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以诗言志“不因政治忘学术,不因学术忘政治”的张君劢先生,在中国宪政史上被誉为中国的宪政专家,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当代新儒学大师之称,前者基于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和宪政活动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影响,后者基于张君劢在中国当代学术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图书信息     
<正>1.《现代中国思想研究》(增订版)作者:张汝伦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14;页数:856页内容简介:《现代中国思想研究》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张汝伦教授回顾与批判中国现代思想史的著作,选取进化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三个个案进行了"思潮研究",并对蔡元培、张君劢、张东荪、胡适等人进行了"思想家研究",从纵横两个方面上勾勒出中国现代思想发展的若干线索和内在理路。著作2001年由上海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组织了系列专题笔谈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本期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组织了系列专题笔谈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本期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5.
中医现代化是“新时代促进中医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答好中医现代化这道必答题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有系统、有重点的破围之策。该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哲学诠释中医文化的丰富内里,并探求中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更好地将中医文化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提出了"中国梦",号召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  相似文献   

7.
《学会》2022,(11):1-4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论述,鲜明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别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现代化的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从马克思对现代化的解读来看,其物质生产、价值旨向、领导主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主线、全面性为特征、和平发展为原则的持续深化的过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来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方向,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迈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思想是贯穿其人类解放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集中体现了社会与个体、共性与个性、依赖与独立这三对范畴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这三对矛盾的理论重构为人类指明了正确的现代化发展方向,揭示了人的个性发展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应当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本质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为特质,以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实现社会与个体、共性与个性、依赖与独立三对矛盾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正>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以青少年为主体,以中、小学校为主要阵地,以基础教育为依托,以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科技创新素养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要靠青少年来接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之中求知欲最旺、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时期,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撒播科学的种子,对于从小培养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理念,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精神世界的充盈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本质要求和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包括科学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康的心理等要素,以人民至上为价值追求,以共建共享为实现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保障机制,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把握正确航向、筑牢根基、提供价值导向和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2.
李嘉碧 《科教文汇》2014,(3):220-22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时说道:“何谓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共同梦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文主要阐述“中国梦”包含什么内容、“中国道路”的发展探寻经过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时说道:"何谓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共同梦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文主要阐述"中国梦"包含什么内容、"中国道路"的发展探寻经过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4.
赖越菲 《科技风》2022,(8):108-110
创业基础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系统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思维和创造力自信,增强创业能力,提升其在不确定情境下创造性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为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数以万计的创业型学习者和学习型创业者.传...  相似文献   

15.
《金秋科苑》2013,(9):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当前,全国人民正掀起学习“十八大”、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国梦”的阐释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王琴 《科教文汇》2008,(25):260-260
三毛的作品主要写那些在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她通过自己、身边的人的生活。挖掘出人性的光辉。这种思想观点的形成,是收到中国文化里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今天的大学生在今后的二十年将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5,(9):98-9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占据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并且对中国的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从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足球文化的内涵、儒家思想对我国足球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儒家思想对足球文化的影响,批判的继承儒家思想,进而对我国足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动力。展望2035,中国科技创新强国建设正步入具有"转折点"意义的关键期,亟需以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从创新驱动迈向创新引领,从自主创新迈向基于自主的整合式创新;加快创新强国动力模式的根本性转型,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建设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朝着四大核心目标进发。  相似文献   

20.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不仅需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复兴,更需要实现生态的复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实现生态复兴,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复兴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构成。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