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确理解和把握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高二年级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部分学生分不清主次矛盾和矛盾  相似文献   

2.
刘琦 《考试周刊》2013,(87):121-121
文章介绍了三种差别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的方法:一是依据内涵和性质判断:在具体的习题中如果题目强调的是题中对比双方对立的一面.一般适用矛盾主次方面的原理.如果题目强调的是对比双方的相辅相成.则一般适用主次矛盾原理;二是依据命题的设问方向判断:如果材料侧重于解决问题。即改造世界。一般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如果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评价或看法,即认识世界,则一般适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三是依据标志性词语、典型的俗语、成语判断:题中出现“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抓主要矛盾的表现,题中如有“总的来说”、“识大局”、“判断性质”等时。则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相似文献   

3.
章绍麟 《考试》2008,(12):46-48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是关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极易混淆,是学生的易错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在高二哲学常识的学习中 ,很多学生对哲学原理的运用出现了张冠李戴的情况。其中 ,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哲学常识中比较重要的原理 ,混淆使用的情况特别严重。在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区分和把握这两个原理 ,我采用以下的教学“三步曲” ,效果甚好。第一步 :引出一组相关的选择题 ,让学生感悟问题1 “弹钢琴”和“单打一”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 ,它从两方面说明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A .抓重点就是抓中心 ,无法照顾一般B .只要抓住了重点就行 ,反对均衡论C .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 ,但也不能忽视支流D .既要抓…  相似文献   

5.
尤娟 《考试周刊》2014,(62):132-133
矛盾的主次观是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如果利用好矛盾的主次观进行《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枯燥、难懂的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6.
<正>一、两者含义不同哲学上,把事物分为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简单事物是只由一个矛盾构成,而复杂事物则是由多个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多种矛盾之间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其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方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既不能作直观的、经验的赫拉克利特式的朴素辩证法的理解和把握,也不能作概念的、思辨的黑格尔式的思辨辩证法的理解和把握,更不能作古希腊芝诺的“二分法”式的诡辩论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对它作实践辩证法的即从实践理解的矛盾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人们对矛盾分析方法的误解,正确地理解、把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去把握、分析属人世界中的一切属人矛盾——即由人的活动所生成发展的实践的对立面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8.
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求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线索。理解矛盾概念必须区分两个方面和两方面之间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区分同一性和斗争性产生的条件。既要从斗争性中理解和把握同一性 ,也要从同一性中理解和把握斗争性 ,不能把它们作为各自独立存在的两个属性来理解 ,而应该把它们作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的属性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深入研读诸葛亮《出师表》后,认为这是一部主次矛盾移位的杰作,并就此观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背景分析1.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框内容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中矛盾双方不平衡性的原理的阐述,即不仅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多种矛盾其地位和作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上一框题),就是在同一种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也有主次之分。本框内容既是对上一框内容的具体化和深化,也是对对立统一原理的具体化和深化,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矛盾双方的关系。理解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所以搞好本框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矛盾的特殊性和对立统一原理,这也是…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经常会遇到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部分,涉及多个概念及相互关系原理,如"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等等。这些概念和原理抽象、深奥,如果仅仅靠口头讲解,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理解困难,即便学生死记硬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主次矛盾的含义 ;理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进一步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 ,从宏观上把握三国鼎立发展的历史脉络。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主次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美育目标 :在分析主次矛盾关系的基础上 ,把握轻重缓急 ,认识韵律美 ;通过分析《隆中对》 ,体会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之美 ,感受诸葛亮的智慧之美。[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 ]主次矛盾的…  相似文献   

13.
压缩语段,首先要确定语段内容的主次关系。逻辑关系定主次。语段压缩,实际上就是分析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保留主要的,舍弃次要的。试题所给材料或者是一个语段或者是多个语段,一般情况下,从分析逻辑关系入手,就能确定信息间的主次关系。如果是一个语段,就分析语段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是多个语段,就分析语段与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的范畴和规律按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发展构成的严密的科学体系.研究辩证法的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本文着重就“矛盾”范畴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作一些探讨.不妥之处,望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15.
李和平 《文教资料》2006,(1):118-119
矛盾概念一直是高二哲学常识教学的重点。对矛盾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是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和矛盾分析法的基础和关键,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基础和起点。由于学生缺乏对矛盾的理性认识,容易将哲学意义上的矛盾与日常生活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矛盾混为一谈。所以,矛盾概念又是教学的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以情景为载体、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线、学生活学活用为目的,总结出了突破矛盾概念教学难点的四步法。第一步:情景巧设,引入概念。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虽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但巧设导入,特别是从学生有所体验…  相似文献   

16.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教学设计严雪鹰,钱建易[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主次矛盾的定义、主次矛盾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从哲学的高度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的理解,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教学重点].主次矛盾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全面准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必须纠正长期以来对列宁关于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论断的误解,必须把握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三个基本要点。在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反对“斗争哲学”和“融合哲学”两种片面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8.
和谐视角下农村社会矛盾演化特点、规律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当前农村多数社会矛盾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的化解与农村改革发展进度、两个文明建设水平、基层组织状况、地方性规范强弱有着正相比的关系.正确认识矛盾新形势,准确把握其演化规律,才能有效防范和处理农村基层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小引]所谓矛盾类话题作文,是指在作文话题中含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往往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写作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概念之间的矛盾关系,辩证分析,不可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如何写好矛盾类的话题作文呢?[话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美国一中学生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人们签署一项请愿书,要求对“一氧化二氢”这种化学物进行严格控制,甚至完全予以废除。理由是:①它有可能引发过多出汗和呕吐;②它是酸雨的主要成分;③处在气体状态时,可能引起严重灼伤;④发生事故时吸入也有可能致命;⑤它是腐蚀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少文章阐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批判了忽视或否认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错误倾向,指出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恢复了客观事物本来的辩证法.但是,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同一性和斗争性所起的作用有无主次之分?如果有的话,在什么情况下矛盾的同一性起主要作用,而在什么情况下矛盾的斗争性又起着主要的作用?本文拟就此谈些粗浅的见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经典作家早有论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既然简单的机械的位移本身已经包含着矛盾,那末物质的更高级的运动形式,特别是有机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时接着又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毛泽东同志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矛盾(?)的对立而又统一,又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