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心月圆     
慈悲的心大家都会唱《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相似文献   

2.
人生四章     
大家都会唱《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晓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20,(1):12-18
在对天台山家山外之争的诠解上,唐先生近山外,他指出,真心与妄心皆可成观,性起之"性"在第一义上为性体之"性",性具之"性",最初表"本性",性具与性起不能作为判别圆、别之标准,山外派代表了当时中国佛学发展之一新方向;牟先生立足于山家,他指出,天台观心只能观妄心,性起之"性"指"清净真如心",性具之"性"有"本质"和"法性"虚实两层含义,圆、别之根据在于性具与性起的不同。山外派造成了天台思想的混乱。  相似文献   

4.
人生四章     
慈悲的心大家都会唱《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晓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当你唱起这首歌,马上会想到青  相似文献   

5.
<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1914年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一片凄然。许幻园站在李叔同家门外悲切地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罢,许幻园挥泪而别,连好友家门也没进,李叔同独自在雪中站了很久才返身回家,他关上门窗,让妻子弹琴自己作词,含泪写下百年来无人超越的经典《送别》。  相似文献   

6.
黄雪琴 《师道》2012,(10):42-44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小时候,寄养在外婆家。暑假的一个月夜,因为小姨一遍又一遍地低吟浅唱,与这首《送别》狭路相逢,似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种透明而无法言说的忧伤在心湖荡漾开来。能作出这样绵长深情曲子的人.一定是个慈悲重情之人吧!  相似文献   

7.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著名的现代歌曲《送别》,其中正包含了古人送别时的种种景况。这其中的大多数行为我们现在可能不会做了,但是从古至今,那一腔别情,从来不曾磨灭。  相似文献   

8.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 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 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是中国现代文艺的先驱,他早年留学日本,专攻西洋油画和音乐,是把油画艺术、钢琴和话剧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曾尝试把西洋名曲填上自己的歌词演唱,这首《送别》就是根据美国人约翰·奥德威的《梦见母亲》填写的。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论证:(一)李白隐居读书之“岷山之阳”指青城山;(二)杜甫《不见》有“匡山读书处”之句,匡山即庐山;(三)李白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戴天山乃青城群峰之一“成都戴天山”;(四)所谓《别匡山》诗决非李白作品.前两个问题前人多已论及,而我则进行了详细论证.第三个问题是我率先提出并加以论证的.对第四个问题的探究旨在辨别真伪,防止谬种流传.详见我的《李白与青城山》、《杜诗<不见>辨疑》、《“匡山读书处”与<别匡山>诗析疑》、《李白为什么要隐读于青城山》等文.在此期间,蒋志先生发表了《李白未隐青城辨》,后改作《<李白与青城山>质疑》重新发表,后又写《李白与大匡山》自署’中国李白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后改作《岷山之阳·戴天山·匡山——李白隐居读书处》发表.这几篇“蒋文”都对我的某些学术观点进行了辩驳.我认为,欲论证李、杜作品中某些词句的涵义,特别是涉及他们行踪的某些地名的指向,当以发掘和运用唐代  相似文献   

10.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送别歌早在二十年代就风靡一时了。前两年放映电影《城南旧事》又唤起人们对它的怀念,歌的原作者,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他是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是音乐家,还是戏剧家和诗人,以一身兼数家而无不精通。  相似文献   

11.
汉代学者刘歆在给汉成帝的《上(山海经)表》中说:禹治水时,“益与伯翳士驱禽兽,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逮人迹之所希至,及舟舆之所罕到。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上,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相似文献   

12.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小令是元朝张可久的怀古名作,风格沉郁,感情强烈。前三句列举了三件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岸;孔明、周瑜率蜀吴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班超建立了安定西域的功勋却白白在玉门关外耗尽生命。这三件事,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而且在性质上有失败与成功之分,有得志与失意之别,看起来似  相似文献   

13.
袁合鹏 《师道》2006,(7):1-1
又一次在静静的深夜里看《城南旧事》,也又一次陶醉在《送别》的旋律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穿过时空去看这部20年前的电影,仍旧沉浸在感动中,英子可爱的面孔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面前,我也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老北京胡同里发生的故事中。英子带着太多的疑惑静静地离开了北京的老胡同,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不断地触动着英子,伴随着她金色的童年。成长中伴随着不断的失去和不断的寻找,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朋友家人师长也渐渐成为我们的回忆。可我们是…  相似文献   

14.
小朋友们都看过老电影《城南旧事》吧?还记得它那优美动人的插曲吗?“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暖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校园里无人不晓的歌曲《送别》,直到今天还在不停地传唱。听着它,人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中,陶醉其间,久久不能忘怀。其实这并非一首地道的中国歌曲,它的旋律来自一首美国歌调《梦见家和母亲》。外国歌调的竞相传唱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很普遍的现象。《送别》的词作者是李叔同。这位近代中国文化界的奇…  相似文献   

15.
<玉台新咏>专收表现男女之情及与女性有关的诗歌,所谓"但辑闺房一体".但其中尚有不涉"闺房"者,可谓之别调.<玉台>别调与常调之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了男女之情以外更为宽泛的情感;二是对世态风情的反映较之常调更为丰富.将常调与别调一并观照,才能认识<玉台新咏>的全貌.  相似文献   

16.
夕阳爷爷     
xī yáng yé ye nǐ tīng zhe夕 阳 爷 爷, 你 听 着,qiān wàn bié wǎng shān hòu luò千 万 别 往 山 后 落,shān hòu yǒu zhī hēi lǎo hǔ山 后 有 只 黑 老 虎,hái yǒu yī gè láng wài pó还 有 一 个 狼 外 婆。  相似文献   

17.
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是全面的。遗山的那些描写登山临水、表现隐逸之趣的词作,疏快超旷,清丽淡雅,颇得杜诗高旷清婉之致;遗山词还有缠绵悱恻、婉曲深挚的一面,既体现了他重言外意、倡韵外致的词学观念,又可与杜诗婉厚深远之神韵相颉颃。遗山词之学杜,可谓渊源有自,堪称“词中老杜”。其词之学杜,与宋代周邦彦词的学杜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西汉梁王所以将莹地选择在远离都城100公里外的芒砀山,原因有四;一是梁都睢阳以北乃黄泛区,不适于营造大型陵墓;二是芒砀山山石坚固,是营造大型陵墓的理想之地;三是梁王莽芒山可为高祖守庙,合于古代礼仪;四是梁国视芒山为“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19.
杜佑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对唐初民族政策的继承;安史之乱后,杜佑重新思索中央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主张"严夷夏之别",提出:"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来则御之,去则备之"的边防政策,是对唐王朝所临困境的一种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20.
祝家庄联合*外两个庄子,兽剥平粱 宋江带{《人马F山攻打祝窄庄. 札‘‘,}卟到处迁埋佚j;‘=j阱.‘最江派好j王后鸯和扬I^去探路刊、立与是用商议破庄之计 栽击投2兄家序、}说助他剿iP架山,然K里庙外奋,一浩能破序,水浒传故事之八——三打祝家庄$三舍工作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