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社会性的绝好机会。合作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社会性的绝好机会.合作交流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已经成为教学常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形成学习小集体。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交际和表达能力,对学生健康成长必定会产生积极效应。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涉及一个构成的问题,不管是三人小组还是四人小组,都需要有一个核心人物,那就是小组长。合作学习开展成效  相似文献   

4.
孙龙图 《考试周刊》2013,(39):187-188
<正>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都需要有效合作。应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合作,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  相似文献   

5.
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员间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  相似文献   

6.
正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但深入课堂,就会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随意性大。那么,如何有效克服小组合作学习的随意性呢?一、小组合作学习随意性的表现1.分组的随意性。有些教师在分组时缺乏系统考虑,一般是按照座位的自然位置前后两排或三排为一个小组,或者随便找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没有通过研究学生的情况进  相似文献   

7.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创新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分工、目标制定、合作精神培养、学习形式等七个方面的问题做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道出了合作学习的真谛,也阐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与他人合作,就极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合作是能够体现个人风采和精神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就可以结合"合作"这一理念,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打破以往全班合作学习的方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这一团体中明确责任分工,进行合作探究,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课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体现。高效的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有效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所提供的合作交流平台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性的竞争意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事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的高效也就意味着课堂的高效,因此把握了小组合作学习就抓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学习是先进教学方式的主要内容。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并且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不好,仅流于形式,这种合作学习将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下面就怎样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精神,提高信息素养. 一、创设探究情境 例如,VB教学中,在学习了InputBox语句、MsgBox语句和分支结构时,我让学生们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登录窗体: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让学生发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有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小组合作时讨论能否深入的关键生之间的合作最终应达到:有任务时,小组成员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有困难时,小成员  相似文献   

14.
何晓妮 《考试周刊》2013,(74):117-117
小组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互相协作、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不仅可以培养小组各成员个人的合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吴琼 《小学生》2013,(12):93-93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课标明确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任务型学习模式普遍流行的今天,学生除了要学会自己主动学习,还要学会与其他同学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解决老师布置的"任务",从而体验成功滋味,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有哪些意义呢?我觉得有如下几点: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团  相似文献   

16.
孙进宏 《成才之路》2014,(32):56-56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分组合作学习为形式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益于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有限度的,而且能力也是有限度的。想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就不要什么事情都一个人去做,要学会和别人合作,和别人一起去研究、探讨、分析知识,再学以致用。合作能力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通过看一个人的合作能力,就可以判定这个人的品质和道德素质。合作能力是现在素质教育中要求学生必备的品质。这样的品质在学生往后发展路途中至关重要。仅在初中教育中,就让学生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开设集体性学习模式,小组一起合作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在学习数学时的高效模式。如此下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有着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并且可让学生体验教学过程。如此,他们还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加强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团体精神。现在,合作模式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因为它不仅一改传统教学模式,还补上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漏洞。  相似文献   

18.
钱守旺 《云南教育》2003,(13):21-2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呢?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表现在:(一)有利于学生互助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发展人的社会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往,增强责任感,培养合作精神;学会正…  相似文献   

19.
小组合作学习与互动有助于学生们智力的充分发挥,对于学生们发展良好的个性也是有很大的帮助,从中会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和合作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互动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学会如何去表达,学会与他人交流,进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愈发紧密与频繁,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已为广大教师所共识。本文拟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作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