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傅抱石的艺术生涯中,郭沫若对他帮助很大。如果说是徐悲鸿发现了傅抱石,那么影响了傅抱石,最终使他成长为一代大师的,则是郭沫若。早在傅抱石于南昌师范附小任教时,时任北伐军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的演讲就  相似文献   

2.
3.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喻人,早年留学日本,攻东方美术史学。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傅抱石在传统的美学观念上建立起来的造型方法和笔墨技巧,塑造出了高古典雅的中国人物画。他的人物画造型夸张洗练,着重气韵传神,笔墨语言新颖、独特,潇洒灵动,善于把水、墨、色融为一体。他将山水画法融合到人物画创作中,画面意境深邃,令人陶醉,使观者仿佛可与这些画中古人共游。  相似文献   

5.
傅抱石以民族美术复兴为己任,借鉴域外美术精华,对传统文人"诗意画"进行了革新,成为现代中国诗意山水画创作的典范。文章围绕傅抱石在诗意山水画现代性转化过程中,对绘画观念的现代赋形、现代性绘画语言的提炼和现代性诗意的创构等方面所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1942年,傅抱石在重庆举办画展。展厅内,一百多幅雄奇瑰丽、苍润浑厚的山水,和形象高古、超凡绝俗的人物,深深吸引着观众。一时间,谈论傅抱石的绘画成了热门话题。画展上的作品,除了非卖品,竟被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的引领者,傅抱石一方面继承了"尚古"的民族审美传统,以古为新、以形写意,开拓了古朴雅正的艺术审美空间,彰显了民族绘画的诗意追求;另一方面,其延续了"文、人、画"的传统绘画精神,坚持文为人而化、画因人为美的观念,结合民族抗战现实,创造性地对传统笔墨技法进行革新和改造,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抱石皴"。显然,傅抱石的绘画美学在总体上体现出民族性品格,也凸显了其作为人民艺术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傅抱石个案研究的深化有赖于新的美术文献的发现。作为从江西走出的美术家,傅抱石也以美术文献的方式在江西现代美术史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通过对江西地方史料的整理,发现了《致熊式辉信札》、《抱石画风》、《抱石先生的画》三篇美术文献,这些文献为研究傅抱石早年求学经历与20世纪40年代美术界对傅抱石中国画的评论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史料。  相似文献   

9.
雨花台,在南京中华门南,俗称石子冈。相传南朝梁代云光法师曾在山顶筑台讲《法华经》,届时天上落花如雨,遂有雨花台之名。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里成为国民党杀害革命志士的刑场。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傅抱石提出要革新——"其命唯新",创造了"抱石皴"—散锋笔法,完成了自己的中国画图式革命,同时把山水画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切表现了傅抱石的使命感,其实傅抱石的一生就是"其命唯新"的一生,正是这"其命唯新"指引傅抱石走向成功,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流的画家。  相似文献   

11.
傅抱石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雕刻家,他早年出国留学日本后回国执教。他擅长山水画并独创"抱石皴"画法,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傅抱石早年在南昌求学期间生活艰苦,但他依旧对"刻印"、"绘画"不断钻研,并在南昌一师读书期间完成了《国画源流述概》和《摹印学》两部著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相似文献   

12.
傅抱石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山水画家,傅抱石在中国画坛上留下"抱石皴"和异于古今山水画画家的"水法",在时人山水画中独树一帜,值得思考和阐释。傅抱石水法的特点、他与同时代画家水法的异同以及傅抱石水法成因尤其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傅抱石一生创作了数量可观的绘画、篆刻等作品,这些作品追求"文、人、画"三格的基础协调——即作品完成的三大要素"素养、画家、技艺",重点表现在绘画的现代形求和篆刻的精神意求两方面。同时,傅氏作品又潜隐着特有的"性理观"内涵——"性灵"思想,基于此展开的作品具有"主观美学""民族性""愉悦的现代性"等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4.
观现代艺术大师傅抱石先生的《春光烂漫图》,及当代著名中国美术史论权威、书画家王伯敏教授的《野航图》,尽现二位艺术大师传统山水画之深厚功力,融古合今,中西一炉,将工笔和写意、水墨和色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特别有趣及巧合的是,二位先生的画中都一样绘有  相似文献   

15.
1935年5月10日,傅抱石书画篆刻展在日本东京银座松坂屋举行.这是他赴日留学一年多成绩的结晶。很少有人知道,傅抱石此次办展另有深意。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的铁蹄践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泱泱中华被视为东亚病夫,  相似文献   

16.
"抱石皴"是在傅抱石深厚的文化素养、娴熟的绘画技法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中产生的,四川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和傅抱石不断的探索与体悟是"抱石皴"逐渐成熟的关键。它所采用的技法打破传统中国山水画"皴擦点染"的固定程式,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又一次创新与突破,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皴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山水画作家的喜爱,其背后体现的抱石精神成为了特定的文化符号,融入到民族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艺术作品中动势的表现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首先阐述艺术家与艺术理论家对艺术中动势的关注与挖掘;其次,表达动势的最佳途径是对艺术观察与表现进行变通与创新;最后以新皴法的发明、对比因素的运用与艺术化处理绘画造型为例,阐明杰出的画家们为生动表现画面的动势所做的绘画技法上的创新与努力。本文以画家傅抱石、陆俨少的艺术探索作为具体例证贯穿文章的始终,以说明艺术大师们为追求生动的艺术表现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与努力。  相似文献   

18.
1963年端午节,风雨如注的南京,在江苏省国画院所在地桐荫馆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原来,画院为了培养一代新人,刚成立时就从全国各地招收了一批热爱国画事业且在艺术上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来这里深造。三年过去了,今天正好是他们结业的日子。作为院长的傅抱石,自然要来主持典礼为学员们送行。  相似文献   

19.
袁琼 《儿童音乐》2008,(6):70-71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在他的教学心得中写道,他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在每一节课前要唱一首歌,且唱歌时目光要注视黑板,在唱出内心情感的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眼前浮现出歌曲所表现的画面。这种有声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感官上感知了歌曲的美,表达了美的意境,又再现了美的艺术形象,使学  相似文献   

20.
想不到那天清晨,一阵清越的乌鸣穿过薄薄的窗纱,从两丈外的树梢上把我唤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