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焦作地区的戏曲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作地区的戏曲艺术形成于北宋,完备于元明。明清时期,焦作地区的戏曲艺术空前繁荣,不仅剧种繁多,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怀梆。怀梆是戏曲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2.
怀梆艺术是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梆子腔体系,因流传于古怀庆府地区而得名。怀梆艺人特别重视唱腔的创设和自我唱腔特色的形成。文章对怀梆传承人赵玉清的唱腔创承缘由及唱腔特色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3.
怀梆艺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梆艺术是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梆子腔体系。文章就前人对怀梆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试图从中找出拓展怀梆研究的新视野、新方向,为抢救濒危剧种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怀梆是焦作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地方戏曲,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民俗特征十分鲜明。笔者在众多的民俗文化内涵中选取行业神作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行业神的研究,探寻怀梆艺人的情感、心态和价值观,从而使更多的人关注怀梆,留住怀梆。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文化艺采之一的怀梆艺术。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一种极为尴尬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详细调查和结合戏曲艺术理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王静 《考试周刊》2014,(46):20-21
怀梆,亦称"怀庆梆子"、"老怀梆",是河南地方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剧种。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怀梆音乐》载:现在怀梆的流行区域为河南省的济源、孟州、沁阳、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嘉等地。关于怀梆的起源,众说纷纭。本文全面爬梳现存的史料及出土文物,并结合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及历史地理环境、宗教民俗信仰等,旨在对怀梆的起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怀梆"的渊源及艺术特点"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俗称"怀调"、"怀庆梆子",因发源于明朝时期的怀庆府(今河南沁阳一带)而得名,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曾在中原大地及冀南、晋东南地区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它的曲调质朴明朗、慷慨激昂、高亢清婉,艺术风  相似文献   

8.
邵琳 《河南教育》2016,(4):60-61
宛梆,是流行于河南南阳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至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了。早前,宛梆被称为"唧唧梆""老梆子"等。后在1956年南阳地区汇演时,由行署一位领导正式命名为"宛梆"。据考证,宛梆的源头是陕西的东路秦腔。秦腔传入南阳后,与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逐步融合,加入了当地人民的语言风格,逐渐形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方剧种。东路秦腔如何流传到  相似文献   

9.
赵丽娜 《文教资料》2008,(26):76-77
作为地方剧种,怀梆唱腔如何才能得到发展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现今怀梆艺校中男角高音区存在突破难的问题,以致容易失去怀梆男角唱腔特色,找到解决方法迫在眉睫.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京剧脑后音唱法中吸取营养,在传统练习方法的基础上,融入科学的气息运用和头腔高位训练方法,从而完善男角唱腔.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怀梆唱腔发展过程中有一大批勇于改革并大胆实践的艺人,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努力与尝试,并成功推进了怀梆唱腔的发展,这些改革和探索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0.
由冯丈怀梆的发展历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丈怀梆在怀梆发展史上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民国时期怀梆逐渐孕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受到了较大打击;解放后,迅速发展到顶峰;进入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衰亡。笔者通过走访民间老艺人、翻看史志资料、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探询其兴盛、衰亡之原因,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