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珊瑚岛》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儿童小说。本文通过对小说《珊瑚岛》的后殖民解读,分析了海岛空间及土著人的他者化表征,审视了小说《珊瑚岛》对帝国之外空间的想象建构。帝国儿童的凝视凸显了帝国的文化与种族优越感,为帝国的海外扩张正言。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迫切需要在专业建设中融入文化内涵.对于高职航海类专业来说,海洋文化底蕴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在航海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海洋文化教育,培养适应海洋文化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蔚蓝的海水.威力巨大的謦鸽,很难想象这两样东西之间能有什么密切的联系。然而,事实是,海洋的确就是人类核燃料的仓库。  相似文献   

4.
欧洲有两颗大牙,一颗叫西班牙,另外一颗叫葡萄牙。这两颗硕大的牙齿发现了地球是圆形的,发现了新大陆,从此,人们就记住了它们的名字。由于航海业的飞速发展,这两个国家占据着南欧的大片土地并且在中世纪的时候横扫了全世界。当时的世界上只有两种语言是必学的,那就是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可是,急速的兴盛带来的也是急速的衰败。后来的人们通过伫立在西班牙和它的每个殖民地的哥伦布雕像和安放在里斯本贝伦塔对面国家大教堂里的达伽马的石棺,记住了这些航海家的名字,却忘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早已经不再有航海者的激情。随着岁月的变迁,如今这两个国家的人们已经是另外一番模样。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海洋生态史学在中西方学术界兴起。海洋生态史研究可分为中西方两种范式,两种范式之内,又各自存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两个流派。“科学技术流派”致力于揭示海洋资源的数量变化和人类开发的生态影响;而“社会经济流派”主张融入政治、经济和文化分析,探寻资源危机的原因和生态保护的出路。未来海洋生态史学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流派交融,以及中西方的范式互鉴。  相似文献   

6.
巨大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 科学家首先对有毒鱼类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用某些鱼类体内的毒素制成的药物可能会有效地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他们从海胆中提取出一种叫做“波涅利宁”的毒素,通过研究,发现这种毒素能够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紧挨陆地的海洋,称为海,海之外称为洋,世界上的海和洋,大都是或窄或宽地连为一体的。如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与众多的海,都是连通一气的。只不过,洋的面积更大、更深。太平洋总面积达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  相似文献   

8.
答不完:日本地震引发海啸,看到视频好恐怖!再看到印尼大海啸的录像,简直就是世界末日来了。问不倒老师,这是史上最厉害的海啸吗?问不倒:在人类灾害历史上,海啸无疑是自然界最强大的灾害之一。海啸携带着巨大的能量,掀起排山倒海的巨浪冲向陆地,让滨海区域的海水陡然上涨,海水伴随着隆隆巨响吞没良田、城镇和村庄,摧毁几乎一切陆地设施。除了印度洋大海啸,1755年里斯本海啸和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夏威夷海啸,也同样是人类历史上的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组环保题材的散文。第一篇《关于海洋》,作者用和儿子谈话的口吻回忆家乡的那片海,然后又描述如今海滩被过度开发,被人为破坏,美景不再的丑恶现象。“没有了。儿子,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三个字更让人感到空虚了”,语气沉痛,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博览》2012,(4):16-17
夕里雪:笔名貌似文青。现实中却是个十足的小愤青。逃课、恶搞、倒卖假条无恶不作。坐硬座去过拉萨,也和大群男生挤过青旅。好歹也算双十适龄少女,却因为不梳头不洗脸穿睡衣上课而被讥为大龄库存。捧着小博走过了青春年少,也荣幸地看着她一步步走向风华正茂。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党的十八大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应对海洋世纪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回应海洋强国战略的呼唤,高校必须加强海权教育。当前高校海权海防教育还存在一些困境。高校加强海权教育必须更新传统海洋观念,强化海洋意识,建立海洋战略思维,建构大学生的科学海洋观。加强大学生海权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工程,是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的基石。我国要真正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质变与转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中国的海洋文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界定概念以推进类型化研究、选择经典并勾勒海洋文学史、开展海洋文学批评。今后需要进一步推进海洋文学类型化研究,引入生态思想重新审视“海洋性”“人文性”“文学性”的关系,建立起符合海洋文学特征的批评体系,让海洋元素参与丰富中国文学与中华文明的内涵,并为人类与海洋和谐共处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传统的农业民族,海洋意识相对较薄弱。今天是海洋的时代,寻找古代历史中的海洋观念是整个民族的自我正视。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古代部分)数次提及,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历史观中体现,不妨一试。首先是三国(吴)时期。一般教科书中都强调的史实:公元2 3 0年(东吴黄龙二年) ,“(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①,这是大陆同台湾官方关系之始。当时,吴国临海郡太守沈莹著《临海水土志》第一次记录台湾,然而如此壮举却无下文,为什么?事前,吴国重臣陆逊预见这次行动:“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不但率先于世界其他民族走向海洋,而且在搏击茫茫瀚海的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为世界海洋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海洋文化在郑和时代达致巅峰,随后直转急下。一出把中国推向世界,但却没有把世界带给中国的可谓既是历史亮点,又为历史拐点的交织着自豪与悲情的历史壮举,在郑和手中悄然落幕。此后中国由开放走向内敛,乃至完全封闭,进而造成中华民族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最终落伍。进入21世纪,中国终于迎来和平发展的大好良机,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目光转向海洋,藉此需要我们积极策应,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增强海洋观念和海洋战略意识,重塑海洋文化自信,推动并繁荣海洋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走海洋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5.
虎鲸小档案 姓名:虎鲸(或恶鲸、杀鲸、凶手鲸、逆戟鲸)。家族:海豚科。相貌特征:体形彪悍,头部浑圆,体色黑白分明,背鳍如戟。最爱吃:各种肉。  相似文献   

16.
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的大事。所谓西洋亦即婆罗洲以西的一切海洋,相当于现今的南洋和印度洋地区。此时的“西洋”表示中国南海以西的海洋,也就是说“西洋”与大西洋或欧美各国都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邬鸣 《高中生》2013,(27):48-49
1992年,一艘货轮在太平洋航行时沉没,2万多只黄色的橡皮鸭从此落入大海。2006年,大量的橡皮鸭被冲上美国的东海岸。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些弱不禁风的橡皮鸭在环游世界14年后,失而复得?月有阴晴圆缺,海有潮起潮落。朝涨夕退的潮汐背后难道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牵引吗?放眼远望那一望无际的海面,即使是无风的天气,海面依旧波光粼粼。口口相传数百年的"无风不起浪"难道是错的吗?那不知疲倦的海浪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唐宋以前,北部湾和渤海湾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海洋开发生机勃勃,两湾成为王朝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门户。元明以后,因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王朝对两湾的政策有所不同,致使南北海洋开发的走向出现差异。传统海洋开发在官民互动中不断前行,通过对两湾开发历程的比较研究,呈现出王朝政策下海洋开发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少年读者》2009,(7):41-42,96
在意大利的西边有两个重要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地处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于是就成为了首先驾船开辟新航路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巴瑶族人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先学会了游泳。他们在婴儿时期就将耳膜戳破,以适应海水压力。他们是一个没有国籍的海上游牧民族,数百年来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的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