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梳理了90年代以来辽宁都市文学的概况,着重对其三个方面的特色和内容进行了阐释:一是作品所呈现出的以乡村道德观照都市的审美方式,二是在都市工业题材创作方面的突出贡献,三是迥异于当下都市文学潮流的都市书写理念。  相似文献   

2.
林哲敏 《文教资料》2009,(22):10-11
上世纪90年代,文学商品属性被确认,由此文学商品化思潮兴起.文学商业化与商业大潮相呼应,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避免负面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由改革开放的剧变动荡到稳定发展的阶段,习惯了计划经济和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文人们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在市场经济和中央集权的辩证关系中经历着茫然、失落、焦虑和重新定位的历练.这一时期出现的家族小说热不能不说是这种心态的反映.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几代人的悲欢离合为主线、以个性化的视角为叙述平台的家族小说既回避了正史的严肃又迎合了"寻根"和"以史为鉴"的民族心态,是这一历史时期值得关注的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4.
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以激进的文学话语与自恋式的退守、自虐的抗争等表达方式来宣泄情感,感受世界,给人一种独特的全新的视角,使女性写作红遍文坛。但女性文学的积极意义在于为女性争取应获得的各种权利,从而达到男女双方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女性写作究竟走向何方,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继续讨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论包括三个层次:基本原则(文学的客观真实性),思维方式(典型性思维),特征性手法(真实而典型的细节描写等写实手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在现实主义三个层面上,显露出新的写实趋向:采取自传体、半自传体或回忆录的文体形式,通过对女性自恋、自爱、自慰、性爱或肉体狂欢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系列患有幽闭症而性格怪癖或者放纵欲望的女性典型,发现了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与遮蔽的女性生活空间,颠覆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表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和自审意识。但是狭窄的个人视角、欲望的偏执、肉身的沉醉又使女性写作出现了明显的“私人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当代作家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时往往从粮食这个视角出发:或通过饮食的优劣来反思历史,或通过人们对粮食复杂的情感来考察一个民族的心理,或以粮食作物为象征,来诠释两性之间原始的生命力.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来考察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小说中的“粮食情结“.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文学一以贯之的人文传统在80年代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作家从"代圣人立言"和"拯救民众灵魂"的崇高位置上走了下来,重新定位,明确了自己与世界的应有关系.文学也因此回归自我,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间,开始在世俗化和民间化的道路上自由行走.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又过去十年了,但新世纪文学的发展仍未走出低谷,原因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冲击,使文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文学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回顾90年代文学,也许能对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城市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成为当代化的重要生长点,都市学以开放的都市意识为审美视角,以其面对“现在”的直接性为中国当代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作为生存意识、生存状态的体现,90年代都市学的话语言说方式大略可区别为两大类;追问与诉求,相应地则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审美品格,或冷峻忧伤,或温馨平广,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中的“重读”主要是从文化学的视角切入文学作品、文艺思潮的。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重读”的关注点亦由文本的外在研究转向内在研究。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进一步冲破了政治的规约,但重利轻义的道德观念也使得“重读”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在文坛上已牢固地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并在短期内达到繁荣。在绚烂之极后,女性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渐归于平淡。繁荣后为什么会停滞不前?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对男权文化的挑战,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确立发展方向,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张侃 《语文知识》2007,(1):89-93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先锋文学创作,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即由辉煌转向清亡,其流星般的轨迹已然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反思命题。究其迅速衰亡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中国先锋自身的“失根性”;二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如何避免今后的中国文学重蹈先锋们的覆辙,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值得凭吊的墓地——透视五十年代“苏联文学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学在中国的传播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高潮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和化原因苏联学在中国流行的原动力是学理念的差异和互补,意识形态的相同或相近只是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末,《大家》杂志首先提出“新散文”的写作理念,其“注重散文文体的自觉探索,注重审美经验的独到发现的写作”,在世纪末的新时期文坛产生了极大的震荡。一大批写作者开始自觉地构建一种新的文学话语,同时,批评界对这一新的文学写作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战争叙事、知青叙事都趋于消沉,乡村叙事还是她们涉足的话题,都市叙事基本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主旋律,女性文学也就从性别压抑、性别遮蔽而真正走向繁荣。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催化和90年代多元文化的转型之外,女性叙事从本质上来说是摆脱不了原生的性别意识和母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去政治化,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标准也不断地趋于多元化。在这种审美标准多元化的语境下,文学创作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论文对20世纪90年代的几种主要的文学现象:"新写实"、"私人写作"、"反讽"以及底层—民间叙事进行分析,认为审美的多元化在带来90年代文学新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诸种非文学的乱象。因此,对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认识,一方面应避免因秉持形而上学的价值论造成对作品的误读,另一方面对于非文学的乱象,应当呼吁作家和读者坚持批判的立场和个体价值的独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所谓的"新写实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新革命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的兴起,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特定的批判传统的正统的意识形态的功能。与此相应,作为文化研究的90年代以来对十七年文学研究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样如此,但是它们在对传统的正统的意识形态进行解构的同时,忽视了传统的意识形态所承诺的公平、正义、平等、解放这些当下无法回避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8.
英文写作一直是各种考试的难点,PEST和CLEP等考试形式中作文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生能否考出理想的成绩。另外,考试的形式也在变化,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一般运用间接作文考试,现在又出现了直接作文考试形式。在“从知识型教学转向技能型,  相似文献   

19.
受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新时期文学同政治文化关系密切,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主潮性",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特点."新时期"以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及全球化语境的影响,真正的"文学"开始."九十年代文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文学层次、文学意识形态、文学话语方式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倾向;"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评论界对第三代诗人作品中的“世俗生活”场景有很多论述,但少有评论家对此有一个细致的分析与描述。本文以于坚诗中的“世俗生活”场景为分析对象,从80年代到90年代于坚诗歌写作方式的变化,指出正是诗人原有美学经验的失效导致了90年代诗歌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