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肯定成绩、冷静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作者针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特色畜牧业是近年来西藏全区涉农部门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西藏特色畜牧业产业已全面进入打基础的初期阶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西藏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立足当地资源和政策优势,加强特色畜牧业资源的开发,是深化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农牧民收入有效增长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一产上水平"、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创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协同发展是西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举措,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未来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需重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兴藏惠民战略和科技稳藏固边三大战略,推动西藏由传统农牧业科技主导向科技支撑现代农牧业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由引进创新向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转变,由引进适用技术向兼顾引进高新技术转变,由科技援藏向科技援藏与兴藏相结合转变,由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向注重实用性技术研究转变。为了实现上述战略转变,建议将西藏现代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高原生态环境保育、新型城镇化、创新能力提升等五大战略领域作为重点创新方向,建设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国家级创新高地,启动编制《全国科技援藏实施规划》,实施"珠峰学者"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和"高原之星"职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健全基层科技管理组织,独立设置县级科技机构,为建设创新型西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和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由于受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藏农机化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不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通过对西藏农机化历史、现状的剖析,结合西藏农机化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技术,提出新时期西藏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又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状况使得西藏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其它地区。为了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实现西藏水利的跨越式发展。为探求西藏水利跨越式发展道路,本文以西藏水利发展现状分析为出发点,阐述了西藏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创新作为国家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将创新摆在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地位,随后又连续出台了多个激励鼓励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文件,为党和国家经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多次强调,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可见,创新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值得深入研究。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西藏自治区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战略,结合实际大力建设“创新型西藏”,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创新工作,坚持领域创新与双创工作有机结合,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完善创新机制,推动地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但综合考量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与人文历史因素,依旧存在很多需要破解的创新难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并且就是在贯彻落实党的相关创新文件中,也存在定性分析的问题,难以结合实际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全面系统的分析西藏经济创新发展能力与水平,提出西藏经济创新发展对策,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藏第六次工作座谈会以及"十三五"规划都把西藏城镇化的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然而,西藏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牧民转移就业难度大、城镇规模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弱、"三二一"结构质量低和城镇经济能力弱、缺乏辐射能力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应加大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的路径、多中心集聚、适度整合的人口转移路径、"市、镇、村一体"的产业联动发展路径这三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但西藏的创新能力较低、创新的投入不足、创新基础力量薄弱、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立法相对滞后,对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还非常有限。因此从加强资金投入与管理、推进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广泛开展创新宣传和科普活动、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加强创新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探索实施具有西藏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西藏创新发展能力,对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波  陈燕 《西藏科技》2011,(11):3-5,30
科技是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剂。西藏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更需要科技进步以推动,也需要科技法律对科技进步进行规范、促进和保障。科技立法是我区立法的一个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文章对加强西藏科技立法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而跨越式科技进步决定了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跨越式发展模式是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方式.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提出了依据.建立西藏跨越式发展与区域科技进步之间的互动机制,是西藏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丁玲辉 《西藏科技》2005,(5):4-5,41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建成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体育改革,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增强全民体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体育服务的方向和发展目标,凸现了中国特色体育的导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确立了时代坐标,也为建设西藏小康社会体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建设美丽西藏,生态保护是前提,是底线、红线、高压线,目前西藏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西藏而言,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牧区,难点在农牧民。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西藏小康社会和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西藏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重点就实现西藏农林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西藏的欠发达状态关系到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运用特色经济理论对西藏特色经济的的构建加以分析,以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发展稳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全面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确保西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次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5.
《西藏科技》2009,(5):F0003-F0003
加快农牧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交通系统服务好”三农”工作、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条件。西藏交通部门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西藏农牧区交通落后现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农村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勘队伍所处的形势也日趋严峻起来,地质矿产业在西藏全区经济中的份额已相当有限,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状况,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我们的地勘队伍更好地发展,与全区一道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道路,本文以西藏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为出发点,对主要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西藏主要领导的思路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创新西藏经济发展模式的观念,并分析了理由,提出了原则,还结合西藏实际设计了两种实用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审时度势、谋划全局,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毋庸置疑的是,相对落后的西藏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面临很多棘手的难题。继续运筹西藏稳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清发展路径,全面建设和谐西藏、小康西藏,是西藏全社会的期望。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见解:战略理念先行、市场导向、人才驱动、产业支撑、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9.
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与渐进模式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是西藏人民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但西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特殊自然本底、特殊发展性质、特殊发展阶段、特殊发展动力和特殊发展格局五大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殊性,将符合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确定为:立足国情,紧扣区情,该快则快,需稳则稳,2020年西藏城镇化水平不超过28%,至2030年不超过40%左右;尊重民意,适度聚散,宜聚则聚,需散则散;牧在乡里,住在镇里,就近落户,就地就业;突出特色,彰显民风,弘扬文化,重接地气。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特殊目标是稳妥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并将长期稳定在中期阶段。西藏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模式建议采取就近就地镇民化的渐进城镇化模式,实现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农牧民镇民化,而非市民化;推进以农牧民社区建设为主导的渐进城镇化,以标准化农牧民社区拉动人口集聚;推进渐进城镇化的自主模式,尝试以股份制合作将农牧民变为股民。符合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空间格局为形成"一群三轴多节点"的倒"T"型据点式空间布局,即突出建设"一群"(西藏—泽当特色城镇群),重点建好"三轴"(东部的尼洋河中下游城镇发展轴、西部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城镇发展轴和北部的青藏铁路沿线城镇发展轴),牢固培育"多节点"(藏东节点、藏北节点、藏西节点和边境沿线城镇节点)。加快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包括: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积极稳妥地推进西藏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从"科技兴藏"角度开展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启动编制《全国科技援藏实施规划(2015—2020)》;突出发展产城融合的特色优势产业,为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打通对内对外的互联互通战略通道,为西藏新型城镇化提供交通支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西藏新型城镇化提供能源支撑;制定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口支援和"点对点"结对制度,从固土守边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继续推动撤县设区和撤地设市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期间中央进行了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要求加速在西藏山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山南地区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产品,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使得经济发展滞后,而互联网为打造西藏民俗品牌提供了新思路和传播营销渠道。"网路"将加速西藏经济的发展,更新对西藏的印象,提高民族融合度。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具体探析将互联网与西藏民俗文化产品结合起来,形成了民族文化品牌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