has been correlational. Recently, neuroimaging and postmortem studies have begun to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implicating neuropathological structures in dyslexia. This article reviews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tudies examining deviations in brain morphology which appear to be associated with neurolinguistic functioning. Methodological and technical issue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ir own and others research,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dyslexics show variations in specific brain regions, namely, reversed or symmetrical plana temporale (LR), smaller insular length bilaterally, and symmetrical frontal regions. Moreover, recent studies by the senior author and colleagues suggest that specific reading tasks are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variations in brain morphology. Symmetrical frontal widths was related to poorer passage comprehension, and reversed frontal area symmetry was related to poor word attack skills. Though many conceptual and technical issues remain unresolved, neuroimaging procedures appear to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importance of deviations in normal patterns of brain morphology in dyslexia.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快速命名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主要讨论了快速命名对发展性阅读障碍产生预测性作用的主要原因:语音能力、正字法能力和任意性的形音联结.虽然鲜有研究涉及任意性的形音联结,但这个因素在形音关系不透明的汉语中,可能与阅读过程和快速命名都存在很大的相关性.今后应设立一个有效的统一的鉴别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标准,逐渐形成中文阅读发展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多感觉学习是指同时呈现视觉、听觉、嗅觉、体感觉等不同感觉模式信息组合获得经验与知识的学习方式,较单一感觉学习模式表现出诸多优势。本文首先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回顾了多感觉学习的脑基础,即多感觉整合。多感觉学习增强了不同大脑部位的激活水平,同时加强了不同脑区之间的功能联系,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提高。研究表明阅读障碍和自闭症患者的多感觉整合能力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因此通过多感觉学习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多感觉整合能力,从而起到较好的行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7.
For 25 years now, there has been a serious attempt to get at the fundamental cause(s) of dyslexia in our laboratory.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brain underpinnings of the linguistic dysfunctions seen in dyslexia, but attempts to get at its cause have been limited. Initially,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the brains of persons with dyslexia who had died and their brains donated for research. These observations were modeled in animal model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ull extent of anatomical and developmental brain characteristics. More recently, models have begun to employ genetic manipulations in order to close the gap between genes, brain, and behavior.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a lecture given in memory of Dr. Norman Geschwind to the Inter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 assembly in Philadelphia in 2004, I outline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leading up to the most recent findings. These findings consist of experiments using methods that interfere with the function of DNA, using as constructs genes that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dyslexia, which cause developmental problems of neuronal migration in rats, secondary brain changes in response to the migration problems, and abnormal processing of sounds.  相似文献   

18.
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注意转换缺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注意转换缺陷近十年来广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者发现阅读障碍者在注意转换上表现出时间延迟,并且时间延迟同时存在于多通道;阅读障碍者在注意转换的空间特点上表现出"左视野忽视"的左右空间加工不对称现象;阅读障碍者的注意转换时空缺损影响其词汇加工和阅读.在对阅读障碍者注意转换的未来研究中,应当排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干扰,同时控制被试选取、研究工具等,进一步明确注意转换缺损与阅读障碍者言语加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